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想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還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以此激發學生的思維,開拓學生的思路,因此本文主要探討了小學情境作文教學優勢,提出了相關策略,幫助學生建立寫作的信心,讓寫作教學進入情境化的寫實階段。
關鍵詞:情境;作文;質量
情境作文是由教師提供資料,如形象情境、角色情境、事實情境、正反情境,延伸情境以及供猜想、聯想、辯疑的情境等等,從而使學生興奮,引起寫作興趣,激發寫作欲望,產生寫作靈感,從而愉快寫作。恰當的情境創設給學生提供了一種寫作的磁場,這種磁場氛圍感染著他們,使他們真情流露,妙筆生花對于解決小學作文教學難題有很大幫助。
一、小學情境作文教學的優勢
小學情境作文旨在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以及靈活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并且情境作文多是對話的形式,學生在寫作文時組織語言的過程就是提升自身說話技巧的過程。同時,情境作文中情境的設定也能影響學生的人生觀,正確的情境模式有利于學生人生觀的設定。
傳統的作文教學,已經讓教師形成了一種慣性思維,即學生只要讀得多、積累得多,就自然能才思敏捷、文如泉涌,但事實上作文還是學生學習的一大瓶頸。因此,改革作文教學,就要注重科學的方法,那些給孩子條條框框的速成法只會束縛孩子的思維和想象,效果適得其反。而只有為孩子創設情景,讓孩子的想象“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才能讓他們寫出屬于自己的作文來。但是于教學資源限制,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學生都是在室內學習,學生很少有接觸自然的機會,因此,學生的思維比較閉塞。情境作文教學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讓學生即使足不出戶,也能通過情境假設開拓思維,同時,小學情境作文能夠鍛煉學生的交際能力。小學語文的情境作文大部分為看圖說話,學生在構思作文時通常會對文章內容及文章中人物的語言進行深入思考,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會斟酌文字的運用,不知不覺中就提升了交際能力。
二、小學情境作文教學策略
(一)創設情境,讓學生成為激揚文字的參與者
學生們為了偷懶,最常做的事就是抄襲,一到寫作文時就搬出一大摞作文書,見老師不盯著,趕緊使勁抄,這樣,很顯然作文的能力是無法增長的,這樣的作文過程也是痛苦的。如何變痛苦的寫作為快樂的享受呢?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學校生活五彩斑斕,寫作素材可順手拈來。當一個人覺得他所做的事情是很崇高、很神圣的時候,他才會有挖空心思、搜索枯腸的動力。寫作亦然。寫平常的生活,可使普通學生獲得創作的樂趣,卻不能讓有寫作天分的學生得到寫作快感,更難以提升他們的寫作水平。所以,得給他們創造一些更富挑戰的情境。正所謂:跳一跳理論所說,踮起腳尖才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小學的作文課可以創設的情景是多種多樣的,如看圖說話、看圖寫感悟等。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夠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不用再為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而發愁。
(二)體驗情境:我的精彩我書寫
在生活中,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現象是:別人的故事,會感動一時;自己的經歷,才會掛念一世。所以,若想讓學生的寫作源泉永不枯竭,就得讓他們有更多的生活體驗,創設有利寫作的豐富情境。
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生活中的典型場景呈現給學生,引導學生走進情境,體會情境,在情境獲取更多的寫作靈感。在創設生活情境過程中,教師應學會選擇有意義的場景,讓學生學會觀察,學會思考,這樣才能在寫作才能更好的抒發情感。例如在小學語文寫作過程中,一些描寫景物的作文,就需要引領學生去觀察社會、觀察生活以及觀察大自然。
在寫有關事物的說明文時,教師最常見的做法是將物品出示給學生,學生針對這一對象,進行觀察以及寫作。例如在練習“寫一種生活物品”中,教師為學生出示了一個鬧鐘,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觀察,在觀察過程中,應遵循一定的順序,應由整體到部分,由外到里,觀察的內容主要包括鬧鐘的形狀、特點想、性能以及用途等等,這樣寫作內容也更加的充實。除此以外,實物演示情境,還包括人物、動物以及手工等等。
音樂具有很強的感染力、震撼力,很容易將人帶入到情境中,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說,更容易被感染,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練習寫作想象作文時,其題目為《星空》,教師可以讓學生查找資料,了解星空是如何變化的,然后教師帶領學生,觀察晚上的星空,在觀察過程中,教師可以同時為學生播放鋼琴曲《星空》,音樂與浩瀚的星空交織在一起,使學生身臨其境,面對這樣的情境,學生的寫作效果會得到大大的提升。
(三)教師改變觀念,轉變評價方式
寫作文,教師的要求總是搞一刀切,好的就在全班當范文念,不好的或一般的就當空氣不聞不問。這極大地傷害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在情境作文探索中,教師應該本著發現學生的亮點的精神,對寫作能力參差不齊的學生進行寫作內容和難度的調整。比較差的,教師讓他們寫片段,發揮自己最大的努力;稍好一點的,片段容量加大,限定他們力所能及的字數,超過了嘉獎,能力比較強的寫整作文。對于那些片段學生,教師只要發現一句好句子就大力表揚,以增強其自信心;對那些寫的比較好的學生,要表揚有度,多指導,在修改的基礎上提高其寫作水平。每一個層面評出姣姣者,進行加分表揚,好的進行展覽。但不好的我不進行當面批評,而是以寫范文的形式感染學生,讓學生慢慢地調整。拔苗助長是不行的,內心的改變才是根本的改變。
總之,情境作文課堂不是一次訓練就能完成的事情,需要長期的訓練。在自然景物情境中,訓練學生不僅是身體和自然的接近,而且是心靈的契合與傾聽;在社會人群情境中,要強化訓練學生的角色意識,要懂得珍視、尊敬、關愛他人,懂得感恩和責任。而教師的巧妙設境,又是點燃學生生命激情的必要條件。
參考文獻:
[1]莫曉娟.小學情境作文教學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1) .
[2]樊藝紅.淺談小學情境作文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5(25) .
[3]鐘小良,楊麗紅,劉? 萍,等. 關于小學情境作文教學的策略分析[J]. 教育,2017(1).
[4]侯改芳.小學情景作文教學策略研究[D]. 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3.
作者簡介:
劉永香(1976-),女,漢族,甘肅省蘭州市,本科,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福利東路第三小學,職稱:副高,研究方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