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鑫 周穎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被提到了一定高度,黨的十九大對全面從嚴治黨作出了戰略部署,明確了新形勢下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內監督的重要意義,為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指明了方向。為嚴明黨的紀律,有效預防和減少黨內腐敗事件的發生,從中央到地方都要熟練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使之成為管黨治黨重要手段。
近來,高校在招生、基建、科研經費、招投標、人才引進、師德師風等方面曝光了不少違紀案例,為此中央、省紀委都在不斷探索有效的監督執紀方式,同時不斷進行高校監察體制改革,以期明確高校紀委的職權。最新的文件明確了監察職責權限和監察職責,賦予省屬本科高校紀檢監察機構職務違法監察權,省屬本科高校紀委書記由省紀委監委按程序報省委同意后,任命為監察專員,設立監察專員辦公室,與紀委合署辦公。換言之,高職院校是沒有監察權的,為此,高職院校需積極探索與實際情況相適應的監督執紀方式。從而,有必要厘清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和問題線索處置“五種方式”的邏輯關系,進一步明晰工作思路,規范工作流程,進而指導工作實踐。
人們常說的監督執紀的“四種形態”,主要是以下四種:第一種形態,經常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約談函詢,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第二種形態,黨紀輕處分、組織調整成為違紀處理的大多數;第三種形態,黨紀重處分、重大職務調整的成為少數;第四種形態,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成為極少數。從現階段來看,高校大多運用的是第一種和第二種形態。在實踐過程中,學院紀委常用到的問題線索處置的五種方式為談話函詢、初步核實、立案審查、暫存待查和予以了結。
我院紀委結合監督執紀實踐,總結經驗教訓,形成了學院紀委線索處置規程。巡察監督(常規巡察、專項巡察);日常監督(嵌入式監督、監督提醒);專項監督(專項匯報、專項督查);其他(信訪舉報、上級交辦、審查調查、巡視和審計成果利用等),紀委在發現或收到線索的5個工作日內登記建檔,15天內通過綜合分析、集體研判,提出受理方式,并向黨委匯報。經黨委同意,開展情況核查。若未發現明顯問題,予以辦結,相關材料歸檔備查,核查情況向黨委匯報;對存在的有關情況向相關部門提出監督意見或有關建議,并督促整改。若發現可查性問題,按問題線索處置方式辦理,分三種走向。一、暫不具備核查條件的,暫存待查處理;二、存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輕微違紀問題和不具可查性的一般違紀問題,談話函詢處理;三、存在違紀問題的,初步核實處理。談話函詢過程中,若現有條件下難以進一步開展工作,暫存待查處理;若存在違紀問題,初步核實處理;若情節較輕,予以了結、組織處理,運用“第一種形態”。初步核實過程中,若現有條件下難以進一步開展工作,暫存待查處理;若發現線索不具備可查性,予以了結、組織處理,運用“第一種形態”;若存在可查性一般違紀問題和嚴重違紀問題,擬立案審查方式處理;公檢法等移送的案件及相關組織、單位經調查處理,對黨員作出政務處分結論的,存在違法違紀事實,直接予以立案審查處理。經立案審查,若存在一般違紀問題,適用黨紀輕處分、組織調整,運用“第二種形態”;若存在嚴重違紀問題,適用黨紀重處分、重大職務調整,運用“第三種形態”;嚴重違紀涉嫌違法,運用“第四種形態”。
理順一般線索和問題線索的關系,厘清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和問題線索處置“五種方式”的邏輯關系,將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準確、處理恰當、手續完備、程序合規“六項原則”貫穿監督執紀始終,從而提出可行性的研究建議,能有效推進監督執紀規范化建設。監督執紀規范化工作對各級黨委、紀委提出了新的工作思路和要求,并指導著當前黨內監督執紀工作的展開,所以具體的實踐工作是本案例研究重點。我院紀委結合監督執紀過程中的理解與感悟,分析高職院校在運用“四種形態”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挑戰。通過總結出學院線索處置規程,為深刻、準確把握和實踐好“四種形態”,為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機制提供實踐思路,進一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搭建起具有中國特色的高職院校監督執紀工作制度體系。
專兼職紀檢干部要深入學習《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等規范性指導文件,同時結合省紀委的工作要求,嚴格按照程序來進行,按要求做好各項登記、審批、報備等手續,程序合規是我們監督執紀的必要條件。
紀檢干部要認識到開展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就是為了對存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和輕微違紀問題的黨員干部,運用“第一種形態”進行處理,處理的目的也是為了教育,提醒這部分干部存在的問題,如果放任其發展,很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四種形態”的有效運用很大程度上關愛了這部分黨員干部。各高校紀委都要認真研究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深刻內涵,摸索出一條適合本校發展、適合當前形勢的路徑。同時,執紀者要時刻謹記不能以考核指標為出發點,擴大對廣大黨員干部的適用面,一定要嚴格遵守監督執紀工作的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準確、處理恰當、手續完備、程序合規六項原則。
近年來,要求學院黨委切實履行黨委主體責任的要求越來越明確,學院紀委履行的是監督責任,同時也是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主體,學院黨委也可以對發現有思想、作風、紀律等方面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領導干部進行談話提醒、批評教育、責令檢查、誡勉談話等方式進行批評教育。學院紀委應與組織部門形成聯合機制,做到對干部進行嚴管加厚愛,在進行談話提醒后,要及時跟進領導干部的思想變化,及時與其談話談心,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行動要真正落到實處。
2019年6月省紀委七室在省教育廳組織召開了“五庫一平臺”推廣運用會議,“五庫”是指:人員基礎信息庫、信訪舉報庫、電子檔案庫、廉政風險點庫、紀檢監察法規庫,“一平臺”是指監督執紀問責平臺。學院紀委要充分利用此次契機,完善數據平臺,做到統一收集管理,平臺追蹤各項記錄信息,從而提高黨紀處分效率,構建完善的全面從嚴治黨網絡。
各高校的規模、政治生態環境有很大差異,紀委在推進工作,開展案情調查時也會遇到不同的情況,所以每個高校都應該在符合國家規定的前提下,不斷總結和探索,以期摸索出適合本校的監督執紀和問題線索處置方式。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嚴治黨的形勢越來越嚴峻,所有人都不應該心存僥幸心理,監督的面只會越來越廣,執法的力度只會越來越大。所有干部要踐行“忠誠、干凈、擔當”的使命,不斷提高自身素養,落實中央、省委的各項精神。紀檢干部更要以身作則,牢記“打鐵必須自身硬”的要求,嚴格要求自己,堅持紀嚴于法、紀在法前,執紀執法貫通、有效銜接司法,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健全學校的監督體系,從而推動整個國家的紀檢監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