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飛 李格琿 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2012年8月,XM公司成立,致力于在線音頻分享平臺的建設與運營。同年11月,XM有聲頻道網站面世。2013年2月XM有聲頻道IOS版上線,7月Android版上線,用戶數迅速增長。2016年6月,XM有聲頻道上線行業內首個“付費精品”專區;12月3日,舉辦“123知識狂歡節”;2017年6月6日,打造內容付費行業首個會員日“XM66會員日”;2018年4月23日,推出全新音頻內容品牌“4·23”聽書節,吸引聽書愛好者1937萬人。
用戶生產內容,即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通常指用戶將自己原創的內容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展示或者提供給其他用戶,是XM有聲頻道的主要內容生產方式。在UGC模式的內容生產框架下,XM有聲頻道以大量的個性化作品滿足不同聽眾的知識訴求,具有強烈的個人色彩,匯聚了穩定的聽眾群。
專業生產內容,即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指經由傳統廣電業者按照幾乎與電視節目無異的方式進行制作。XM有聲頻道一直致力于優化內容,其PGC內容來源主要包其平臺原創、出版社、傳統廣播電臺等。例如,XM有聲頻道以購買內容的形式,與CCTV合作《國家寶藏》,與經濟之聲合作《財經夜讀》等,擁有極廣的受眾群體,為其持續運營奠定了堅實基礎。
專業用戶生產內容,即PUGC (Profess ional User Generated Content),是以UGC形式,產出的相對接近PGC的專業音頻內容。XM有聲頻道率先在行業內提出PUGC生態戰略,打通產業上下游形成完整的音頻生態鏈,引領音頻行業的創新,也幫助平臺上的主播實現“微創業”。目前平臺內已擁有超500萬名主播,包括20萬名認證主播,他們創造了平臺的優質內容,包括有聲小說、相聲評書、音樂、新聞、娛樂等,還有海量的直播、廣播內容,為聽眾提供不同類型、豐富多彩的有聲內容,提高了粉絲黏性,這保證了用戶對內容選擇的權利,預防了草根用戶內容生產中所產生的無序、低效性問題,它使XM有聲頻道 在內容生產上更加靈活多樣,也更能滿足融媒體時代用戶的不同需求。
XM有聲頻道主要通過以下4種方式實現盈利:一是付費模式,設立付費精品專區,將高人氣、高品質的內容規劃入精品區,設置試聽后付費收聽的模式;二是精準廣告,基于平臺大數據,進行包括內容植入、品牌入駐、主播互動等多種形式的精準廣告投放;三是智能產品,通過推出有聲硬件產品盈利;四是會員經濟,建立會員付費制度。此外,通過粉絲打賞、衍生消費等方式也可獲得利潤。
2016年3月,XM有聲頻道與全球最大的中文數字閱讀平臺閱文集團簽訂合作協議,就其網絡原創小說版權資源的有聲內容改編、IP衍生發展等內容達成一致。2016年8月,XM有聲頻道與中信出版集團、中南出版集團、上海譯文出版社、果麥文化、企鵝蘭登等出版商在有聲改編、IP孵化、版權保護等方面達成深度戰略合作,這些授權的有聲內容一般都是精品或付費內容,也是XM有聲頻道的內容優勢所在。
XM有聲頻道活躍用戶性別比較均衡,但是主要為年輕的中高消費人群,年齡分布不均,特別是老年人作為傳統廣播的重要收聽人群由于難享互聯網便利在網絡電臺中占比極低,如何保障各類型化人群的收聽需求對于XM有聲頻道 的未來發展來說迫在眉睫。
XM有聲頻道的 PUGC 戰略雖然打開了音頻市場的大門,為平臺注入了許多新鮮血液,但是由于優質PGC內容資源稀缺,一些知名度比較高的優秀原創節目的演播版權往往被同時授予多家平臺,如著名脫口秀節目《羅輯思維》在XM有聲頻道和荔枝有聲頻道中都作為熱播節目進行推薦,郭德綱、高曉松等名嘴也均入駐了多方平臺,使節目雷同,內容同質化現象嚴重。
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在移動音頻領域激烈的市場競爭下,XM有聲頻道依托其獨特的PUGC發展戰略成功站穩腳跟,并憑借優質的內容和服務后來居上,連續多年穩坐互聯網音頻行業第一把交椅,①但行業內存在發展不均衡、同質化現象嚴重等問題。在這樣的環境下,XM有聲頻道還要進一步深挖音頻市場,以創新突破現有瓶頸,為用戶提供優質的音頻,提供更好的服務。
注釋:
① 羅梓菲.PUGC戰略下喜馬拉雅FM的商業化發展策略[D].湘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