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宇 重慶市巴南區廣播電視臺
隨著社會經濟與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當前社會已經步入新媒體時代,直接給電視新聞編輯工作帶來新的挑戰與機遇。電視新聞編輯工程具有時代性與繁雜性的特點,要求將電視新聞節目的時代特征展現出來。新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編輯工作面臨新的挑戰,要做好針對性研究分析工作。
新媒體基于計算機與互聯網技術發展而成,與傳統媒體形式不同,這是一種新型的媒體形式,與傳統媒體相比傳播途徑、傳播方式及傳統速度更為新穎。因此新媒體一出現,就快速發展并得到受眾群體支持。新媒體形態較多,常見的有數字期刊、數字雜志、網絡媒體等。
第一,較廣傳播途徑。網絡媒體環境下新聞傳播媒介變得廣泛,可以說有著網絡的地方都可以實現快速傳播新聞信息,如門戶網站、微博微信、手機app等,人們可以快速、準確獲取相關信息;第二,豐富信息內容。新媒體形式下有著豐富的信息內容,如政治、經濟、體育、文化等,新聞信息展示時利用分欄分類別的形式,既有著豐富的內容,還可以方便受眾查閱資料,選擇感興趣的內容,如娛樂八卦、住房交通等;第三,較強的互動性。新媒體形式下公眾也成為信息傳播的主體,人們可以將身邊發生的新聞事件通過網絡上傳,提高信息傳播的及時性。同時發表自己對新聞事件的看法。總之,新媒體對傳統媒體提出較大的挑戰,傳統新聞媒體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創新與調整,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
新媒體時代很多用戶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天下事,還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工具與外界交流、溝通,這種模式在傳統媒體時代無法實現。以前人們觀看傳統電視新聞時只能被動接受,無法發表自己意見,甚至沒有選擇播放權利,只能選擇看或不看,使得人們逐漸減少對電視需求。新媒體便捷性讓用戶更能查詢相關信息,也可以通過網絡觀看電視新聞節目,并且利用彈幕與評論功能發表自己的意見。
隨著新媒體市場占有份額增加,傳統電視新聞市場份額逐漸降低,很多廣告商直接選擇新媒體,利用新媒體巨大市場份額增加市場營銷份額。新媒體傳播通過手機終端與計算機完成傳播,進而促進市場份額的提升。這就使得電視新聞處于更加困難的境地,直接失去收聽用戶與廣告贊助商,使得電視新聞處于發展困境中。
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需要大量創新型人才,編輯電視新聞的過程中,需要編輯具有相應技術與經驗,但無論招募新人才與培訓現有人員都不重視創新能力,使得行業中創業型人才不足,同時熟練掌握相關設備的操作方法,如電腦、手機等,編輯出滿足觀眾需求的新聞內容,推動電視新聞的發展。
隨著新媒體平臺的持續發展,使得新聞閱讀呈現出“快餐式”特點,新媒體大背景下新聞時效性得到大幅度提升,更側重新聞內容的及時性。尤其是智能手機的普及,人人都可以成為新聞發布者,這就使得電視新聞編輯承受著巨大壓力,需要及時關注新聞時間進展,即便節目播放時也要隨時調整內容,保證電視新聞節目內容的時效性,實現自身的長遠發展。
新聞發布平臺多樣化,不再局限于傳統媒體形式,這對電視新聞編輯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電視新聞編輯不主動創新難免被行業淘汰。如“快餐式閱讀”對電視新聞編輯概括能力提出較高要求,很多時候新聞標題直接影響到人們閱讀興趣。
電視新聞節目擴大自身范圍,不再局限到政界新聞、民生新聞,還要滿足民眾呈現多元化的需求,甚至擴展到調研報告、科研成果等。電視新聞編輯要善于利用圖片、視頻等,豐富新聞節目的內容,吸引受眾的注意力。
電視新聞編輯要在工作中持續完善自己,滿足社會發展的具體要求。編輯要從資深者身上學習經驗,熟練掌握新媒體信息技術,優化已掌握的知識結構體系,滿足新媒體發展需求。另外,電視新聞編輯通過理論學習提升自身素養,實現綜合素養的提升。增強電視新聞編輯的交流溝通能力,貼近民眾并了解民眾的想法,實現挖掘出有價值信息的目的,并通過網絡媒體了解民眾的需求,及時調整工作模式,發揮自身崗位的價值,實現創新電視新聞節目的目的。
總之,新媒體自身有著顯著新聞傳播優勢,直接沖擊到傳統電視新聞,后者只有創新與改革才能保證自身不被行業淘汰。電視新聞編輯要創新工作各個環節,保證新聞的節目質量,推動電視新聞節目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