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純純
南宋紹興十年七月的一天,杭州城最繁華的街市失火,火勢迅猛蔓延,數以萬計的房屋商鋪置于汪洋火海之中,頃刻之間化為廢墟。
有一位裴姓富商,苦心經營了大半生的幾間當鋪和珠寶店,也恰在那條街市中。火勢越來越猛,他大半輩子的心血眼看將毀于一旦,但是他并沒有讓伙計和奴仆沖進火海,舍命搶救珠寶和財物,而是不慌不忙地指揮他們迅速撤離,一副聽天由命的神態,令眾人大惑不解。
裴姓商人不動聲色地派人從長江沿岸平價購回大量木材、毛竹、磚瓦、石灰等建筑用材。當這些材料像小山一樣堆起來的時候,他又歸于沉寂,整天品茶飲酒,逍遙自在,好像失火壓根兒與他無關。
大火燒了數十日之后被撲滅了,曾經車水馬龍的杭州,大半個城市已是墻倒房塌,一片狼藉。不幾日朝廷頒旨:重建杭州城,凡經營銷售建筑用材者一律免稅。于是,杭州城內一時大興土木,建筑用材供不應求,價格陡漲。裴姓商人趁機拋售建材,獲利巨大,其數額遠遠大于被火災焚毀的財產。
馬云曾說:“危機就是危險中的機會。”危機蘊含著危險與機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每個企業都可能遭遇危機,一個小小的產品失誤也會導致消費者對品牌產生信任危機。面對危機,企業要思考的是如何降低危險性,挖掘機遇,只要保證產品品質,堅持顧客至上的經營信念,危機也可以變成商機。
也有人說,世界上任何危機都蘊育著商機,且危機愈重商機愈大,這是條顛撲不破的商業真經。我們可以不理會這條所謂的“商業真經”,但災難和危機的降臨是不可避免的。回避和逃避解決不了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勇敢面對——渡危機,捕商機。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做強做大,朝著永續經營的目標邁進。
(摘自《智富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