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思恩
摘 要:在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博物館事業得到有效發展與建設。作為博物館發展中的重要職能,有效的博物館社教工作對促進我國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對博物館社教工作的開展提高重視,明確博物館社教工作的重要性,注重多樣化社教活動的開展。基于此,文章針對博物館社教工作多樣化發展的思考與實踐進行探究,望具有參考價值。
關鍵詞:博物館;社教工作;多樣化發展;實踐和思考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博物館自身作用與價值逐漸顯現出來,并受到人們的重視。當下,博物館已經成為社會服務的非營利性機構,以歷史文物資料的收藏為基礎,構建良好的信息、文化交流的平臺,承擔信息知識傳播與文化傳承的責任與義務。也正因此,博物館如何開展多樣化的社教活動成為社教工作人員的首要思考問題?;诖?,博物館需要明確社教工作的重要性,結合博物館實際情況,進行多樣化社教活動的創新與拓展,進而為博物館的可持續性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并將博物館的實際作用與價值進行充分發揮。
1 博物館在社會發展中起到的作用
博物館的建設與發展是近代興起的一種具有社會文化性質的事業,其不僅可以映射出人類發展過程,還具有較為悠久的歷史淵源。在博物館事業不斷發展的背景下,當下我國博物館已經達到4510家,并且隨著博物館免費開放政策的提出與實施,促使博物館社會服務體系不斷被完善和健全。博物館具備教育、收藏以及研究的基本社會服務功能,并作為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重要組成,是凝聚我國精神文化力量的主要載體。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博物館社教工作作用與價值逐漸顯現出來,在培養公眾意識、審美教育以及思想教育方面起到良好作用。因此,需要重視社教工作的開展[1]。
2 中外博物館社教工作對比
2.1 社教工作需調動群眾參與積極性
歐洲國家博物館事業在當下發展中秉承著“以人為本”理念,并通過制定制度和舉辦活動來吸引更多的群眾參與其中。特別是針對兒童,部分國家將兒童作為博物館主要服務對象,并結合實際情況開設學習間、兒童活動室,讓兒童參與挖寶、角色扮演以及體驗自然等活動,進而充分發揮其社教功能。而當下我國博物館大都是停留在“以物為本”到“以人為本”的過渡階段,處在社教工作的初期階段[2]。雖然當前大部分博物館會通過展覽、陣地講解以及講座等形式開展社教工作,但是效果并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沒有結合群眾的實際需求與認知進行參與興趣的激發,進而對社教工作的開展產生影響。
2.2 需貼合實際生活
西方國家在開展博物館社教工作時,會依據群眾的人群種類進行詳細劃分。例如,父母與孩子一起參觀,博物館會為孩子提供大型的活動室;學校組織參觀,博物館會以實際情況為基礎,為學生安排相應的教育課程以及實踐課程,促進社教工作的生活化。而我國博物館社教工作在實際開展過程中,大都采用陣地講解、巡回展覽、報告講座以及臨時展覽等形式來開展。由于缺乏針對性,群眾在實際參與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距離感,對社教工作效果產生影響。因此,國內博物館需要以實際情況為基礎,因材施教開展生活化教育工作,進而將博物館社教工作的價值與作用進行充分體現。
2.3 社教工作人員需多樣化發展
西方部分國家針對博物館社教工作的開展,不僅會配備專業的講解員,還會配有專業的研究人員,會為社會群眾講述相關歷史文物的由來以及發掘過程等,進而提升社教工作的推廣性,為群眾進行專業歷史文化知識講解。而國內針對社教工作的開展,目前大部分博物館只配備講解員,并且部分講解員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對歷史文物的具體內容沒有完全掌握[3]。由于社會群眾審美、欣賞角度以及階層的不同,提問的內容也各不相同,致使講解員在講解過程中針對某些深層次的問題無法做出有效解答,進而制約社教工作的開展。
3 博物館社教工作多樣化的開展途徑
3.1 結合社會需求變化,進行工作思路的不斷革新
2014年,習總書記提出尊重文化多樣性的理念。而這一理念的提出,得到人們的強烈推崇。文化多樣性的四項原則為:尊重各國各民族文明;科學對待文化傳統;維護世界文明多樣性;正確進行文明學習借鑒?;诖?,博物館社教工作要想進行有效革新,需要明確當下社會發展需求的變化,對其工作思路進行不斷轉變,以此來為社教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博物館需要認識到社教工作的重要性,充分發揮自身教育職能,秉承著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民族歷史文化;全身心服務于現代社會主義建設;實現我國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等原則進行社教工作的開展,進而促進博物館事業的可持續發展[4]。
3.2 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多樣化社教活動的開展
當下,博物館要想促進社教工作的有效開展,需要以自身實際發展情況為基礎,開展多樣性的社教活動,以此來調動群眾的參與積極性,提升群眾觀賞興趣,為社交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博物館可以結合自身實際發展情況,定期開展不同的主題活動,吸引群眾積極參加。例如遼沈戰役紀念館,結合青少年不同的心理特征,組織開展《智趣之旅》大型主題活動。其轉變傳統的講解模式,讓群眾感受到不同的視覺體驗,并帶領觀眾感受到紀念館自身的園林之美、陳列之美以及建筑之美。與此同時,博物館除了開設問題互動環節之外,還增設素質拓展活動以及定向越野活動等,以此來調動群眾的參與積極性,提升社教工作效果。另外,博物館可以結合自身紅色資源,組織開展歷史情景劇的表演,為群眾帶來不同的視覺享受,實現社教工作多樣化的開展。以遼沈戰役紀念館為例,該博物館已經導演出諸多經典、優秀的歷史情景劇。比如以東北野戰軍首長在牤牛屯所指揮的戰役為原型,導演的情景劇《歷史的瞬間》,受到極好的反響,并吸引諸多游客慕名前來,傳揚了戰爭遺跡的歷史意義[5]。
3.3 注重對社教資源的調配
當下,國內博物館社教工作的開展面臨著人員結構單一的問題,使得社教工作效果不盡人意。基于此,博物館需要認識到人員調配的重要性,以自身實際情況為基礎,進行合理的社教資源調配。為了提升社教工作人員自身專業素質,博物館需要對其開展專業培訓。例如聘請或者邀請高職職稱的專家進行專題講座的開展,以此來提升社教人員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蛘呤墙M織相關研究人員直接參與到社教活動之中,提升社教工作的服務性與專業性。另外,博物館可面向社會招募相應的志愿者,吸納社會各界有識之士,參與到社教工作之中,促進社教工作的有效開展。
3.4 強化博物館社教工作的科技手段
當下,博物館需要注重對自身數字化管理系統的建設,以此來順應時代的發展,滿足當下社教工作的實際需求。因此,博物館需要認識到科技手段的重要性,并將其納入到發展建設的首要位置。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博物館可以以自身實際發展情況為基礎,建立博物館網站,并開設社教專欄,以此來提升社教工作的廣泛性與信息化;在進行歷史文物展覽時,博物館可以使用二維碼技術,通過“掃一掃”讓群眾直觀了解到文物的先相關信息資源;或是建立博物館公眾號、微博以及群組等,并定期推送相關社教資源,提升其社教工作效果,進而將社教工作的最大化價值與作用進行發揮[6]。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博物館社教工作的多樣化開展,對促進博物館事業的可持續發展,以及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及影響。因此,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博物館需要認識到社教工作的重要性,明確當下中西方博物館社教工作的對比實際情況;結合自身發展情況,通過科學合理的途徑與策略進行社教工作的多樣化開展,提升社教工作開展效果,進而為我國社會的發展提供巨大幫助。
參考文獻
[1]于莉莉.關于博物館社教工作多樣化發展的實踐和思考[J].中國民族博覽,2017(14).
[2]徐麗.博物館社教活動的實踐與思考——以南京市博物總館民俗館夏令營為例[J].劇影月報,2017(1):77-80.
[3]傅強.紀念館社會教育工作的實踐與思考——以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為例[J].中國紀念館研究,2016.
[4]蘇珂.淺談民族博物館如何開展多樣化的社會教育工作[J].西部大開發旬刊,2012(3):81-81.
[5]趙媛媛.關于提升博物館未成年人教育工作實效性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5(6):83-84.
[6]鄧峰.安徽博物院開展社會教育工作的幾點思考[J].博物館研究,2013(1):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