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青鵬
【摘要】在當今國內的建筑工程項目方案設計中,數字化理念、數字化技術得到廣泛的應用,全過程的數字化設計模式取代了落后傳統的繪圖式、單一式設計,成為建筑工程項目的發展新方向,對當代城市建筑工程設計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下文中,研究者將結合個人參與大連融創海逸長洲項目地下車庫BIM設計的工作經驗,分析數字技術在建筑工程項目設計中的應用意義,總結建筑工程設計中數字技術的應用策略與要點。希望以此篇論文為同行業者提供一些有益參考和學習建議。
【關鍵詞】數字技術;方案設計;建筑工程項目;設計人員;BIM
計算機的發明與應用,為建筑工程項目設計數字技術應用奠定了基礎。數字技術設計方法從最初的計算機繪圖逐漸過渡、演變為今天的計算機的輔助設計和計算機數字建筑設計,從而廣泛地、普遍地為全球建筑工程項目方案設計提供服務。如何將數字技術更好地應用于建筑工程項目方案設計中,是現階段國內、國際建筑設計公司及其設計人員需要面對并積極研究與探索的重要課題之一。下面,筆者將結合個人參與大連融創海逸長洲項目地下車庫BIM設計的工作實踐,分析數字技術在建筑工程項目設計中的應用意義,總結建筑工程設計中數字技術的應用策略。
1、數字技術在建筑工程項目設計中的應用意義
建筑工程項目的規模龐大、工序繁雜、專業性強,要求設計方案的精確性高,設計人員應從每一個具體的建筑工程項目實際情況出發,在詳細考察、勘測周邊環境、地質水文數據、氣候條件和地理位置后,利用數字化技術,建立關于工程項目的三維立體、可視化數字設計模型,將相互數據、信息輸入數字模型中進行驗證。通過將數字技術應用在建筑工程方案設計中,保證了信息收集沒有遺漏和數字計算的精確性,以降低工程項目的成本支出,降低建筑工程設計的難度和復雜性,確保各項施工技術的選擇與應用符合國家施工規范的要求與標準,保證建筑材料的質量達標、性能優良、經濟合理,避免施工進度的延誤,確保在預定期限內順利完成施工任務。
最后,數字化技術在建筑工程項目設計中的應用,有利于相關信息數據的共享、跟蹤及存儲、歸檔,有利于不同施工部門、管理部門協作對話,對設計方案進行研討,制定施工策略,分析、驗證、審核相關數據的準確性,為工程項目的順利進行提供幫助。
2、建筑工程設計中數字技術的應用策略與要點分析
遼寧省大連市融創海逸長洲項目一期分7地塊開發,總建筑面積約56萬方;每個地塊都有不同的設計理念,并有各自的命名,如:水岸邸,柳岸閣,朗逸苑等;本次開盤B10和B17地塊洋房,可售戶型80平-130平。筆者參與了該工程項目的地下車庫BIM設計,現對其中的數字化技術應用策略與要點,做出分析。
2.1地下車庫結構的數字化設計策略
該項目的地下車庫結構設計過程中,借助BIM數字化建模技術,將車庫結構、環境、建筑等相關數據搜集、匯總,錄入可視化三維立體模型中,以數字模型驗證數據計算結果,以確保結構設計的合理性,保證車庫結構穩固,功能齊備,性能良好。BIM數字技術將相關要素、造型數據逐一錄入系統模型,整合處理后,以三維立體可視化模式直觀呈現,便于設計人員修改方案、計算和驗證。
2.2保護文化與歷史,加強各部門溝通與協作
借助BIM數字化技術,創建地下車庫的可視化三維立體數字模型,與客戶借助模型溝通想法,分析車庫設計方案,講解地下車庫的設計要點、結構造型、相關理念和使用功能。與過去的紙質化設計方式相比,BIM數字化設計便于共享、分析和數據信息的智能化歸檔、保存,也便于設計人員與客戶溝通意見后進行修改。
除此之外,在一些城市的歷史遺跡、文物建筑的修復設計過程中,采用BIM數字化技術,有利于還原建筑本來面貌,模擬建筑修復后的造型、功能、機構,為城市歷史遺跡、文物建筑的修復與保護提供了便利條件。同時,借助BIM數字模型的數據庫,設計人員和建筑學者還能夠隨時檢索、查找到關于歷史古跡、文化建筑的資料。
2.3設計理念與數字化技術的相互融合與創新
BIM等數字化技術的應用,豐富了建筑工程的設計方法,拓展了工程項目的設計思路,從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建筑工程設計理念的轉型、升級與創新。建筑工程的設計方案,借助數字化技術,從二維圖紙平面設計演變為三維數字立體設計,將數據、信息收集、歸納和處理后變成可視化的建筑模型,使得復雜的建筑工程項目設計變得生動、簡明、直觀。
2.4在信息采集環節的應用
地形地貌和氣候條件都會對建筑工程的設計造成影響,設計人員需要對工程所在地區的相關數據和地質勘察資料進行了解,應用數字技術可以建立相應的信息數據庫,采集場地周圍的氣候、地形或是歷史建筑等信息。例如,在設計初期,可通過數字攝影設備將建筑工程周邊環境進行拍攝并上傳至數據庫中,并通過應用相關軟件進行整理和分析,提高相關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將數字技術應用于建筑工程設計中的信息采集環節,可以對建筑工程建設周邊環境和地形等進行補充,提升資料整理和查詢的便利性。
2.5在三維建模環節的應用
設計人員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參考,在通過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技術的輔助,可以獲取工程建設的實際影響,結合建設場地的地形條件、周邊環境條件,把周邊環境插入計算機虛擬現實的圖中。3DGIS、采用可視化、虛擬現實技術(VR)等計算機圖形圖像技術,相較于傳統的CAD二維圖形,先進的數字技術可制作出三維模型。設計人員通過對三位模型的分析,可以對建筑的空間分布關系進行明確,這就使以往復雜的地理環境和空間環境情況變得可視化,以提升建筑工程設計的準確性。
結論:
綜上所述,以BIM技術為代表的數字化技術被廣泛應用在建筑工程項目方案設計過程中,保證了設計過程的精確與科學,有利于不同部門之間共享信息、交流協作,確保了建筑工程設計方案的合理、高質量。作為設計人員應樹立科學的思想理念,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認真學習數字化設計方法及相關理論,為城市現代化建設和國家可持續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參考文獻:
[1]曾旭東,周鑫,張磊.BIM技術在建筑設計階段的正向設計應用探索[J].西部人居環境學刊,2019,34(06):119-126.
[2]張淞.基于數字技術的氣候適應性建筑設計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9(36):135-136.
[3]陳凱.建筑設計中的數字手段與虛擬現實技術[J].地產,2019(20):59-60.
[4]吳維,吳堯.綠色建筑節能設計中的BIM技術[J].工業建筑,2019,49(10):230-231.
[5]劉廣忠,林旭.數字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8(35):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