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月棟 孟祥彬
當前,在公用與民用建筑領域中,醫院工程以其涵蓋專業多、系統復雜、醫療設備專業需求多以及涉及使用科室專業需求等獨有特點,造成工程設計的具體實施較為復雜。設計是一個工程的靈魂所在,是影響工程全過程生命周期的核心環節。做好設計管理,能科學合理高效的實現工程建造、招采、試運行等階段的各項工作。
1、方案設計管理
1.1方案設計的前瞻性
醫院建設除了整體遷建外,均是按照醫院自身發展需要或是國家政策、宏觀調控的要求,擴大或延展門診、醫技、病房、保健等的功能區域。擴大的范圍程度,醫院應組織院內討論及專家論證,對于醫院自身的優勢科室、重點科室的發展,更要留足進一步發展的環境空間與提升改造空間。
做好整個院區的相互融合、無障礙互通工作。由于醫院服務人群的特殊性,國內知名醫院均在公共空間的互通上實現了無障礙——圍繞門診、醫技、病房之間實現暢通,一般通過連廊、通道、專用電梯等設施予以實現。
1.2明確工程功能分區、各科室的醫療流程需求及其設備配置。工程功能分區涉及到工程投入使用后所擔負的醫療功能定位,而各科室是醫院的具體使用方,科室的醫療流程、布局設置、器械設施設備均要符合科室的專業需求,不得千篇一律。設計方要與醫院各科室溝通到位,掌握醫院總體規劃與工程定位,了解各功能分區的空間需求,掌握各科室當前基本狀況、各科室在醫院中所處的優勢程度、有無拓寬發展的空間需求。
1.3必須做好專業系統配置與醫療設備配置的籌劃。
1)專業系統配置,當前二級以上的綜合性醫院無論是整體建設還是專科樓、門診綜合樓建設方面,均將智能化、醫氣、物流、凈化等專業工程放在重點位置,科學合理的配置能良好展現醫院的管理實力與綜合醫療水平。作為施工單位要將此項工作列入日常跟蹤工作,了解醫院對專業設置的功能、布置范圍、廠家意向、設備升級條件、招采進展等情況,使工程在結構、建筑、水電氣等前期施工中一并實施,以免造成功能、系統的遺漏或缺失。
2)大型醫療設備配置是醫院的重要資產,廠家不同、技術參數的不同,對結構、建筑、水電、空調、通風等等方面也會有明顯差別。尤其是設備的設置位置,如考慮不當將對結構施工、進場安裝、運行維護、甚至對周圍環境產生嚴重影響。
2、初步設計管理
在初步設計階段,無論是醫院自身,還是EPC工程總承包單位,均應完備建筑、結構、裝飾、水電通風空調、智能化、凈化、消防等各個專業,設計深度應滿足政府規劃、衛生等主管部門的審查要求,達到辦理規劃許可證等相關證件的條件。
尤其是醫院(EPC承包商),要對醫療專屬工程的配置有明確的組織安排,做好專業設計單位的招采工作,并統籌與協調好專業設計單位與方案設計單位之間的工作。
提起注意的是在初步設計時要充分考慮醫療專業設計、考慮重要設備,否則,會造成在施工圖設計階段偏重于建筑、結構、主要機電安裝專業,忽視或停滯醫療專業設計,進而造成施工階段產生大量變更。
隨著新材料、新機具、新工藝的不斷涌現,初步設計時應多考慮綠色建筑、裝配式施工的觀念融入,對設計方提出選用成熟、無質量缺陷、無環境污染隱患的新材料的要求。
此階段作為醫院的專業組織機構,應做好工程所涉及科室的溝通工作,盡量做到科室運維方面的理念確立、流程建立,而作為醫院的最高行政管理者,要以敏銳的觀察、強有力的調控,協調好使用科室之間的空間盲目占用,傾斜資金的投入。
3、施工圖設計管理
醫院應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充分明確各專業設計完成的節點時間,為過程中修訂、補充、完善設計留足空間。
第二、醫院要成立內部審圖組織機構或委托外部審圖機構,排查建筑、結構、裝飾、機電各專業的設計問題以及相互之間的吻合性、聯動性,消除各專業之間的結構預留、建筑空間、機電系統配置的缺失隱患。
第三、做好設計與招采的互動工作,在工程建造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設計的材質、設備與實際所需有很大出入,甚至設計方有目的的選擇新型的但是存在重大風險的材料,這就需要建設方要仔細甄別,常規的、能耗低的、環保風險小的盡量多采用,傳統的不一定就是落后的、新型的也不一定是先進的。
4、專業設計
專業與總體設計的同步性。專業設計在醫院工程設計中是尤為重要的環節,專業設計在一定程度上都會造成對結構、建筑、裝飾、水電、通風等專業設計的調整。因此,在方案設計階段、初步設階段,也要一并考慮專業設計的同步進展。
設備選型與考慮。醫院要首先對擬采用的大型醫療設備數量、規格等級告知總體設計方,由設計方提出廠家選型、專業配置的建議,而作為醫院要盡快做出決定,以便設計方與廠家取得聯系做出常規化的配置,并預留出后續招標進場設備的專業升級空間。
具體專業設計的開展。針對智能化工程、太陽能工程以及醫用氣體、凈化工程等醫療專屬工程,要提前做好專業設計的同步協調工作。尤其是凈化工程,該工程凈化空調機組的結構洞口預留工作,在大多數醫院工程中均出現了實際洞口需求與結構預留、總體負荷需求嚴重不符的情況,造成此種情況的原因就是不同單位對設備選型均有所不同。
專業設計與專業招采的互動。專業設計可以由總體設計方來組織、也可以由醫院單獨發包。不論何種方式,專業設計的深度與精度均要由專業分包單位來實施。因此,專業分包的招采要在基礎施工階段、最遲要在主體結構施工50%時必須招完,專業分包的盡早選定,有利于分包單位盡早提出設計問題,并且在二次結構施工前得到解決。
病房樓、醫技樓、門診樓等功能單一的單體工程,專業設計的重要性還表現得不太突出;對集門診、醫技、醫護、培訓、保健于一身的綜合樓以及整體遷建、新建醫院而言,專業設計的完成時間,會對整體設計造成較大的影響。
5、BIM技術的應用與管理
BIM技術是設計成果的延伸與展示,同時也是對設計各專業之間協同程度的檢驗手段。醫院工程包含機電專業及系統多達四十余個,管線綜合與排布利用BIM技術可以充分做到科學合理,保證專業及系統實現設計的功能。
當前BIM的運作有兩種模式:
一、由醫院與總體設計方達成協議,由設計方提供BIM服務,并在建造過程中擔當BIM協調、集成的角色。此種模式可以利用設計方建立BIM的過程中充分檢驗自己的設計成果,完成專業之間的碰撞檢查,在施工圖設計藍圖交付的同時,一并交付BIM,無形之中推動了設計方的自我修訂工作。對BIM在工程全生命周期中能發揮出最大的效用。
二、由醫院或施工方自行完成,優點是:可為醫院節約BIM費用、施工方可從建造的角度去及時發現與解決設計存在的問題;缺點是:BIM的集合程度低、精度低,對于建造完成以后運維階段的指導性不高。
利用好BIM能對設計起到檢驗作用、能對建造各項管理起到預控、能提高運維效率及保障功能的完備性,讓BIM發揮出更大更高的效用,還有賴于各種軟件的融合,在當前的工程領域還處于探索與創新階段。
隨著國家EPC承包模式的工程不斷增多,工程設計管理對工程管理目標的實現所發揮出的效用越來越重要。作為施工單位不要“迷信”設計、對其所提出的所謂理念不要盲從,也不要“單純”的將設計作為自己的分包來“簡單”對待,要從完備工程功能與效果、控制經濟指標、降低建造成本的角度出發,合作共贏,實現互惠互利。
(作者單位:1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2山東大學齊魯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