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玟志 盧傳博 郝濱
【摘要】? ? 智能電子設備與通信技術的應用,深化了電力系統與信息系統的耦合程度,也為系統運行帶來一定風險。基于此,本文從網絡攻擊入手,介紹配電網信息物理系統風險量化評估方法,并結合具體案例,闡述評估方法應用要點,為電力企業優化信息物理系統提供幫助。
【關鍵詞】? ? 網絡攻擊? ? 配電網? ? 信息物理系統
前言:信息物理系統可整合電力系統與信息系統,為電力企業提供豐富的物理資源與計算資源。電力系統與信息系統相符相成,在信息系統受到網絡攻擊時,物理電力系統也會出現故障。電力企業需結合網絡攻擊,評估配電網信息物理系統面臨的風險,采取針對性應對措施,保障電力系統的可靠穩定供電。
一、針對網絡攻擊的配電網信息物理系統風險量化評估方法
本文選擇IEC 61850標準中的風險計算公式,對信息物理系統風險進行量化評估。該標準中的風險計算公式為:R=P×C,其中,P是指網絡攻擊成功概率;C是指網絡攻擊造成的物理后果。就此,信息物理系統風險量化評估的關鍵,在于P和C的計算。
1.1網絡攻擊成功概率的量化分析
鑒于信息物理系統的多個網絡接口,網絡攻擊具備不可確定性,需全面分析系統可能遇到的網絡攻擊,首先計算攻擊入口選擇的概率,再分析每個入口的攻擊路徑,整合各個路徑的攻擊成功率,得出最終的網絡攻擊成功概率。就攻擊入口選擇概率而言,可通過攻擊者到攻擊入口間的轉移概率計算。大部分電力企業的信息物理系統攻擊入口相同,概率數值一致,為1/4。而在各入口攻擊路徑成功率計算中,需構建如下計算模型:
PLN,lh(C≤c)=1-e-λhc
其中,lh是指第h條攻擊路徑;λh是指脆弱性因子;C是指網絡攻擊付出的代價;c是指網絡攻擊資源的大小。在該計算模型中,脆弱性因子的量化是難點,電力企業可結合層次分析法與基礎相對熵理論,構建KL-TOPSIS體系,準確計算脆弱性因子的數值[1]。
1.2網絡攻擊造成物理后果的量化分析
對于配電網信息物理系統而言,網絡攻擊造成的后果為停電事故,導致電力企業、用電用戶出現經濟損失,可通過以下四個指標衡量:其一,瞬時后果,包括故障失負荷、故障失用戶數量兩項內容;其二,長期后果,包括故障失負荷小時數、故障失用戶小時數兩項內容。在明確量化指標后,需通過AHP為其賦值,再根據具體的系統設備,計算物理后果。
二、針對網絡攻擊的配電網信息物理系統風險量化評估案例
本文以某電力企業應用的IEEE RBTS BUS 2系統為例,闡述信息物理系統風險量化評估方法的具體應用。
2.1網絡攻擊成功概率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網絡攻擊成功概率的計算關鍵在于脆弱性因子。本文根據脆弱性因子層次結構圖,獲得脆弱性因子的權重矩陣,即:
λ=[0.1335,0.187,0.179,0.0983,0.1827,0.0877,0.161]
同時,為保障風險量化評估的準確性,本文結合IEEE RBTS BUS 2系統的攻擊資源與付出代價,將網絡攻擊資源取值為5,并通過深度優先算法,明確IEEE RBTS BUS 2系統存在的18條攻擊路徑,計算每一條攻擊路徑的攻擊成功率。
2.2網絡攻擊造成的物理后果
有研究學者專門對IEEE電力系統開展分析,明確系統運行的各項參數。就此,本文參照學者總結的資料,明確IEEE RBTS BUS 2系統的用戶負荷與用戶數等參數,計算四個指標的基準值,并明確其權重系數,為指標賦值。其中,四個指標的基準值分別為1MW、100戶、1MW·h、100戶·h;對應的權重系數為0.140、0.115、0.477、0.281。為保障物理后果計算的準確性,在實踐分析中考慮系統出現的拒動后果與誤動后果。
結合網絡攻擊成功概率與物理后果,可計算IEEE RBTS BUS 2系統存在的風險。其中,1號、2號和6號分段開關,及1號、3號和4號斷路器,風險數值較大,需電力企業重點關注,部署針對性安全防護措施,抵御網絡攻擊。另外,基于風險量化評估方法,電力企業可制定多個安全防護方案,模擬方案實施后的系統運行,對系統設備進行風險量化評估,選出網絡攻擊抵御效果最佳的方案,保障電力企業的安全可靠供電,促進其可持續發展。
結論:綜上所述,配電網信息物理系統受到的CPS攻擊,會引發停電事故,影響電力企業正常運行。通過本文的分析可知,電力企業需結合信息物理系統組成,分析網絡攻擊路徑,計算網絡攻擊成功率;再根據網絡攻擊造成的影響,量化攻擊后果,將網絡攻擊成功率與攻擊后果相乘,獲得信息物理系統風險,實現風險評估的定量分析,為風險管控提供參考。
參? 考? 文? 獻
[1]丁偉,唐潔瑤,曹揚等.電網信息物理系統網絡安全風險分析與防護對策[J].電力信息與通信技術,2018,16(09):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