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鵬飛 李秀 李須逸 袁錦
【摘 要】本研究采用艾森克人格問卷簡式量表(EPQ-R Short Scale)、癥狀自評量表(SCL-90)及簡易應對方式問卷對100名不同地區的網絡安全工作者進行評定,并進行相關性分析。旨在研究我國網絡安全工作者的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狀況及其應對方式,并探討三者的相關性。結果發現,網絡安全工作者人格特征在 EPQ-RSC問卷評定中顯示,神經質、精神質、掩飾性因子得分高于常模具有統計學意義,網絡安全工作者心理健康狀況在 SCL-90 各因子分中得分均高于常模,且具有統計學意義;網絡安全工作者EPQ-RSC各維度與應對方式因子分存在不同程度的相關,SCL-90各項因子與精神質因子為低負相關,與掩飾性有高負相關,與外傾性及神經質有高正相關。說明網絡安全工作者人格特征影響其應對方式,且網絡安全工作者心理健康狀況較正常人偏低,從而較多采用消極應對方式來解決問題。
【關鍵詞】網絡安全工作者;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狀況;應對方式
中圖分類號: X922.2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02-0164-0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mental health status and coping ways of network security workers in China. [Method] By the EPQ-R Short Scale,SCL-90 and Simple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100 network security workers in different areas were evaluated,and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used. [Result]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security workers in EPQ-RSC questionnaire showed that the scores of neuroticism, psychoticism and disguise factor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norm, and the scores of mental health of network security workers in SCL-90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norm, 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EPQ-R of network security worker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orm. SCL-90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sychoticism,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concealment,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xtroversion and neuroticism. [Conclusion]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security workers affect their coping styles, and the mental health of network security workers is lower than that of normal people, so they often adopt negative coping styles to solve problems.
【Key words】Network security workers;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 Mental health states; Coping ways
0 前言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我國網民數量急劇增加,有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5.8%[1]。隨著互聯網與實體經濟、傳統生產等的逐步融合,網絡安全尤為關鍵,安全和發展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網絡安全是國家發展互聯網事業的保障,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2]。
目前我國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年培養規模在3萬人左右,已培養的信息安全專業人才總量達10萬余[3]。網絡安全是一個工作時間長、工作壓力大、工作內容特殊的行業,這個特殊行業人群的人格特征、心理狀況以及相應的應對方式直接影響到網絡安全工作者的工作狀態,對整體網絡安全的建設起到決定性作用。根據認知心理應激理論,應對方式的不同直接影響人的情緒狀態,進而影響心身健康以及工作狀態[4],人格特征則能夠反應出一個人在現實的穩定態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中所表現出來的個性心理特征,若對網絡安全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及他們的應對方式進行研究,即可據此尋找出一個相應的心理干預途徑,可以有效的緩解工作者的壓力。
本研究從評估網絡安全工作者的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狀況和應對方式切入,進而分析其影響因素,并探討網路安全工作者心理健康狀況與人格特性及應對方式的相關性。
1 對象與方法
1.1 實驗組
隨機抽取北京、上海、深圳各大互聯網安全公司員工102例,其中男60例,女42例,對照組:為我國各量表的常模
1.2 研究方法與工具
(1)基本問卷包括:性別、年齡、工作地點、工作年限、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等方面6個問題.
(2)癥狀自評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 SCL-90)該量表包含了90個項目,涵蓋了較為廣泛的精神病癥狀學內容[5],如思維、情感、行為、人際關系、生活習性等。每一項均采取5級評分制。統計指標主要為兩項,即總分和因子分(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
(3)簡易應對方式問卷(SCSQ)該量表包含了20個項目,每一項采取3級評分制,統計指標主要為兩個維度,即消極應對和積極應對。
(4)艾森克人格問卷簡式量表(EPQ-R Short Scale。Ⅱ,Q—Rs).由錢銘怡等人[6]首次在國內加以修訂。根據來自30個省市56個地區的8637人(含漢族7725人)的樣本數據,修訂形成了艾森克人格問卷簡式量表中國版(EPQ-RSC),共包括4個分量表。各12個項目)。
1.3 調查方法
采用招募志愿者在網上進行匿名式問卷調查。
1.4 統計方法
采用社會科學統計軟件包SPSS13.0對問卷數據進行T檢驗和相關分析。
2 統計結果
2.1 100名網絡安全工作者的人格特性
統計發現100名網絡安全工作者的人格特性在EPQ-RSC人格問卷中精神質(4.58±2.02),外傾性(7.86±2.64),神經質(7.78±3.79),掩飾性(5.52±3.63),除外傾性以外的其他三個維度與錢銘怡等人研究發現的中國人人格特點常模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與常模比較,100名網絡安全工作者的,軀體化、強迫癥狀、人機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騙紙、精神病性、其他等十個維度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2.3 100名網絡安全工作者的應對方式與人格特性之間各因子的相關系數
統計發現100名網絡安全工作者的積極應對因子與精神質、掩飾性正相關顯著而與外傾性、神經質負相關,消極應對方式與被試的精神質因子相關性較小,與外傾性及神經質正相關顯著而與掩飾性負相關。見表3。
3 討論
影響網絡安全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根據100名被試人格特性EPQ-RSC問卷調查結果,其中神經質、外傾性、精神質及掩飾性被試均高于我國常模,除外傾性外的三個維度均與常模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根據網絡安全事業的現狀,工作者經常需要長時間的工作去解決突發問題,而且對于工作的內容需要保密,所以長時間處于較大的精神壓力可能是網絡安全工作者性格內向不善于表達情感的原因。結果顯示被試精神質及掩飾性的得分比我國常模高出較多,表明被試更善于獨處,少有關心身邊的食物,常常會焦慮、憂郁、易有強烈的情緒反應,甚至會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同時本研究發現在所有的被試中79.63%的被試認為工作壓力大,68.35%的被試人為工作時間較長,57.52%的被試人為工作環境不固定,對于被試心理健康狀況來說,其中9項因子分均普遍高于常模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網絡工作者在長時間的工作、工作環境的不斷變化及較大的工作壓力下,導致產生身體不適感及大量強迫、抑郁、焦慮、敵對、恐怖等負面情緒,而長時間處于負面情緒中會導致被試人格特性中外傾性及掩飾性不斷變化,而根據SCL-90與EPQ-RSC的相關關系及外傾性、掩飾性與應對方式的相關關系可以發現,當負面情緒增加時,被試的外傾性、神經質因子評分會變高,精神質與掩飾性因子評分則會變低,精神質及掩飾性因子得分低時,被試在面臨問題視則會更多的采用消極的應對方式去。
積極成熟的應對方式可以改善心理狀況,不成熟的應對方式會明顯導致心理健康出現狀況[7],同時穩定的人格特性、積極的應對方式是有效解決問題的主要特征,故對于在一線城市工作的網絡安全工作者應及時的進行心理方面的科普及干預,培養健康的情緒、倡導應用積極的應對方式解決問題,從而提高適應環境的能力,改善網絡安全工作者心理素質,人是安全的尺度,只有不斷優化網絡安全工作者的行為方式,提高心理適應能力,才能保證我國網絡安全事業的穩定發展,努力實現我國信息現代化。
【參考文獻】
[1]李靜.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 中國廣播,2018(3):96-96.
[2]人民日報.重視“信息資源”的戰略價值[N].人民日報,2014.
[3]佚名.第十一屆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研討會[R].信息網絡安全,2017(11):95-95.
[4]Folkman S,Lazarus RS,Dunkel Schetter C,et aI.Dynamics of a stressful encounter:cognitive appraisal,coping,and encounter outcomes[J].J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0(5):992-1003.
[5]王征宇.癥狀自評量表SCL-90[J].上海精神醫學,1984,2:68-70.
[6]錢銘怡,武國城,朱榮春,等.艾森克人格問卷簡式量表中國版(EPQ-RSC)的修訂[J].心理學報,2000(3).
[7]王敬群,劉光華,熊紅星,等.空管員的完美主義與心理健康、應對方式的相關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6, 14(2):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