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 平頂山學院
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于藝術的要求逐漸提升,我國高校環境設計專業教學任務逐漸繁重,但是目前環境設計教學中還存在很多待解決的問題,需要及時探索有效的解決策略。由于當前環境設計教學模式陳舊,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在新時期背景下環境設計教學應實施高效教學方法,突破傳統的教學形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創新教學理念,以提升教師教學效率,提高環境設計專業學生的綜合設計能力。
由于高校在招商過程中對于藝術類學生的要求并不高,使得學生的專業能力也各有不同,學生美術基礎參差不齊,導致在環境設計課程學習中有所困擾。在環境設計教學中,很難針對每一位學生的情況給予教學引導,通常會忽視一些學生的能力,學生無法在課堂上保持同樣的專業能力,需要受到專業教師的重視。環境設計專業教師應該積極探尋更有效的教學形式,吸引學生的關注,提升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避免學生的專業能力偏差太大。
景觀、室內、裝飾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中主要的三個方向,針對不同的方向應該給予相應的課程教學內容,才能突出專業性和實用性。但是,在現階段環境設計教學過程中,忽視了課程內容的針對性教育,只是單一的采用結構速寫、石膏靜物、水彩國畫以及一些創意素描等,無法滿足環境設計專業大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生的綜合能力也很難得到發揮。
目前高校學生學習環境專業知識的時間十分有限,大多的時間都用于軟件的學習,對于專業課程的理論了解甚少,無法保證專業基礎理論的鞏固和提高。大學生環境設計專業理論無法支撐其對軟件的有效應用,對于設計內涵和技巧都有所不足,影響了學生實踐學習效果。環境設計專業學生需要美術基礎這一必備條件,將基礎理論與實踐訓練有效結合,通過構成基礎及藝術設計概念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環境設計的教學大綱也缺乏科學性,很多基礎課程與專業理論課程之間缺乏有效的聯系,忽視了專業教學需求,教學內容缺乏與空間感、尺度感等的聯系。此外,在環境設計教學中對于課時的安排也有所不足,環境設計教學的課程安排并沒有貫穿在整個學期,很多專業理論知識點都沒有在課堂上進行講授,課堂教學內容也缺乏連貫性,進而影響了教學質量[1]。
創新教育理念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尤其在多媒體時代背景下,環境設計教學更應該結合多媒體技術應用,融合現代化教學理念,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高校環境設計教師應該與時俱進,重視設計的實踐性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做好教學革新和創新發展,站在學生的角度認真思考,結合多媒體優勢,創新教學思維,引導學生充分了解環境設計理論和實踐應用,提升學生在環境藝術設計方面的認知和能力[2]。
在環境設計教學過程中,專業教師應該提升內容的針對性、全面性,因材施教才能保證學生能夠真正掌握學習內容,通過加深理論知識的講解,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環境設計專業教師需要重視理論教學的重要性,減少與該專業聯系較少的課程,更多的增加專業基礎課程教學,穩固學生的基礎知識。環境設計教學課程設置需要遵從設計專業學生學習的習慣和規律,從簡單到深入,利用學科之間的交叉理論指導,讓學生能夠真正認知環境設計的深入內涵,提高學生設計綜合能力和技巧[3]。
在新媒體時代環境下,高校環境設計教學需要有效結合多媒體技術,與時俱進地創新教學方式,搭建一個創新驅動平臺,推動教學方式的創新發展。高校在環境設計教學過程中,應該更多地利用現代多媒體資源,拓展學生的設計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環境設計需要與現代資源有效結合,讓學生接觸到更豐富的作品和創作資源,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突破傳統教學形式的框架。此外,高校還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教學,豐富教學形式,同時能夠激發學生的創作潛力,有助于提升教學水平,學生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學習到更多優秀、先進的設計技能。多媒體融入環境設計中,能夠促進教學模式的多樣性發展,實現了教學資源共享的目的,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總體而言,高校環境設計教學應該與時俱進,在實踐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改善傳統陳舊的教學形式,推動現代化教學進程。環境設計專業教師需要提高自身綜合水平,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在新媒體環境下得到更大程度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為社會培養一批優秀、實用的環境設計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