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移動LTE網絡發展迅速,規模日趨成熟,室內業務占比業務總量的70%,室分系統網絡的健康運轉,是LTE客戶感知的重要保障基礎,也是移動LTE網絡安全、高效運行的重要衡量標準。浙江移動為了提高LTE網絡質量,保障室分系統的健康運行,通過對LTE室分系統組網架構、組網特性進行深入研究分析,構建了一套提升LTE室分系統隱性故障監控能力的體系。通過實踐證明,該監控體系是高效可行的。
關鍵詞:LTE;室分系統;隱性故障;鄰區簇
0 引言
據統計,移動LTE用戶70%的業務行為發生在室內,因此,室分系統網絡的健康與否,對客戶感知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從移動集團公司至各省、地市公司,都把提升LTE室內深度覆蓋能力作為網絡工作的重要目標。然而,室分系統因組網結構復雜,無源器件多,除常規小區級KPI指標監控外,缺乏與室分系統特性相對應的監控體系,無法實現對室分系統末端天線的有效監控,致使室分網絡質量出現不可管、不可控兩大痛點。
針對上述兩大痛點,浙江公司深入研究分析,從LTE室分多RRU組網特性、室分業務量波動特性、室分常駐用戶感知指標特性三個維度,構建出一套室分系統隱性故障監控,保障室分系統的健康運行!
1 監控方案
室分隱性故障監控體系由RRU級KPI指標分析模塊、室分小區及其鄰區業務量趨勢分析模塊、室分常駐用戶感知指標分析模塊組成,不同角度挖掘室分系統隱性故障。
室分多RRU組網特性維度:據統計,浙江85%以上的LTE室分小區由2臺及以上的RRU組成,但常規網管統計僅能呈現小區級指標,浙江公司通過RRU級KPI關鍵指標挖潛,細化LTE室分監控粒度,提升故障定位效率。
室分業務量波動特性維度:當室分系統某個支路發生故障時,由于覆蓋能力變差,室分小區自身業務吸收能力也隨之下降,而其鄰區則會上升,通過對室分小區及其鄰區業務量波動特性的研究,發現室分系統支路隱性故障。
室分常駐用戶感知指標特性維度:通過大數據篩選室分常駐用戶,統計分析用戶話單中的異常事件,定位室分系統隱性故障。
1.1 LTE室分RRU級KPI指標分析
根據統計,浙江85%以上的LTE室分小區由多個RRU共同組成,覆蓋面積大,常規網管僅支持小區級KPI監控數據,現場排障人員只能通過現場測試,按覆蓋區域逐個排查RRU工作狀態,效率低下,與此同時,小區整體指標可能會掩蓋某個故障RRU,導致網管監控人員無法及時發現故障,影響客戶感知。
浙江公司通過挖潛廠家設備能力,開啟RRU級測量開關,獲取RRU指標,細化監控對象,并以周為單位,開啟RRU級RRC零接入指標分析,連續一周RRC接入數據均為0,判斷為異常RRU,通過該方法,可以快速把故障RRU從小區級指標識別出來,實現小區級監控而無法完成的任務,還可以快速、準確的定位問題區域,提升現場排障效率。
三個月內,共計發現78個故障RRU,通過現場排查,主要由RRU接口松動、支路饋線故障引起,故障監控準確率為100%。
1.2 LTE室分小區及鄰區簇業務量趨勢分析
(1)室分小區業務量趨勢分析
以LTE室分小區業務量為基礎,以周為單位,分析同比增長率Y1、環比增長率Y2,以及全網業務量同比增長率K1、環比增長率K2,篩選出業務量下降異常的小區,輔以高干擾、高誤塊等指標,輸出室分隱性問題小區,開展室分隱性故障監控工作。
三個月以來,浙江總計監控發現347個問題小區,經過現場摸排,295個小區現場確實存在故障,主要由于室分系統天饋故障引起局部區域的弱覆蓋,導致室分小區業務量下降,問題監控準確率為85%。
(2)室分小區鄰區簇業務量趨勢分析
當室分系統局部區域遭破壞,該區域的信號覆蓋能力下降,導致該區域的用戶占用到鄰區信號,則該小區的一部分用戶業務轉移到鄰區上,導致目標小區業務量下降,鄰區簇業務量上升。基于該現象,浙江公司對鄰區配置數據、切換數據、業務量波動進行分析,梳理出目標小區 - 鄰區簇業務量趨勢變化模型,實施室分小區隱性故障監控。
三個月以來,浙江總計監控發現85個問題小區,經過現場摸排,79個小區現場確實存在局部區域的天饋故障,導致室分小區業務量下降,問題監控準確率為93%。
1.3 LTE室分常駐用戶感知指標分析
通過室分常駐用戶大數據分析,構建室分用戶評估指標模型,以分析室分常駐用戶性能指標,來代替傳統的測試和指標統計,進行室分網絡質量評估,去發現室分隱性問題,通過室分特征庫定位問題室分用戶位置,進而發現室分隱性問題位置,實現室分隱性故障監控。
三個月來,浙江公司共計篩選出125個問題小區,經過現場測試,97個確實存在弱覆蓋,主要由于局部天饋系統故障或者設計方案不合理導致覆蓋不佳。
在監控體系試運行期間,總計發現635個常規手段無法監控的隱性故障小區,其中604個小區存在天饋系統故障,故障監控準確率達95%。
2 結語
綜上所述,用以上監控體系進行LTE室分系統的隱性故障監控,相比傳統小區級KPI指標監控,能發現更多的室分隱性故障,同時也能更有效的提升故障定位、排查效率,更好的保障LTE室分系統健康、穩定的運行。浙江移動現網的運營經驗證明,這些監控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參考文獻:
[1]馬穎,馬杰.LTE室分系統指標分析方法[J].中國新通信,2018,20(01):57-58.
[2]肖三保.LTE室分系統底噪故障處理探討[J].江西通信科技,2016(04):19-21.
[3]敬成.一種隱性故障問題分析方法對發展TD-LTE的啟示[J].移動通信,2016,40(12):43-45.
作者簡介:
姜奇華,男,1982年生,2003年本科畢業于成都理工大學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2009年6月加入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浙江有限公司,現負責浙江省無線網絡質量分析。多年來從事移動通信網絡優化工作,工程師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