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靜
【摘要】國土是一個民族繁衍生息的寶貴家園,也是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基本載體??茖W推進我國國土集聚開發、分類保護和綜合整治,進一步優化開發格局、提升開發質量、規范開發秩序,有利于形成安全、和諧、開放、協調、富有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環境,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撐和基礎保障。只有對環境進行合理保護,才能高效進行國土規劃。近些年,國土規劃已日益得到重視,但是不可忽視的是仍舊存在諸多因素的負面影響,環境破壞問題較為嚴重。本文主要對國土空間規劃中的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中進行討論,并提出相應的應對思想,希望以此引發相關人士更深層次的探尋。
【關鍵詞】國土規劃;生態環境保護;持續;發展
1、前言
在國土規劃中,應首要堅持國土開發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匹配的原則。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堅持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根據資源稟賦、生態條件和環境容量,明晰國土開發的限制性和適宜性,科學確定國土開發利用的規模、結構、布局和時序,劃定城鎮、農業、生態空間開發管制界限,引導人口和產業向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的區域集聚。通過因地制宜的政策可以更加有效地對土地資源進行開發與利用,并且可以確保土地利用能夠達到最大化。通過對生態環境質量的提升,確保我國經濟可以持續健康穩定發展下去。
2、國土規劃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
國土規劃的進程也可以體現一個國家經濟走向,經濟的發展態勢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具有非常密切的聯系,兩者之間的聯系可以概括成以下幾點。
2.1 國土規劃促進生態環境保護
在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過程中一項非常重要的手段就是對土地資源進行科學有效的開發與利用,這樣不僅可以將建設成效真正提升上去,而且還可以更加有效地對生態環境進行改善。國家通過對土地資源利用的不同方面進行有效協調,更加有效地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
2.2 生態環境保護夯實國土規劃
生態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如果說人類社會曾經歷了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來換取經濟的高速發展,那么,現在整個世界已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生態環境不僅對經濟運行產生作用和反作用,而且影響到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在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中尋求平衡點,實現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雙贏的目標,成為學術界和各國政府,以至聯合國所關注的世紀性和世界性的重大戰略問題。國家要長遠發展,首先需要用發展的眼光去解決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生態環境問題。國土規劃是一種開放性的保護措施,通過對土地資源生態保護利用,不僅可以夯實國土規劃,還可以確保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從而創造出更多的經濟價值。
2.3兩者共通共融促進可持續發展
國家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原則,所有的發展最根本目的就是要保證廣大人民群眾安居樂業。通過兩者共通共融的協同作用,可以確保可持續發展。之所以要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不僅要讓人民群眾現在能夠安居樂業,更重要的是為子孫后代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因此應該從長遠角度對當前的生態問題進行分析,能夠正視過去發展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問題,還應該對傳統的國土規劃觀念進行改變,改變過去以經濟發展為首要目的發展觀念,充分重視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3、規劃分析與評估
3.1 現狀分析
通過對各類用地的現狀分析,對國土空間開發利用的趨勢進行有效研判,對結構布局以及程度效益進行有效結合,對當前階段國土空間開發利用的特點以及問題進行充分總結,最終找出優化方案。
3.2 實施評估
通過對目前階段城鄉規劃以及土地實際利用規劃情況進行有效評估,對成效進行總結,找出問題所在,最終明確規劃當中的重點,從而可以提出更加適合本區域發展的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優化措施。
3.3 風險評估
對生態環境安全以及糧食安全等問題進行科學評估,對其中可能存在的風險以及隱患進行有效分析,最終提出解決辦法。
4、當前我國國土規劃給環境保護帶來的主要問題分析
4.1 對生態環境保護缺乏考慮
當前階段,國土規劃的編制及實施過程中還是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比較常見的就是過度規劃、規劃公式化,缺乏有效變通。經濟在不斷前行發展,因循守舊必將難以滿足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在國土規劃的編制及實施過程中,由于當地政府部門扮演主要角色,勢必造成行政需求干預了對土地資源優化分配,導致部分規劃成果同環境保護目的背離,最終偏離了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4.2 對生態環境保護缺乏重視
目前很多區域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并沒給予足夠重視,在對規劃編制過程中,只是追逐短期經濟發展利益,而對環境問題選擇忽略不計,由此導致在后期具體實施過程中極有可能對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生態環境的優劣與人們的生活質量有著密切聯系,如果環境遭受嚴重破壞,勢必降低人們的生活質量,從而最終干擾國家經濟平穩發展。
5、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有效策略
5.1 讓公民積極參與到國土規劃中來
我國向來重視民生問題,由于國土規劃與國民生產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除了需要政府部門嚴謹認真履行職責,全體公民也應該充分發揮主人公意識參與其中。因此,積極鼓勵居民更多的對周邊生活環境進行關注和監督,做到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從而可以督導政府加強引導國土規劃的編制和實施。
5.2 向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做政策傾斜
為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各級地方政府應通過預算安排、專項投入、整合資金、對上爭取等方式,統籌安排好各類資金,重點做到“三個傾斜”,包括向生態環境影響較大、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項目傾斜,向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整改任務傾斜,向體現生態環境系統修復治理的山水林田湖草項目傾斜。充分調動實施環境保護治理積極性,倒逼各地落實環保主體責任,從源頭防治污染和改善生態環境狀況,從而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參考文獻:
[1]姜楠,武長安.國土規劃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J].住宅與房地產,2017(2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