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靜
(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 四川 成都 610072)
醫院門診存在患者流動性大、人群集中、病種多等特點,是醫院的重要窗口,也是患者接受早期診治的重要場所。醫院整體服務質量直接受到門診分診護理效率高低的影響,因此提升門診分診護理質量已成為醫院主要工作內容之一[1]。良好的門診分診護理可增加患者對醫院醫療服務治療的信任度,還可提升醫院的形象和患者滿意度。有研究顯示[2],在門診分診護理中引入優質護理理念,能夠改善傳統護理工作的不足,滿足門診護理的發展趨勢,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醫環境與秩序,提高患者就醫安全性。本研究主要探討優質護理在門診分診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本次研究對象選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門診分診收治的200例患者,根據入院先后順序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00例。對照組男52例,女48例,年齡9~76歲,平均年齡(46.13±3.28)歲;骨科22例,普外科31例,兒科16例,消化科12例,呼吸科19例。觀察組男54例,女46例,年齡10~75歲,平均年齡(46.25±3.41)歲;骨科20例,普外科33例,兒科17例,消化科14例,呼吸科16例,對比兩組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性良好。
1.2.1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 由于多數患者初次就診無法準確判斷就診科室,分診護士接診時簡單判斷病情為患者提供準確科室。分診護士不得出現串崗或離崗情況,保持親切態度并規范言語,熱情、耐心的解決患者問題,對患者病情進行準確判斷,為病情急或變化快的患者提供救治綠色通道,及時挽救患者生命等。
1.2.2 觀察組行優質服務 (1)增強護士服務理念及意識。提高護士對優質護理的認識,增強其主動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的意識,以患者的角度看待問題,滿足患者醫護需求;(2)提高護士護理技能和專業知識。加強專業知識、護理技能及溝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訓,提高應急能力和溝通能力,與患者建立和諧、融洽的護患關系,減少護理糾紛;(3)強化分診服務。制定科學合理的就診服務流程圖、門診就診須知及健康教育處方等,并將其張貼于門診櫥窗,在門診多處設置疾病知識看牌、就診指示牌等,向患者耐心講解就診流程,縮短就診時間。也可在患者等候期間發放健康知識冊子,內容包括常見病與多發病的預防治療措施、保健知識等;(4)人性化導診服務。導診護士分布在門診的重要位置,幫助和指導患者就診,對于行動不便、殘障人士及老年患者及時給予攙扶,了解患者的就診需求,幫助其解決困難,同時為急危重癥患者提供快速綠色通道;(5)為患者提供心理疏導。在對患者進行護理過程中,護士應從患者心理方面入手,熱情、真切的開導患者,幫助患者排憂解難,對患者心中的擔憂和疑慮進行認真細致的開導和解答,及時將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并發癥、不良反應、解決措施等告知患者及其家人,使其提前做好心理準備;(6)創造良好的就診環境。溫馨整潔的就診環境能夠讓患者保持愉悅的心情,減輕心理壓力,可通過擺放綠植,播放輕松、舒緩的音樂等為患者營造一種溫馨的就診環境。分診護士工作期間,應保持服裝干凈整潔,妝容淡雅,并在分診臺配備輪椅與平車,護士協助年老體弱者與殘障人士坐于輪椅或平車上,方便接下來的就診。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質量、風險事故發生率、護理糾紛發生率,并通過自制門診分診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滿意度進行評估,內容包括環境、專業性、服務態度、護士形象四方面,各項滿分均為100分,分數越高,提示患者滿意度越高。
選擇統計學軟件SPSS21.0分析本次研究的所有數據。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結果檢驗采用t,率(%)表示計數資料,并利用χ2進行檢驗。P<0.05表示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風險事故發生率、護患糾紛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表1 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質量
觀察組在護理專業性、就診環境、服務態度及護士形象方面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
表2 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滿意度 (±s,分)

表2 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滿意度 (±s,分)
組別 n 護理專業性 就診環境 服務態度 護士形象觀察組 100 97.23±5.45 95.78±4.43 97.89±3.27 98.23±1.15對照組 100 72.36±3.27 76.12±4.23 81.23±3.89 94.03±2.06 t 39.130 32.097 32.783 17.802 P 0.000 0.000 0.000 0.000
門診作為醫院的窗口,存在患者數量大、流動性強、病種多等特點,是醫院最容易出現護患糾紛的地方。大部分就診患者并不了解就診程序,希望在就診過程中能夠得到醫護人員的幫助和指引。門診分診作為維系護患關系的重要紐帶,直接影響到患者對醫院的印象[3]。因此,提高門診護理服務質量至關重要。近年來,我國醫療行業積極開展優質護理示范工程活動,通過轉變傳統護理模式,可為患者提供全面、貼心、規范化的護理,使患者真正享受到優質、便捷的護理服務[4]。有研究者[5]將優質護理用于門診分診中,結果顯示,患者護理后滿意度明顯提升,且護理糾紛發生率顯著下降,提示優質護理能夠減少各類護患矛盾和糾紛的發生,獲得較高的護理滿意度。
本研究中,觀察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風險事故發生率、護患糾紛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在護理專業性、就診環境、服務態度及護士形象方面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與上述研究結果部分相似,進一步表明在門診分診中應用優質護理,遵循以患者為中心的指導原則,更好的滿足患者需求,從多個角度出發,營造良好的就診環境,為急危重癥患者開放綠色通道,強化分診服務,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導診服務等,不僅大大降低了風險事故和護患糾紛發生率,還可激發護士的工作熱情,更好的提升醫院品牌形象,為醫院的生存與未來的發展注入新活力。臨床研究顯示[6-7],優質護理是護理工作先進性及人性化的具體體現,其可增進患者與醫護人員的信任感,有利于和諧護患關系,以及醫院社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門診分診護理工作中引入優質護理理念,能夠有效降低風險事故與護理糾紛發生風險,提升護理質量及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值得在門診分診護理中進一步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