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菲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國的成品油管道也在不斷發展。根據《油氣輸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規范》,在和企業管道的相關管理制度相結合,就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區識別方法,可以將高后果區分為人口密集區、重要設施區、環境敏感區3 大類和Ⅰ級、Ⅱ級、Ⅲ級3個嚴重等級。本文針對于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區識別與管理實踐展開一系列的討論,并且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希望對我國的成品油管道的發展有一定的作用。
關鍵詞:成品油管道 ;分區 ;高后果區
引言:
管道的完整性的管理對于管道的正常運行是非常重要的,管道的完整性管理也是對管道所面臨的風險因素的檢測和評價,能夠源源不斷的消除一些不良的負面影響,采取各種危險消除方式,從而提高安全系數。可以將事故率降到最低,從而能夠安全的運行,保障整個管道能夠創造穩定的經濟效益。對于高后果區,我們要有足夠的安全保護意識,才能保證企業、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以及環境質量。
一、管道管理技術
管道管理即使最先源自于1970年左右的西方發達國家,后來經過改革開放由我國引入,并且在2001年,由我國中石油陜京線給出了完整的管理方案,從而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中石油陜京線也是我國首個成功實施管道完整性管理的試點管道。在近期,我國又相繼發布了完整性的管理方案《油氣輸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規范》,其主要強調了強制要求運營期管道進行高后果區的識別工作。對于高后果區的識別工作,是管道完整性管理最為重要的一個管理環節,同時也奠定了管道風險評價完整性的基礎。基于此,我們要持續發展管道高后果區的管理和識別,需要在不斷的實踐中得出更豐富的經驗,從而提高對于管道高后果區的管理技術,增加安全性。
二、高后果區識別方法
高后果區是管道泄露后可能對附近居民或者環境造成負面影響的區域,因此,對于此區域的管理需要我們有足夠的重視程度,再根據《油氣輸出管道完整性管理規范》為基礎的前提下,再結合企業的相關規章制度,充分考慮附近周圍民眾的密度、周圍地形環境和社會發展現狀,所制定和提出的的高后果區識別準則和分級準則
(一)識別準則
成品油管道發生泄露現象之后,有可能會造成火災或者爆炸,從而導致人員傷亡、設備損壞、環境污染等情況。因此,依據油品泄露可能帶來的危害形式,將高后果區分為三種區域,分別是人口密集區、重要設備區、環境敏感區。只要管道所到之處符合這三種的任何一條都屬于高后果區。
(二)分級準則
對于高后果區的分級準則,將油品泄露之后所造成的危險程度分為三級,一級是最小的嚴重等級,三級是最大的嚴重等級。
三、高后果區識別結果
綜合以上說法,借鑒于華北某成品油管道的高后果區識別和管理成果,可以得出一些經驗。此管道的全長為167千米,管徑為345.4×6.9mm,設計輸量為200×119t/a,設計壓力約為6.5Mpa,外部干擾區較多。此企業為了順利展開識別工作,還特別制作了高后果區的識別表、以及高后果區登記卡和高后果區應急處置表。此企業對于高后果區的識別工作主要以地理信息系統為基礎,現場實際的考察為輔助,總共識別了78處高后果區,識別的成功度達到百分之百。其中所識別的一級危險區域大約占百分之三,二級危險區域大約占百分之四十五,三級危險區域大約占百分之五十二。再將高后果區按照危害后果類型(人口密集區、重要設備區和環境敏感區)進行了分類,其中人口密集區主要占了百分之三十二,重要設備區占了百分之四十六,環境敏感區主要占了百分之二十二。根據此企業得出的數據和得出數據的方式,有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盡管每個高后果區有不同的類型,但還是有其分類的規則。
四、高后果區管理對策
此企業所識別的78處高后果區管段的全長為167千米,大約為總管道長度的百分之九十。對于高后果區也有不同的分類,根據此分類,我們需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和保護措施。對于高后果區的管理總共分為以下幾種:管道巡護、警示標示、市政管網交叉巡護、管道宣傳、第三方施工、管道檢測、管道檢測、缺陷修復、陰極防護、地質災害檢查、應急預案。要想做好高后果區的管理就必須要要將上訴的內容的工作落實到位。除此之外,對于高后果區的管理還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著重管理。
(1) 對于人口密集區
對于人口比較密集的區域,我們要本著減小和避免人員傷亡的原則下進行強化下的安全管理,要特殊加強管理力度,即使出現安全事故之后也能夠有足夠的時間來撤離群眾。在平時要加強巡邏和安全宣傳,每年對廠房業主、周邊商戶等等進行不少于4次保護宣傳,發放管道宣傳用品,建立信息有獎舉報機制;每年與地方主管部門聯絡2次5.對第三方施工進行管道保護宣傳,簽訂管道保護告知書發展管道信息員,隨時匯報管道周邊異常情況,建立第三方施工機械臺賬;及時掌握管道周邊各項動態保證附近居民也具有較強的安全意識,從而減小傷亡率按照高后果區地面標識管理規定設置每50米埋設一個加密樁100米加埋一個警示牌。
(2) 對于重要設施區
對于比較重要的設備,需要避免其發生連環破壞的情況,設備與設備之間要有足夠的安全距離,還要根據設備的不同制定不同的管理對策,建立安全警示牌以及安裝泄露檢測儀器,加裝視頻監控系統,對高后果區內管道及光纜埋深不足的情況應加裝水泥蓋板或硬隔離裝置。從而保障再發生泄露的情況下可以及時發現,及時定位,提高處理效率。
(3) 對于環境敏感區
對于環境敏感區,我們要本著保護環境的準則,在對其進行管理時,要充分考慮其可能帶來的環境污染狀況,并且對于污染可能比較嚴重的項目要采取合適的替代項目,組織其地質災害專項檢查,對高后果區內包含的水工設施汛期前汛期后組織專項檢查,加強其水工保護,增強管道的質量以及制定更為完善巡邏方案。
(4) 對于Ⅲ級高后果區
對于三級高后果區,要嚴格的按照“一點一案”的處理方案進行集中的管理,建立三級高后果區的管理維護記錄表,及時跟蹤和處理高后果區狀態。
五、結語
根據本文的論述可以得出,我國的高后果區的安全保護雖然較西方起步較晚,但是發展的十分迅速,我們還需要不斷加強科研,研究出質量更好的成品油管道,設計出更合理的安全保護方案,才能不斷的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對于高后果區也要得到政府和企業的足夠的重視程度,只有高后果區能夠得到良好的管理,才能夠保證附近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以及清新的環境。
參考文獻:
[1]王曉司,郭強.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區識別與管理實踐[J].化工管理,2018(25):121-122.
[2]田中山.成品油管道完整性管理體系建設與實踐[J].石油科學通報,2016,1(03):376-383.
[3]吳玉國,田壘.成品油管道技術發展現狀與趨勢[J].現代化工,2014,34(05):4-8.
[4]于達,謝萍,黃忠勝,胡曉蓉.對我國成品油管道建設的幾點思考[J].油氣儲運,2014,3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