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隆 馬迪 孟雨 胡媛媛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上市公司逐漸在經濟運行中成為最具發展優勢的群體。但長期以來,受體制、機制、環境等各種因素的影響,我國只有一部分上市公司會增加利益的數量,提高利益質量。上市公司的利益質量不允許利潤數據扭曲、凈利潤的現金保障不足、利益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存在,這將嚴重影響上市公司的發展及資本市場的穩定。
【關鍵詞】利潤的品質
上市公司
問題對策
1上市公司收入質量的相關理論
1.1上市公司盈利質量的核心要素
上市公司盈利質量的核心要素的特征主要是客觀性、可靠性、盈利性、成長性等。
盈利的客觀性,指企業面對投資者和信息監督當局時,應依照企業真實的經濟活動發表財務信息,在真實的經濟事項上披露盈利信息,客觀、公正地反映企業的盈利情況。
盈利的可靠性,是指以會計核算為基本原則來計算財務成果,實事求是地反映企業的盈利狀況。
盈利的盈利性,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內獲取及創造利潤的能力。全面分析企業的盈利性是分析評價企業盈利質量的前提,也是投資者分析投資單位未來成長性、預期盈利性、經營持續性和現金保障性的基礎,以便獲取準確的利潤質量。
1.2成長性指標
上市公司盈利的成長性指標是衡量公司發展速度的重要指標,也能反映公司經營能力發展變化的好壞。在設定相關指標的基礎上體現企業收益能力的增減變動情況,是反映企業收益能力的指標。
銷售毛利率=(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銷售毛利率變動率=(當年銷售毛利率上年銷售毛利率)/上年銷售毛利率×100%
如果銷售收入變動率與銷售毛利率變動率兩者的差額為負,表示公司銷售收入的成長大于企業獲利能力,有可能為銷售成本控制增長的結果。這個指標能夠顯示出企業的盈利能力。
1.3盈利質量的分析方法
1.3.1直接閱讀報表
直接閱讀財務報表就是認真仔細閱讀現金流量表的流入和流出項目,并要結合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相關項目進行對照、驗證。
1.3.2具體項目分析法
具體項目分析法是分析報表中的各個具體的項目,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結構分析法。結構分析法就是把各項目占項目總額的比例關系進行比較。
1.3.3層次分析法
該分析方法是將決策的相關元素分解為目標、基準、方案等組成因子,并以此為基礎進行定性與定量分析的分析方法。
2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質量的措施
2.1規范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披露的內容
進一步細化具體準則《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錯更正》,詳細規定各類會計選擇變更的披露要求,含糊其辭的報表必須予以改正。同時,公司召開董事會時在決議公告中就應披露對會計政策變更的理由、內容、對會計收益影響數,不能單單告知公司會計政策發生了變更。另外,在會計報表附注中,披露會計政策變更會對前期和當期會計收益的影響數及會計政策變更給以后年度會計收益和資產質量帶來影響。
2.2健全法制建設,加大執法力度
應該加大《會計法》中對隨意變更會計處理方法的處罰力度,提高企業的違法成本。另外,應該和國際接軌,實施民事賠償機制和相應的民事訴訟機制,以補償投資損失者,又能給企業施加經濟壓力,抑制企業利用會計政策操縱利潤的行為。
3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
3.1建立健全完善獨立的董事制度
獨立董事是指既不參與公司內部管理又與公司沒有任何財務及親屬關系的成員,即非執行董事或外管理者角色。其不能持有公司的股份,因此不易受內部董事的影響,能很好地保證公正與公平,確保中小股東的權益,客觀評價高層的經營業績,使上市公司的盈余質量得以保證。
3.2關聯交易的披露制度有待完善
關聯交易的披露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尤其是關聯交易定價政策信息的披露。對相互牽制的關聯雙方,無論本期雙方是否存在關聯交易,在報表批注中都應予注明。對于存在關聯交易的上市公司,如成本或市價、價格制定的方法、凈利潤及選擇此種定價方法的原由更應該詳細披露。另外,依據實質重于形式原則,進行判斷關聯方是否存在關聯交易的標準,是以雙方是否發生了資產或者義務的轉移事項為判斷標準。
3.3強化上市公司財務風險應對的能力
企業全體員工,應樹立風險防范意識,開展不同形式的風險教育活動,抵減賒銷行為,避免盲目決策,以此從根本上防范財務風險的發生。企業越是處在艱難時期,越應強化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并突出其財務風險管理的重要位置,充分發揮財務部門的作用,使財務工作人員一起參與企業的經營決策,筑成共同風險防范機制抵御風險,以確保企業財務狀況的穩定,保證企業與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3.4提高上市公司的持久力
公司核心競爭力指的是公司在長期發展中形成的發展獨特技術、開發獨特產品和發明獨特營銷手段的能力。通過公司的戰略決策,在以公司技術能力為核心的基礎上整合各種經營要素,從而形成一種資產與知識的互補關系。具備核心競爭力有以下要求:一是公司具有的技術、產品和服務要領先于競爭公司;二是公司的企業文化要領先于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