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時隔半年,川航機長劉傳健再一次回到了自己的駕駛座上。11月16日,在經過多次心理咨詢、2個月到醫院治療、通過模擬機訓練后,劉傳健和其他8位共同經歷過生死考驗的機組成員第一次復飛,執行成都往返北京的飛行任務。
起飛前,劉傳健有意無意地多看了兩眼風擋玻璃——“很多東西你不想都不行?!边@架空客A321的風擋玻璃外觀整潔、完整,玻璃沒有刮花,也沒有弄臟。撫摸甚至敲擊風擋玻璃并不是飛行員該干的事兒,在此之前,機務工作人員早就對整架飛機包括風擋玻璃進行了嚴密無縫的檢查。
飛行過程中,那些玻璃爆裂、飛機下墜的畫面還是在劉傳健腦海里時不時閃現。5月14日那天,他執飛的3U8633航班從重慶飛往拉薩,在起飛42分鐘后,副駕駛面前的右側風擋玻璃出現了網狀裂痕,約30秒后玻璃再一次爆裂,眨眼之間整塊風擋玻璃直接從9800米高空中脫落。副駕駛半個身子被吸出了窗外,飛機急速下降,速度在800多公里每小時。
在這樣的危急時刻,機長劉傳健一邊承受著“如同分量很大的爆炸物突然爆了”帶來的沖擊——“人根本無法動彈”,以及突然暴露在高空中的寒冷和缺氧(第二機長很快進到駕駛室幫他戴上了氧氣面罩),一邊手動駕駛這架右側風擋玻璃脫落、控制面板遭到破壞的飛機。34分鐘后,飛機成功備降成都雙流機場,9名機組成員和119名乘客安全落地。
此后的漫長時間里,大部分人的記憶里只留下了關于奇跡、勝利和榮譽的片段。他們獲得了民航局授予的“中國民航英雄機組”、“中國民航英雄機長”稱號,他們的故事也將改編成電影搬上大熒幕。
少有人知道,直到現在,所有機組成員依然在和那次飛行留下的陰影纏斗。對擁有25年飛行經驗、達到教練級別的機長劉傳健來說,他遇上了世界民航史上第二起客機高空風擋玻璃脫落事件,這件事在別人看來是奇跡、是談資,在他身上則是難以抹去的陰影。

飛機落地后的三四天里,劉傳健整個人處于一種極度亢奮狀態中。他睡不著覺,一閉上眼,各種鏡頭就會朝他撲來,整個過程歷歷在目,恐懼感籠罩著他,需要借助安眠藥才能入睡。
身體很快就進入了疲憊期。最直觀的表現是,劉傳健患上了高空減壓病,“頭漲,全身疼,身上長一些小的顆粒狀的東西,身體關節發癢,讓人非常難受?!鳖^兩個月,他基本上每天都要去西南醫院接受治療,最長需要治療四五個小時。
就算是身體的各項數據最終都恢復正常,一些醫院儀器都檢測不出的問題還是存在,劉傳健能感知到,自己的身體有了無法言說的變化。醫生說,他相當于做了一個大型的手術,在面臨可能死亡的情況下,身體達到了極限狀態,各個系統都遭到了破壞,要重新建立身體新的機能循環要一兩年的時間。9名機組成員從出事后就很少聚在一起,他們從不主動談論那天飛機上的事情。
盡管在第一次復飛前他們都通過了心理測試,真正到了復飛的時刻,經驗最老到的劉傳健也十分忐忑。第一次復飛顯然成功了。返回成都后,一下飛機就有媒體在等待,機長劉傳健忍不住多講了幾句,那一瞬間,他像是突然回到了半年前飛機剛落地時的現場,“情緒有點失控了”。
飛行早就成了劉傳健生命里的一部分。盡管他現在還處于恢復階段,一個月只有幾次飛行任務,大多數時間還是在出差、培訓飛行員。但當他聽到“未來還要飛行多少年”的問題時,他一下子激動起來,“只要我身體合格,體檢合格,我會一直做下去,為什么不繼續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