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泓銘
2019年新春到來,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回首70年,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創建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讓70年前那個一盤散沙、半封半殖、積貧積弱的舊中國一去不復返,將新中國建設成為國際上舉足輕重和繁榮強大的超大型國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已經離我們越來越接近。
“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揭示的這一哲理,既是對人類普遍經驗的深刻總結,更是對新時代前進邏輯的鮮明昭示。
新中國的偉大事業是由偉大的奮斗者干出來的,他們為中華民族建立的不朽功勛,為世人景仰,亦彪炳千秋!《祖國》雜志特以建國70周年為契機,開辟專欄大力宣傳報道為祖國建設發展、人民幸福安康做出重大貢獻的人和事,來為祖國七十華誕獻禮!
本期專題,我們在第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原院長、黨組書記朱光亞家人的幫助支持下,通過十余版的圖文,向讀者較為全面立體地再現了這位兩彈元勛、科技巨擘奮進、搏擊的人生軌跡。
朱光亞同志是老一輩科學家中才識與品行雙馨的杰出代表。他厚德載物、行為世范,堅持原則、勇于擔當,光明磊落、謙虛謹慎,“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始終保持了一名共產黨員和革命軍人的優良傳統。他的高風亮節和人格魅力,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正如感動中國2011年度人物頒獎詞中所說,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卻是新中國血脈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壯力量。細推物理即是樂,不用浮名絆此生。遙遠蒼穹,他是最亮的星。
朱光亞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斗的一生,是追求真理、追求進步、追求科學的一生,是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不懈奮斗的一生。他的英名和功績,將永遠與“兩彈一星”事業的豐功偉績融為一體,記載在中華民族的光輝史冊上。他的優秀品質和崇高風范,將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牢記使命、奮發進取,為推動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建設事業發展、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2019年,還有這樣一些重要的時間節點備受新聞界期待:人民海軍、空軍建軍70周年;五四運動100周年;澳門回歸20周年;中美建交40周年;2019年全國兩會;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十一慶典;2019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北京新機場落成;嫦娥五號實施月球采樣返回任務;京張高鐵將完工;新個稅法實施;首部電商法落地……祖國各行各業、各條戰線正靜待新聞工作者去發掘、去記錄,在全媒體深度融合的時代中光榮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