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明鏡》3月16日
消防員被扔瓶子,警察被狗追趕,急救醫生被辱罵。這些憤怒源自何處?一言不合就開罵開打的情況在德國到處都是。是禁忌已經消除還是我們的節制失效了?而先進的社會自制力并不依賴于社會環境。今年3月在網上搜索“發火的人”,過去數月的結果就有無數個。哈佛學者史蒂芬·平克在書中說,我們生活在最和平的時代,但是輕度的野蠻暴力卻在增長。也就是說,死于刑訊、槍林彈雨的風險在減少,而與鄰居因為夜間噪音發生爭執的危險卻在增長。齊克在比勒菲爾德大學領導跨學科沖突與暴力研究學院,他說:“社會總體來說變得更暴躁了,我們對此并不驚訝。數年來社會各階層都被勸說要有執行力、要維護自身利益。”2011年學院報告了十年來的研究成果,其中最為重要的認識是,自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以來暴力就呈現出增長的趨勢。加劇的競爭與工作壓力、不平等、政治上的無能,所有的一切都使人們感到不安。許多人認為,在經濟危機中并非每個人的權利都能得到保障。暴力因此越發常用,其目的在于維護自身利益。

【美】《福布斯》3月31日
在豪華的紐約半島酒店,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發出了這樣的感嘆:“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聽到人們發出了這樣的疑問:‘世界上應該有百萬富翁嗎?”美國人對資本主義和自由市場理念的信心降到了大蕭條以來的最低點。根據蓋洛普去年夏天做的民調,只有56%的美國人對資本主義抱有正面的看法,對社會主義有信心的則增長到37%。福克斯新聞在同一時期做的民調也顯示,有36%的美國人認為國家應該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轉向,而2012年有這種看法的美國人只占20%。在18-29歲的年輕人里面,蓋洛普的民調顯示,51%對斯堪的納維亞式社會主義有好感,而只有45%對資本主義有好感。最不可思議的是,這種情緒是在經濟增長率達到3%、幾乎人人都能找到工作的繁榮景象下產生的。伯尼·桑德斯在民主黨的崛起,就是因為呼應了這種情緒。從這兩屆大選看,對富人課以重稅、上大學免費等“社會主義”綱領開始登堂入室。

【美】《紐約客》3月18日
3月 3日,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杰里·納德勒向81個組織和個人提出了收集文件的要求,目的是了解特朗普政府有無濫用權力、貪腐、妨礙司法等違法行為,這表明擾攘已久的彈劾程序已漸漸拉開了序幕。特朗普對此勃然大怒,強調自己是清白無辜的,指責民主黨進行政治迫害。輿論對彈劾的態度也不一致:反對彈劾的人認為,民主政治的精髓之一就是容忍自己不喜歡的當選者執政,發動彈劾是對這一原則的違背;特朗普太討厭了,彈劾是便宜他了,應該通過選舉將他打得落花流水;即便特朗普被彈劾下臺,接任的彭斯也好不到哪里去,在同性戀等議題上,他的觀念和特朗普一樣保守。支持彈劾的人則認為,即便沒有穆勒的報告,特朗普干涉司法、和俄羅斯勾結的證據也已經很多了,他對美國的憲政體制造成了不可饒恕的損害,彈劾是必須的。以上說法各有各的道理,曠日持久的彈劾程序也必定會造成國家的進一步分裂,不過,這可能是美國繞不開的一步。

【日】《東洋經濟周刊》3月23日
日本的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一種奇特現象:一方面,東京等大城市的住房價格持續上漲,日本不動產經濟研究所2018年8月發表的數據表明,東京都23個區內新建公寓的平均價格為每套7287萬日元(約合440萬人民幣),達到了1990年泡沫經濟破滅以來的最高點;另一方面,小城鎮以及東京都的部分偏僻地區,由于人口減少,房地產價格下跌,個別地方政府甚至推出只要符合申請條件,獨門獨院的房子可以白送的舉措來吸引人。根據野村綜合研究所的報告,日本的閑置住房已經上升到了1000萬套,占全國住房的約六分之一;到2033年,預計上升到1995萬套,閑置率將達到27.3%。業內人士認為,大城市以及經濟發達的地方具有資金、教育、科學技術、人才等眾多資源優勢,雖然生活成本高,但依然吸引著很多年輕人流入,他們將支撐起大城市的住房市場。另一方面,隨著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中小城市的人口還將繼續流失。人口的減少將使日本城鎮的住房閑置問題越來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