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領導作為教育管理范疇內的一個重要分支,是領導學發展到一定階段誕生出的產物。20世紀90年代初,在我國初步發展。教育領導學的構建與管理對于中國傳統教育模式既是一項機遇又是一項挑戰,為了在當今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能夠實現有效的領導方式,已經成為教育管理者著重探析的問題。
【關鍵詞】教育領導 管理 有效的領導
【中圖分類號】G5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4-0254-02
為進一步探究我國教育領導與管理的影響力,本文結合當今教育領域現狀,針對教學管理者存在的弊端,對高校教育領導與管理制定出一系列改良路徑,為高校教育領導與管理的有效運轉奠定堅實基礎。
一、構建教育領導與管理體制的必要性
1.為了完善教育領域領導管理體制
一直以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領導與管理問題被國家與政府高度重視,為了完善教育領域管理機制,建立學生思想教育管理的有關機構,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務作出準確管理,是當下教育領導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務。
2.為了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諸多因素構成,管理者與教育對象都具有各自的功能及特色,只有充分調動各部分成員的積極性,堅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為了建立內在統一的管理模式
建立內在統一的教育管理模式對于學生與領導來說是一項有效的示范體系,為了體現教育領導學的效率與管理思想的統一,構建教育領導是打破傳統理性教育管理模式的的重要途徑。
二、當今現狀
當前我國教育領導與管理體制存在的弊端主要基于學校思想政治治理工作和學校機關責任分配不均的問題上。
1.學校思想政治治理工作不完善
在高校進行思想教育管理工作中,無法按照校黨委與行政部門的要求進行思想教育領導工作,大力阻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平穩運行,進一步說,學校行政機關如不能履行自身的職能和作用,學校思想教育工作不會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實現,只能成為說教。當今我國院校教育領導學缺乏統一的管理與領導,各部門間的聯系復雜,工作內容不明確,特別是思想教育工作配合難問題,相應的配套政策難以取得預期效果。
2.學校機關責任分配不均
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領導管理學體制不同于國外的管理模式,在我國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機構只限于學校建立,致使學院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道路受到阻隔。在實際工作中,基層學院繁瑣工作較多,忽略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剝奪學生真正享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權利,導致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開難以順利有序地進行。
三、研究策略
1.協調統一各機關及行政系統
要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運行,學校各機關及行政部門要準確落實上領導下發的學生思想政治管理工作,各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合理行使權利。針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制定解決措施并制定相應規劃。在各項工作中,完善教育領導學與管理思想工作,明確各部門的相關職責,堅持以解決學生的實際應用問題為基本核心。
2.創新教育領導學與管理工作體制
為了順應教育學領域發展的需求,必須創新教育理念,高校教育領導作為教育管理的重要展現形態,要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借鑒外國成熟的教育管理體制,在創新教育體制的同時制定適宜自身發展的戰略,以本校思想政治理念為根基,對具體任務及形式進行改良,對于資源配置、生源質量教高的院校率先進行改革,探索適應新政策發展下的創新管理模式。
3.構建人性化管理模式
為構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論的新思路,需要校委領導及學生在權利及形式上實現共享化。領導在管理過程中,要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彰顯人文教育。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領導要注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其接受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及世界觀,通過及時的溝通實現人性化教育,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教學管理者要置身于管理對象的角度看待問題,遵循人文價值理念的核心進行合理有效的管理。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構建教育領導與管理的有序運用過程中,遵循實事求的指導方針,對教育管理問題進入系統化的探析。教育和學習是學校發展的核心,正確的教育管理方式不僅決定著學校發展走向,也代表著學生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因此,教育學要以現代教育管理理念為出發點,樹立正確的教育管理意識,建立人性化的教育教學環境,有利于教育工作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下持續發展,促進教育領導學與管理工作體制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元濤.論“新基礎教育”學校領導與管理變革的理論創新[J].中國教育學刊,2017(06):21-24+82.
[2]范宸西.淺析教育領導與管理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J].新西部(理論版),2015(24):122-123+97.
作者簡介:
邱杰(1978.9-),男,漢族,天津人,碩士,高級政工師,從事教育管理,高校新聞宣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