孟霞 伊犁日報社漢文編輯部
隨著時代的發展,“新媒體”這一科技應運而生,它以高效、便捷以及開放的特點打破了傳統媒體的對于新聞的傳播的途徑局限性,為新聞媒體的發展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因此,積極創新傳統媒體的發展模式,改變傳播方法對于現階段我國媒體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面對新媒體環境的沖擊,我國各個地方黨報發展顯得較為被動。因此,積極應對新媒體的發展浪潮,抓住網絡信息技術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對于激發地方黨報發展活力、創新發展策略以及提升發展模式具有重要意義。現階段,我國部分地方黨報落后的新聞傳播機制已經無法適應人們對于新聞獲取更加便捷、開放以及互動的要求[2]。因此,積極創新地方黨報傳播途徑、加強體制整改,將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進行科學、合理的融合運用,是實現我國地方黨報可持續發展以及不斷提高、進步的必然之路。例如:我國《駐馬店日報》在面對新媒體環境的沖擊下,不斷的改革與創新,從最初的傳統媒體運營模式逐漸轉變為高效、科學的新媒體運營模式。同時也成為了我國其他地方黨報事業發展的標桿以及代表,也是最早實現黨報運行與網絡信息技術有效融合的媒體刊物,對我國黨報媒體的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黨報是反映黨的決策、先進領導思想、國家發展路線以及經濟戰略方針發展方向的重要載體,同時還具有規范黨員思想政治行為、提高政治覺悟以及傳播國家實時政治綱領的重要作用,對于黨員及領導干部黨的先進性學習、管理決策制定以及黨性政治學習發展具有積極意義。但現如今,由于網絡技術的出現以及新媒體領域的沖擊,我國地方黨報這種傳統的紙質媒體發展現狀已不容樂觀。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由于現階段新興科技的出現,新聞獲取以及傳播逐漸走向便捷化、高效化以及互動化。加之人們接受新聞的工具逐漸智能化以及便捷化,如:手機、電腦、廣播、電視等終端電子設備。黨報作為較為傳統的紙質媒體,已逐漸被時代的發展所拋棄。二是由于現階段受眾人群逐漸低齡化,年輕人對于新聞的獲取方式大部分會依賴于電子設備以及網絡技術。其次,由于地方黨報中呈現的新聞信息過于政治性、繁瑣性以及模式性,對于民生問題社會實際問題涉及較少,人們的興趣便逐漸降低,關注度以及閱讀量也隨之下降。三是由于我國部分各級黨組織對于黨性學習以及黨的先進精神貫徹缺乏正確、全面認識,將黨的先進思想學習以及黨性教育當作擺設,地方黨報便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地方黨報的發展也就無從談起。
地方黨報對于國家政策以及黨的先進性思想政治報道缺乏深入性以及切合性是制約其發展與進步的主要因素。新階段,我國各級地方黨報對于時事政治新聞報道以及書寫過于程式化、繁瑣化以及表面化,對于黨的先進政策、思想政治理論以及黨的先進性教育缺乏全面、深刻的認知,以至于黨的先進發展戰略、政治決策指導以及各級黨委黨員對于黨務教育學習無法科學、有效的落實。并且由于地方黨報涉及內容多與各級政府人員有關,黨報缺乏深入性與全面性會使得政府黨委及領導干部無法及時、有效的獲取國家政治領導信息以及政務決策,對于黨的重要方針以及先進思想貫徹落實會產生很大阻礙。其次,各級地方黨報缺乏切實性以及實時性,新聞報道無法深入、全面以及真實的反映人民的生活問題,使得各級領導干部以及政府部門無法更好的了解民生問題,為人民服務的黨性宗旨更好的實現與落實便成為了一大難題。加之地方黨報缺乏實時性,使得國家政務決策以及政治先進思想發展戰略無法及時有效的被各級黨委黨員所接受,黨的先進精神便無法有效貫徹,對于國家的可持續發展與進步就會產生很大的阻礙與制約。
地方黨報作為一種較為傳統的新聞傳輸媒介,主要通過以紙質報紙形式對國家政務以及決策新聞進步報道傳播,缺乏了互動性與開放性的特點。加之現如今新媒體的不斷沖擊,人們對于新聞獲取的方式逐漸出現多樣化、便捷化以及高效化的特點。例如:對于國家的時事政治以及重要新聞事件人們會通過手機、電腦、廣播、電視等電子設備進行新聞信息的獲取,即增加了新聞獲取的實時性,同時也提高了新聞獲取的效率,使新聞傳更加的高效、便捷。
其次,最為重要的是地方黨報缺乏人們對于新聞的評判與交流,如此一來,各級地方黨報制作人員便無獲取報紙制作過程的不足與缺陷,對于黨報的可持續發展與運行會帶來較為不利影響,新聞的切合性以及實際性特點便無法實現,民生問題等社會社會實際發展現狀便無法更好的被各級黨委政府以及人們所了解,對于國家政策的制定以及傳播產生較為嚴重的后果,黨的先進思想精神以及發展方針便無法順利實施。因此,面對新媒體技術的出現,如何科學、合理的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開放性以及互動性的特點,使新聞獲取的受眾面不斷擴大,增加人們對于新聞觀看實時溝通性以及交流性,使地方黨報不斷的發展與提升,對于現階段我國黨報事業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如何更好的發展我國地方黨報建設,經過不斷研究與分析總結為以下兩點:
一是要提高新聞深度與廣度,面對新媒體網絡環境的沖擊,地方黨報雖然無法在信息量以及廣泛度上無法與新媒體模式信息相比,但在新聞的權威性以及可信性上黨報媒體具有較大的優勢。因此,地方黨報要積極發揚自身優點,不斷提高新聞報道的深入性、真實性以及規范性,使國家政治以及黨務政策能夠更加全面、有效的被人們理解以及接受,地方黨報能夠更加具有信服性、可靠性以及威望性。其次,還要增加地方黨報的民生性,使地方黨報能夠更加切合人們的生活,進而真實的反映出老百姓所面臨的實際問題,為各級政府以及國家相關部門政策的制定以及實施提供有效的支持依據,使地方黨報更加貼合與人民、服務于人們,同時對于各級地方黨報的可持續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積極提高黨報新聞的深入性與實際性對于我國黨報傳統媒體事業的進步與發展起到關鍵作用。例如:作為我國地方黨報的領導刊物——《駐馬店日報》,其發展過程就較為曲折。
二是要將網絡信息技術科學合理的運用到地方黨報運行上,以此來增加地方黨報的互動性、開放性以及多元性,使地方黨報能夠真正的與網絡信息技術相融合,進而促進地方黨報能夠更具適應性、便捷性以及權威性。其次,還要加強地方導報的實際性,以事實為基礎,對國家政策、政治思想理論以及民生事件進行全面、深度的剖析,杜絕新聞模式化、含糊華以及形式化出現,使新聞報道能夠更加貼合實際。還要增強新聞廣度以及趣味性,使人們對于新聞的理解能夠更加簡單、易懂,對于新聞采訪還要加強深入性以及全面性,保證新聞報道的真實性以及嚴謹性。還要提高新聞寫作的專業度以及靈活度,使新聞報道能夠更加的真實反映出社會的現狀以及政策的發展。因此,對于我國地方黨報而言,積極的創新發展模式,對網絡先進性技術進行合理的應用,由內而外的進行改革與提升,才能不被時代的發展潮流所拋棄。
面對新媒體之一發展新模式,我國地方黨報這一傳統媒介只有不斷的優化提升,將網絡信息技術科學、合理的運用到自身發展當中,全面提升地方黨報的深入性、互動性與開放性,使新聞傳播方式更具多樣化,才能實現地方黨報的可持續性發展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