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瑤 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融媒體中心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進步,學會在紛繁復雜的信息化時代辨別和選擇真實有用的信息已經成為了人們的共識,科技的進步推動了更多新媒體形式的誕生和發展,他們彼此之間碰撞融合,取長補短的同時實現了自身競爭力的提升,完成了時代化的改革。作為傳統媒體形式的電視媒體在融媒體時代依舊有著決定性的領導能力,它所擁有的傳播能力和輿論導向能力不容小覷,也是權威性相對較高的信息傳播途徑。所以在融媒體時代各種新生媒體不斷碰撞融合的過程中,電視媒體因該承擔起自身應負的責任,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電視新聞記者可以客觀地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處理好融媒體時代存在的許多問題。因此,在認真分析電視新聞記者如今所面對的時代困境之后,應該努力找到行之有效的解決方式,讓新聞記者有更好的發展空間,是推動融媒體時代繁榮興盛的重要舉措。
新聞信息最重要的性質就是實時性,但是就目前電視新聞媒體的狀況來講,保證新聞信息的是實行以就存在很大的問題。放眼全國,電視媒體對于新聞的報道仍舊遵循著地方性和瑣碎性的原則,只能及時的掌握一些發生在新聞媒體所在地理位置附近的新聞,而且那些性質重大而且具有突發性的新聞事件,由于多種傳播渠道的限制,新聞媒體也無從報道,這就導致了電視新聞媒體在信息傳播上存在很大的閉塞性。不過隨著國內創建電視新聞公共網絡的呼聲越來越高,我國終于初步實現了在各大媒體之間形成信息共享網絡,但是這種共享狀態依舊是初級的、不完全的,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弊病,在一些容易引起大眾輿論的敏感性新聞事件的報道時,由于相關規定導致的事件無法上傳以及媒體傳播之前的各種準備工作,讓這種類型的時間依舊不能及時地傳播。此外,許多地區受到人力和物力的限制,并沒有設立專門的新聞駐地,及時趕赴現場是很難實現的,導致信息共享渠道受到嚴重的限制[1]。
除了信息獲取渠道的限制之外,媒體自身的管理模式也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問題,融媒體在我國的發展屬于剛剛起步的階段,雖然目前的結構體系已經走向了穩定,但是想要長久的發展下去,融媒體缺少足夠的核心力量。在當今各大電視媒體新聞記者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就是主動挖掘新聞、探尋新聞的意識的缺失,他們并未意識到自身的責任和使命,對待新聞工作抱著完成任務的態度,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完善媒體管理機制得到較好地解決。
在當今的融媒體大時代下前進,需要找到自己最堅定最正確的方向。各種各樣媒體的存在是國家推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新聞記者應該時刻把握好自身的工作可以推動社會進步的這一性質,認識到自己所從事的新聞傳播工作對于公家社會建設的重要影響。我國作為一個法治國家,合法守法是一切行為的前提,也包括信息的傳播,作為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之一的電視新聞記者要學會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身份和處境,保持冷靜客觀的眼光的同時做好充足的思想準備,將心思和精力放在報道出體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新聞上。同時,電視新聞記者也應該投身于融媒體時代的浪潮中去,學會發現機遇和挑戰,促進融媒體時代不斷完善和發展。
眾所周知,工作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電視新聞記者如果處在一個熱情高漲、積極良好的工作氛圍中,他們也很容易被刺激和帶動,同時也能更客觀地去審視自身,不斷完善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思想意識,時刻保持者最佳狀態投身到新聞工作中去。由此可見,積極的工作環境和新聞記者不斷提升自身素養之間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高素質的電視新聞記者在完成工作方面也會保持較高的水平,更適合如今迅速發展的融媒體時代。
每一個崗位都有著屬于自己的職業道德,遵守職業道德是發揮崗位價值的基礎,作為信息的傳播者,電視新聞記者應該始終堅守自己承擔的義務和責任,為人民群眾帶來最真實客觀的新聞報道,最大程度上保證公眾的知情權,承擔起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使命,才能推動媒體行業向正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電視新聞記者要不斷提高職業 能力、深化自我認識,因為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記者面臨較強的職業技術挑戰,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能力,才能夠具有更大的提高[2]。
在充滿機遇和挑戰的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面臨的風險和承擔的責任都是巨大的,及時認識到大時代背景下自己所面臨的關鍵矛盾和問題,并且積極調整狀態分析和解決,都是在融媒體時代脫穎而出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