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
《芝麻胡同》導演劉家成不僅深入老字號醬菜廠了解制作工藝,選用真正老字號醬菜作為劇中道具,更聘請專業(yè)醬菜師傅為本劇醬菜相關的內容把關。
繼《傻春》《正陽門下》《情滿四合院》“京城三部曲”之后,導演劉家成再推展現(xiàn)老北京風土人情的力作《芝麻胡同》。該劇在北京衛(wèi)視、東方衛(wèi)視雙臺聯(lián)播,愛奇藝、騰訊視頻同步上線后,收視率直線躥紅,足見觀眾對于京味兒劇的熱情依舊不減。
在《情滿四合院》中,劉家成導演曾搭建1:1的四合院外景,提升了該劇品質。他告訴記者,這次《芝麻胡同》在置景方面也實現(xiàn)了全面升級。他邀請《情滿四合院》的美術指導王紹林,在京郊搭建了一條“老北京胡同”,場景面積遠超《情滿四合院》數(shù)倍。“別看面積大了,但是我對其中的細節(jié)一點都沒有放過。比如歲月侵蝕過的房梁、有故事有年代的家具、各種老物件等,力求完美呈現(xiàn)年代感。”他說。
此外,劉家成在角色造型上也格外用心。他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對真正老北京人的禮數(shù)和穿戴都再熟悉不過。“我小時候最怕去我爺爺家。他們規(guī)矩特別多,吃飯時筷子怎么放,什么時候不能言語,嘴巴不能吃東西出聲。而且我奶奶在衣著上也特別講究。那時候的北京人家里再窮,也會有一兩身好行頭,出門穿戴上,帽子是盛錫福的,鞋是內聯(lián)升的。”為了能夠把質感做到極致,劉家成和服裝、道具老師認真研究每一套服裝、每一件道具。“這次真的是不惜血本,力求把北京人的美感和質感展現(xiàn)出來。這些也是我在進一步創(chuàng)作中從影像資料中發(fā)現(xiàn)的。北京人講究的就是有里有面,穿戴講究程度絕不亞于上海灘的時髦人士。”
值得一提的是,醬菜制作技藝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首次也被影視化改編進入“電視劇”。為了能夠真實再現(xiàn)這一“非遺”技藝,劉家成導演不僅深入老字號醬菜廠了解制作工藝,選用真正老字號醬菜作為劇中道具,更聘請專業(yè)醬菜師傅為本劇醬菜相關的內容把關。從制醬原料的采選,到制醬時節(jié)的把控,再到踩黃子、聽缸的嚴謹制醬步驟,這一道道遵循老禮的制作工藝,既是對非遺文化的尊重,更映出手藝人百年傳承下來的“擇一事,終一生”匠人匠心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