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70年努力奮斗,70年砥礪前行,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經歷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歷程,取得了“當驚世界殊”的輝煌成就。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設計行業經歷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仿制跟隨到自主創新的發展歷程,一步一個腳印成長、壯大,并成為促進中國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的一支重要力量。
我理解,設計行業的飛速發展,得益于黨的正確領導,得益于社會和諧穩定、經濟平穩運行和技術突飛猛進,也得益于設計行業眾多從業人員凝結而成的設計力量的兢兢業業、開拓創新。正是有了這樣一支熟諳中國市場和國際潮流的設計力量,中國工業設計賦能產業發展才有了聚合點和爆發力!
我體會,產品是設計元素的“代言人”,是設計力量與消費市場的交流互通渠道。與設計元素本身的恒久性不同,搭載各類設計元素的產品出現的那一個歷史瞬間,就如同劃過夜空的流星,魅力無限卻轉瞬即逝,在歷史長河中體現出強烈的時代性。睹物思人,我們記起那款產品,就如同打開了一個時光膠囊,記起了那段時光的那個人、那件事,驚艷或是俗套,開心或是失落,滿滿都將是回憶。產品是橋梁,這邊是此時,那廂是彼時;而橋梁的上方,承載的正是時代的發展軌跡。
為了活化產品承載的歷史概念,再現這個偉大時代中工業設計的發展歷程,《設計》雜志曾在2009年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策劃了“60年100件影響中國人生活的工業設計”專題,得到了廣泛關注。轉眼之間10年過去了,今年《設計》雜志策劃繼續推出“70年70件影響中國人生活的工業設計”專題,以念當時、觀發展、贏未來。
本期專題得到了來自全國50多所高校百余名專家學者和諸多活躍在設計一線的設計專業人士的大力支持,獲得了200多件工業設計產品推薦,我們從產品的時代性、影響力、創新性、可替代性以及產品背后的商業模式轉變、設計理念更新、經濟發展動能轉型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精挑細選、細細琢磨,既挑選了諸如電視、電話、自行車等“爆款”產品,又挑選了手機、共享單車等商業模式轉型的現象性產品。
我深刻感受到,歲月如梭,在歷史長河中我們如此的渺小;百舸爭流,百年之后,歷史終將記住設計師的價值;我們的價值,體現在每一個色彩、圖案、造型、材料和工藝之上,這才是設計師的存在和設計行業的風采,這才是中國工業設計行業不變的未來!不由感嘆,70年,不短也不長;70件影響中國人生活的工業設計,不多也不少;都是剛剛好,剛好是一輩子,剛好是一幕戲,傾情演繹出中國設計行業的轉型發展,演繹出中國人的大智慧與創造力!
工業設計未來何去何從,很難回答,或許在“70年70件影響中國人生活的工業設計”專題中隱約初露端倪。從70件產品來看,不變的是各種設計元素的運用和堆疊,變化的是設計師如何看待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如何看待設計元素和技術、消費行為、商業元素的融合。
本期專題并非嚴謹的學術性探討,而是兼具嚴肅的歷史性和輕松的娛樂性的拋磚引玉,讓裹挾在歷史洪流當中的我們有一個契機進行回看,看看這些年中國設計行業所踏過的山、趟過的河、走過的路。偶有回頭,才能不忘初心,繼續奮斗,設計行業的未來才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