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濱 盧傳博 郭玟志
【摘要】? ?管理系統中,分布式數據庫的應用,有助于完善系統數據存儲方式,提高數據存儲的可靠性與安全性。為增強管理信息系統性能,本文首先介紹了分布式數據庫的類型。其次,重點從設計、安全策略等方面出發,具體闡述了分布式數據庫的應用方法。
【關鍵詞】? ? 管理信息系統? ? 分布式數據庫? ? 數據存儲? ? 用戶權限
前言:近年來,國家各領域的發展速度逐漸加快,每日所產生的數據量顯著增加,管理難度不斷加大。傳統數據庫管理模式的應用,難以適應現代化的管理需求。將分布式數據庫應用到管理過程中,可有效提高管理效率,提高維護與使用的便利性。可見,有必要對分布式數據庫的應用方法進行研究。
一、分布式數據庫類型
可用于管理信息系統中的分布式數據庫,包括“同構分布式數據庫”、“異構分布式數據庫”兩種。兩者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同構分布式數據庫:該類型數據庫中,不同站點數據模型具有一致性。為確保管理信息系統的功能能夠有效實現,需根據系統的設計需求,對“同構同質”、“同構異質”數據庫進行選擇。(2)異構分布式數據庫:該類型的數據庫中,不同站點上數據類型存在差異,管理信息系統的類型,同樣有所不同。
二、管理信息系統中分布式數據庫的應用方法
1、結構設計。本文所設計的分布式數據庫,共包括四大層次,分別為局部內層與概念層、全局外層與概念層。上述各層中,全局外層為最高層次,本質類似于集中式數據庫。全局概念層的功能,在于對數據邏輯結構進行定義。局部概念層的功能,在于分散全局概念層的數據,作為其子集而存在,對數據進行分場地存儲。該層次中的數據相互結合,方可形成整體的數據庫[1]。局部內層的功能,在于對數據庫進行描述。從不同角度分析,該層次數據分散情況不同。從邏輯的角度分析,局部內層數據具有整體性。從地理位置角度分析,數據則具有分散性。
2、 數據傳輸。分布式數據庫的功能,在于對管理信息系統中的數據進行存儲與傳輸。為使其傳輸功能得以實現,對并發事物進行控制較為重要。分布式死鎖及處理方式,為數據庫并發事物控制方式的一種。。與鎖模型控制方式相比,可有效預防死鎖,使數據傳輸的連續性得到提升。應用分布式死鎖及處理方式期間,設計人員應將“超市法”應用到設計的過程中。一旦發生死鎖問題,應立即停止響應進程,并對其資源進行釋放,使死鎖得以解除。值得注意的是,為避免影響管理系統性能,應盡可能選擇重要性較低的事物,對其進程進行停止。
3、 安全策略。為提高管理信息系統中數據的安全性,應在應用分布式數據庫的基礎上,擬定相應的安全策略。本文所用的安全策略,主要基于角色而實現。該類型的策略,可涉及到“用戶”、“角色”、“權限”、“數據”四大對象。當用戶需自數據庫中調取或獲取數據時,應具備登錄信息系統的權限。而該權限能否實現,則取決于用戶在系統中所扮演的角色。簡言之,用戶可在獲取數據時,登錄至管理信息系統中,通過輸入“賬號+密碼”等方式,發出訪問操作申請。此時,系統會立即對其角色進行判斷,并根據其角色,為其提供某方面的業務。
4、 功能實現。管理信息系統中,分布式數據庫應具備銷售管理、人員管理、市場開發、客戶管理、質量管理等多種功能。以質量管理為例,數據庫的實現方法如下:(1)入庫:當貨物入庫時,有關人員應將其生產日期、參數、規格等輸入至系統之中,并于數據庫中存儲,便于未來對貨物質量進行管理。(2)預警:數據庫可實現對貨物參數的實時監測以及統計,當發現某一貨物保質期即將到期時,數據庫可立即通過系統實現預警,提醒管理人員對貨物進行處理。上述管理模式的應用,對管理難度的降低,以及管理效率與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價值。
5、數據同步與系統維護。為預防數據丟失,對其進行同步較為重要。當有關人員輸入數據后,僅需點擊“數據同步處理”,數據庫便可立即對其進行同步。采用上述方法對分布式數據庫進行應用,可有效提高數據的安全性。除此之外,有關人員還可通過數據備份的方式,對數據進行管理,以免數據丟失,對各領域工作的運行造成影響。為避免系統性能出現異常,加強對系統的維護同樣較為重要。對此,有關人員應每月一次,對系統的數據庫進行檢測,觀察有無異常。一旦出現異常,應立即給予維修,提高系統運行的穩定性與連續性。
結論:綜上所述,本文對管理信息系統中分布式數據庫的應用問題的研究,為社會各領域管理模式的調整,以及管理效率的提高提供了保證。未來,各領域可在分析自身數據管理需求的基礎上,積極設計、開放分布式數據庫,并對其進行應用,在保證安全策略完善的基礎上,及時對其進行維護,體現數據庫的應用價值。
參? 考? 文? 獻
[1]廖彬,張陶,李敏.基于操作歷史圖的分布式Key-Value數據庫一致性檢測算法[J/OL].計算機科學2019,12(1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