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云
摘要:城市現代化進程的飛速發展,使得城市常住人口以及工廠數量不斷增加,由此帶來了大量的汽車尾氣以及工業廢氣的排放,這些汽車尾氣以及工業廢氣的排放使得當前我國城市空氣質量水平不斷下降。為了有效改善城市環境質量以及空氣質量情況,充分彰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一理念,我們需要積極開展園林綠化中的病蟲害防治與樹木養護工作。
關鍵詞:園林綠化;病蟲害防治;養護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態環保意識的提高,人們更加追求園林式的生活環境,但在園林建設中卻有存在許多問題,直接影響了園林綠化質量。所以在園林綠化方面必須要重視養護工作,不斷地提高綠化質量,加強對病蟲害的防治。
1 園林病蟲害發生的主要因素
第一,園林生態系統較脆弱,植物和環境、植食者之間難以建立起互相作用或制約的關系,因此在園林初建時,需要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若忽視了此項工作,導致病蟲侵入,那么園林將會面臨重大危險;第二,不少園林依舊采用化學方式防治病蟲害,雖然這種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化學農藥存在一定的危險性,若長期使用,易忽視正確的使用方法,有時會影響人畜的安全,破壞生態環境;第三,在自然環境對植物生長環境污染程度日益加深的情況下,植物很難健壯生長,缺乏較強的自我抗病力,從某種程度上說,這為病蟲害侵害提供了條件。
2 園林綠化中的病蟲害防治措施
2.1 建立完善的病蟲害防治管理制度
園林管理部門要結合病蟲害的實際防治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管理規章制度,加強對各個工作環節的監督管理工作,避免植被養護人員持續違規操作。例如,當園林管理部門要組織養護人員進行農藥噴灑預防消滅害蟲時,必須督促配制農藥和噴藥人員認真做好安全保護措施,穿戴好各項防護道具,避免農藥對身體產生傷害。噴藥過程要規范操作,防止農藥噴到他人。
2.2 病蟲害檢疫
在園林綠化中,面對病蟲害問題更多的是要加強病蟲害的檢疫,促進園林綠化的健康發展。要求相關園林管理人員必須要嚴格檢測園林植被,定期加強檢測,一旦發生病蟲害,必須要對發生病蟲害的植被進行診治,同時又要防止發生病蟲害的植物對其他的園林植被產生危害,防止病蟲害的蔓延。病蟲害檢疫工作是重點也是難點,必須要對其進行嚴格的檢測和鑒別,加強病蟲害檢疫工作,提高園林綠色植物的健康生長。
2.3 科學使用病蟲害治理方法
2.3.1 物理誘殺法。①燈光捕殺。比如蛾類、蝶類、金龜子等許多害蟲都喜歡在光照強烈的地方活動,在這些害蟲的成熟期利用燈光誘殺的方法進行防治,效果會比較好。②毒餌捕殺。對于喜好糖酯等液體的害蟲,可以利用害蟲的這一喜好,將素養劑加入到它們喜歡的食物中做成毒餌對害蟲進行捕殺,也會取得顯著效果。③人工捕殺。使用人工方式利用簡單裝置捕殺害蟲,非常容易操作,這種防治措施尤其在大規模泛濫害蟲時效果最好。比如捕殺孵化幼蟲、摘除樹葉上的卵塊、挖除樟樹下土壤中的蠶蛹、刮樹干捕捉天牛幼蟲等等。
2.3.2 生物防治法。工作人員還可以利用生物防治法來實現對園林病蟲害的有效防治。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了生物物種之間相生相克的關系,通過一種生物來遏制另一種生物的生存。而當前在園林綠化中應用較多的三大類方法主要包括以蟲治蟲、以菌治蟲以及以鳥治蟲等。這種生物防治法主要能夠針對那些病蟲害密度較小的園林植物,在其使用過程中并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任何破壞,且效果較好。
2.3.3 化學防治。化學防治具有大面積嚴重突發害蟲時能夠高效快速執行防治處理的優點,而且操作簡單,適用于機械化大規模操作,但是化學防治也存在比如造成害蟲產生抗體無法長期控制、環境嚴重污染等問題。因此在使用化學防治措施時需要時間點精確,減少泛濫使用農藥,降低環境污染,合理使用化學防治措施。
3 園林綠化養護措施分析
3.1 做好園林植物種植前的準備工作
在園林綠化的植物種植環節,首先要科學選擇、處理好種植地段,通常情況下,一般選用土質相對疏松、排水性較強、透氣性較好以及土壤腐殖質較多的地段作為種植地段。在園林植物種植前,要對種植地段進行深耕改土,再對其進行曝曬和消毒處理,盡量殺死部分病蟲害。在土壤消毒方面,可以將50倍的甲醛溶液均勻地噴灑在種植土壤上,然后用塑料薄膜覆蓋,大約15天后撤掉覆蓋物,松土之后再種植植物。在園林植物種苗的選擇過程中,盡量選用沒有病蟲害和生長健壯的植物種苗,以降低園林綠化中病蟲害的發生概率。
3.2 加強綠化樹木的修剪工作
園林綠化中樹木的修剪工作不是我們所認為的簡單地去掉樹木多余枝葉,要求結合樹木與整體環境的融合度來進行修剪,從而使修剪后的樹木外形能夠與周圍的整體環境相適應的同時,有效提升樹木對營養元素的吸收效率。一要控制好樹木的修剪時間,一般集中在休眠期、生長期以及特殊時期,休眠期修剪大部分集中在3月初~4月上旬或10月中旬~11月中旬,而生長期的修剪時間集中在樹木開始生長至落葉收漿前,在休眠期、生長期開展修剪工作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提升樹木的生長效率。特殊時期的修剪工作是為了使樹木能夠保持預定的姿勢進行生長,以榆葉梅、迎春等灌木為例,在修剪時主要使用重剪更新枝條,一般修剪時間在春季開花以后,而對于八仙花、梅花等植物雖然也采取重剪的形式,但其修剪工作的目的主要是使得樹木新梢強健,因此修剪時間大多集中在冬季或早春。
3.3 科學施肥
為了充分保障園林樹木健康茁壯成長,養護人員要認真做好樹木施肥工作,通過采取人工施肥的方式,有效提升種植樹木區域土壤肥力,科學改善土壤結構和特性,從而促使土壤具備更好的通氣性和透水性,促進園林樹木更好地生長。在實際施肥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樹木的實際生長情況進行施肥。比如,對于胸徑已經超過15cm以上的喬木,要將施肥量科學控制在5~10kg;當樹木進入成熟期后,則要定期合理施肥,確保土壤具備足夠的肥力,保證樹木健康生長。施肥中所采用的肥料種類,要結合樹木實際類型選擇使用。比如,當樹木養護人員想要增大樹木冠幅時,可以增施N肥;想要一些樹木開出美麗的花朵或結出漂亮的果實時,適當增施K肥和P肥。樹木施肥時間最好選擇在小雨天,這樣利于樹木更好地吸收土肥。
總之,城市園林在提升環境質量、改善空氣質量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學養護樹木、做好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是當前園林綠化管理中極為重要的工作。因此,依據實際發展情況制定科學樹木養護和園林病蟲害防治措施至關重要,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園林綠化建設,改善人們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代回琴.園林綠化病蟲害防治與科學養護探討[J].綠色科技2018(09):54-55.
[2]王海燕綠化樹木科學養護及園林病蟲害防治措施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8,38(06):224.
[3]高靜.淺析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的重難點[J].農業與技術,2015,35(24):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