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建富
摘 要:我國在機械發展的進程中,一些問題的出現對機械市場的秩序造成了影響。絕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不當,因此不利于機械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針對這個問題,本文全方面的討論我國機械發展中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問題,對我國機械發展中存在的知識產權問題,進行簡單的描述。然后對知識產權保護的必然性和基本作用進行梳理。最后對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措施進行重點的探討,目的是希望能幫助到機械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為其提供最基本的幫助和建議。
關鍵詞:機械發展;知識產權;保護措施
近幾年來,我國自主研發和制造機械的實力越來越雄厚,這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不斷進步的科學技術帶來的必然結果。機械制造的繁盛發展在提高制造業機械化水平的基礎上,也把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提升上來,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在機械發展的過程中,還有一些問題存在于知識產權保護層面上,并且已經變成約束我國機械發展的不可避免的問題。知識產權保護已經成為社會重點關注的對象,也變成了人們經常討論的一個核心問題,因此這篇文章對知識保護問題的研究有一定的影響和意義。
1 我國機械發展中存在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
現在我國機械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知識產權保護有很多問題,主要列舉了以下幾點:(1)我國沒有很強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從而導致了知識產權保護不當。(2)我國沒有合理地對知識產權的專利申請以及審批制度進行完善,降低了人民群眾對此的熱情,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專利申請的價格比較昂貴,審批的時間過于長久。(3)在知識產權的保護上,市場的監管力度不夠,導致小型企業抄襲大企業的勞動成果頻繁出現,就是因為監管力度不夠大,所以才無法對侵犯別人產權的小型企業進行管制。總而言之,機械知識產權的保護因為這些因素產生很多問題。所以,必須要著力加強對機械知識產權的保護。
2 機械行業發展中知識產權保護的必要性
我們為什么要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因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必要性,具體方面如下:(1)對知識產權保護進行加強,可以為我國機械的基礎性發展提供穩定的保障,同時把機械發展的水平提高上去。(2)對知識產權保護進行加強,可以對我國機械市場進行規范,對企業的合法權益加強保障。(3)對知識產權保護進行加強,不僅保證了科研人員自身的利益,還可以對自主創新的熱情和能力進行激發和提高。(4)對知識產權保護進行加強,實際上就是加強對知識的尊重、對創新的尊重。它完整的把我們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體現出來。如果有些企業的專利被別的企業盜取,就會給這些企業造成非常大的利益損失。這些企業對新產品付出的努力和精力全都前功盡棄。所以說,機械行業發展要把知識產權保護放在首位。
3 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相關的法律需要完善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相對發達國家來說發展時間短、經濟落差較大,在機械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方面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保護機械知識產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知識產權被侵犯的狀況,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存在。現在人們已經漸漸意識到,知識產權對于大型企業來說,就是企業最重要的競爭力,是企業的靈魂。所以說應當把保護知識產權放在第一位。我國的法律和國外的知識產權法有很多不同之處。而一些跨國公司想利用知識產權法律方面的空白之處,從而有針對性的壟斷中國的市場。針對這個問題,一些發達國家都制定了相關的法律進行約束。但是我國目前并沒有出臺相關的政策,如果遇到知識產權被侵權的問題,那我國輸掉這場官司的可能性很大。所以說我國的知識產權需要法律的保護。對于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的制定,宗旨是鼓勵創新以保護為主,進一步完善我國相對發達國家的不足之處。針對傳統知識進行保護和立法,保證執法工作人員的公平公正,嚴厲打擊侵權行為。
4 應對知識產權保護的解決方案
想要實行知識產權保護一定要加快建立健全技術創新的體系,要在創新的過程中把知識產權的概念確立好,并形成完整的知識產權。還要對知識產權中心建設進行加強。這樣可以保證我國在機械發展的過程中,避免掉很多不必要的損失。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是科學技術。自主創新能支撐起一個國家的發展,想要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就必須要擁有自主的知識產權,將社會的知識產權意識全面提升。要培養人民群眾的知識產權意識,必要的時候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在社會形成一種對知識尊重、對勞動尊重、對機械創新尊重的良好社會氛圍。建立合理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能夠迅速提高我國知識產權保護能力,對我國機械發展中知識產權的保護有著重要意義。
5 結語
目前我國對知識產權保護已經開始逐漸重視起來,每個人都有責任有義務來保護知識產權,維護國家利益。知識產權保護要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理解和遵守,需要漫長的時間不斷進行推廣,同時要加強對人民群眾的教育,使得機械發展中知識產權的保護體系越來越完善。
參考文獻:
[1]楊早立.我國知識產權管理系統協同發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6.
[2]劉菊芳.我國知識產權服務業現狀與發展目標思考[J].科技與法律,2015(04):674-694.
[3]楊紅朝.知識產權服務業培育視角下的知識產權服務體系發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34(08):176-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