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吳樂珺 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盧戈 本報記者 張旺
美聯儲上周釋放今年不再加息的鴿派信號,引發全球金融市場震動,美股、歐股和亞太股市全面走低,上證綜指25日下跌近2%。路透社25日評論稱,盡管有官員試圖平息投資者恐慌情緒,但外界認為,美聯儲的政策已清楚表明對未來經濟走勢相對悲觀的評估。
上證綜指跌近2%
美聯儲上周政策會議決定,維持2.25%-2.5%的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不變,并宣布將在今年9月底停止縮表。這一系列鴿派信號被市場視作全球主流央行中完全退出緊縮立場的標志。
受其影響,上周五(22日)美國三大股指道瓊斯、納斯達克和標普500掉頭下跌1.77%、2.5%和1.9%。25日開盤,三大股指繼續小幅低開。同日,亞太主要股指大幅走低,上證綜合指數報收3043.03點,下跌1.97%,深圳成指報收9701.70點,下跌1.80%,創業板指報收1668.84點,跌幅1.48%。
此外,香港恒生指數報收28523.35點,下跌2.03%,日經綜合指數報收20977.11點,下跌3.01%。韓國、印尼、印度與澳大利亞主要股指也分別下跌1.92%、1.75%、0.93%和1.11%。同日歐洲股市早盤也全面下跌。
倒掛后往往是危機
美國《華爾街日報》稱,美聯儲的政策聲明公開表示,對美國經濟前景看法趨向悲觀,認為經濟活動增速正在放緩,而今年1月美聯儲還聲稱今年美國經濟增長將“保持穩健”。上周五,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低于3個月期國債收益率的水平,收益率曲線呈現倒掛。此前,10年期與3個月期限的美債收益率曾于2006年至2007年、2000年、1998年、1989年至1990年、1982年分別出現過倒掛,這幾次倒掛都發生在經濟衰退或者危機之前。
芝加哥聯儲總裁埃文斯25日表示,他仍然對美國經濟前景“抱有信心”,但他也坦承,考慮目前的經濟形勢,到了美聯儲“暫停加息,謹慎應對的時候了”。摩根大通的分析觀點認為,美聯儲試圖轉變政策,促使美國經濟平穩軟著陸,但最終很可能還是會因為政策空間不足,而付諸降息。
《日本經濟新聞》稱,全球金融市場目前正密切關注著主要國家央行的政策,美聯儲的政策信號可能推動亞洲各國央行也終止其緊縮政策,從而帶來新一輪全球性金融寬松浪潮。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全球經濟走勢明顯走低,貿易戰風險使其形勢進一步惡化,從通脹和就業指標看,目前仍沒有復蘇跡象,這或將導致各國政府采取更強、甚至是極端性的經濟刺激政策,從而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
新技術或帶來突破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美聯儲加息或者不加息,美股都是往下走,這是因為大家看到經濟數據不好。歐美日三大經濟體都在往下走,這也導致今年多國下調經濟增速預期。
中國黃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萬喆表示,美聯儲這次表態不加息,結果股市應聲下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去年很多人就開始不看好美國經濟。市場對美聯儲不加息表態的理解,相當于“官宣”美國經濟沒那么好。所以全球股市又陷入一種恐慌,這不僅與美聯儲加息與否有關,更與過去一年多全球陷入結構性改革的困境中沒有走出來有關。大家對美國乃至全球經濟有一種超悲觀預期,現在美聯儲說不加息,市場認為是驗證了先前的悲觀預期,所以股市應聲下跌。
對于2019年的全球經濟,李迅雷認為,雖然衰退或危機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減速是必然的。現在,美國自身經濟下行,政府政策也不利于全球經濟的進一步復蘇。其逆全球化等舉措,使得全球貿易增速下滑,對全球經濟不利。而為了全球經濟得到健康發展,中國通過“一帶一路”、貿易一體化、降低關稅等措施,努力抵消不良影響。
萬喆認為,多國無力針對目前的經濟狀況做出一些對策,一些結構性問題變得更深重了?,F在的困境不是簡單靠暫時性經濟手段就能解決的,未來需要突破性方案?,F在處在一個新舊機制改革的博弈中。“我個人認為,新技術帶來的革新會使得整體的經濟和社會機制可能有所突破。但現在仍處在博弈中,很難說經濟前景很快就能明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