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環境污染問題正越來越備受關注,突出問題之一就是大氣環境質量。實行大氣環境監測是為了保證大氣環境質量,提高大氣治理能力,保證全人類的健康。本文主要對大氣環境監測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有效建議。
關鍵詞:大氣環境? 監測? 質量
1 大氣環境監測質量的定義
進行環境監測主要是為了解和掌握環境的具體情況,從而在具體的環境問題中能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避免破壞環境。為了實現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必須做好環境監測工作。環境監測質量保證同促進環境可持續發展是辯證統一的關系,環境監測質量最終的目標是促進環境可持續發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而環境監測保證只是它實現這一最終目標的跳板。環境監測質量是從工業效果方面對環境監測有效性進行考核的重要標準。為了實現人類的持續、健康、和諧向前發展,我們需要大力開展環境監測工作,制定和研發合理的環境保護體系,利用環境監測的標準和要求指導監測行為,保證環境的監測質量。
2 大氣環境監測工作中存在問題分析
2.1大氣環境監測質量不高
在我國,作為對大氣環境質量監測質量有重大影響的監測采樣工作存在著四個主要問題:大氣環境監測采樣工作不受重視、大氣環境監測采樣工作邊緣化、大氣環境監測采樣成本增加、大氣環境監測采樣結果不符合監測要求。其結果是大氣環境質監測質量得不到保障。
2.2大氣環境監測經費不足
持續的資金投入是大氣環境監測得以開展的物質保障,目前許多國家和地區在大氣環境監測資金方面的投入明顯不能滿足監測工作的需求。長此以往必然打擊大氣環境監測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降低大氣環境監測質量,因為資金投入的力度不夠,大氣環境監測系統和設備就不可能達到最新的配備要求,先進監測技術的引進也無疑是紙上談兵。
2.3大氣環境監測意識薄弱
眾所周知,大氣環境監測已成為全球共同重視的問題,不排除部分國家和地區遭受大氣污染的影響較小,致使他們大氣環境監測意識淡薄。受經濟利益的驅使,有些國家和地區雖然也簽署了保護大氣的相關協議和條約,但在大氣環境的保護、二氧化硫等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控制、大氣環境檢測質量的提高方面力度不夠,缺少法律意識。
2.4大氣環境監測網絡不完善
現階段,我國大氣環境監測網絡構建之所以不健全主要是因為相關部門和相關技術人員對大氣環境監測的網絡不夠重視。加之大氣環境監測系統、相關機械設備、技術資料的匱乏,大氣環境工作的開展顯得舉步維艱、大氣環境監測質量的提高就無需多言了。
2.5監測人員水平參差不齊
大氣環境監測的質量也會受到監測人員的專業水平影響。最近幾年在一些重點領域:智能化,自動化監測設備和新技術的應用逐漸增多,相應地需要高水平的、較高專業背景、實踐經驗的監測人員,來進行實踐工作和科學研究。但是現在,符合要求的工作人員也是嚴重不足的。另外,在環境監測發展比較落后的地區,都沒有專職的環境監測人員進行相關的監測工作。當需要開展監測工作時,系統中的其他人員就充當臨時操作。那么如何提高環境監測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素質,是提高大氣環境監測質量的關鍵。
3 提高大氣環境監測質量的措施
3.1建立大氣環境監測的質量保證體系
建立健全大氣環境監測質量保證體系,能夠有效保證所有采集樣品的代表性,大氣監測數據的完整性,重點分析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正確性,對監測數據的綜合分析和評估,最后進行比較和觀察。經過整個過程的分析研究得出全面完整的監測結論。完善質量保證體系能充分發揮大氣監測質量工作的指導和推動力,另外大氣環境監測的各級監測站都應該把質量保證體系作為工作的規范守則,監測的工作人員要嚴格的去遵守。
3.2加大大氣環境監測設施建設
要統一規劃整個國家大氣環境監測設施,努力解決設施建設不平衡的問題。加強邊遠地區,縣,廣大農村地區的監測設施投資,使各地大氣環境監測設施資源最大化。為了加強設施建設,還要提高各級管理部門的意識。特別是在環境監測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不能只注重地方經濟的發展卻忽視了環境的治理和保護。要高度重視大氣環境監測設施建設和各方面的支持。與此同時我們要持續推進大氣復合污染立體監測等新技術,并對其進行廣泛推廣和應用,對我國大氣環境監測的質量和能力進行進一步的提高。
3.3提高大氣環境監測的意識
環境監測意識對我們非常重要,對環境監測人員來講更為重要,因此我們應該提高對大氣環境監測的意識。這樣就可以保證環境監測人員能夠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環境監測,嚴格要求自己,環境監測不容易出現問題。我們對環境監測的重視程度也將不斷提高,對大氣環境的監測將會更加有效。只有大氣環境監測意識增強了,大氣環境監測人員在工作中才可以按照有關規定自主的去進行,使監測人員人員在環境監測工作中能夠更加專注,才能有效保證大氣環境的監測質量。
3.4提高大氣環境采樣質量
為了順利開展環境治理和改造工作,必須重視大氣環境采樣的質量。因為采樣對大氣環境質量監測有重要影響,大氣監測不合理勢必導致環境監測質量偏低。同時,為了充分體現采樣的科學性和真實性,為大氣環境監測提供質量保證,大氣監測也必須提高大氣環境監測質量。符合實際采樣方案的制定并非易事,為了保障其完整性,我們在進行采樣時要注意考慮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采樣點位、采樣頻次、采樣斷面、采樣周期。針對工業污染采樣而言,可以按照污染程度的不同進行分級采樣,要將采樣的重點放在重點污染源,隨后才是污染較輕的污染源。最后為了確保采樣的真實性,切實為大氣環境監測質量提供保障,采樣樣品的安置、存放要求、采樣的施工裝備、采樣的次數和數量的布局要盡可能合理并且要做好跟蹤記錄。
3.5培養大氣環境監測人才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科技進步的重要推動力?,F階段我國在大力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大氣環境監測領域更要注重加強人才培育。要想理論水平高,在結果分析、方案決策等方面盡可能不出現紕漏就必須強化人才培育,加強監測理論和實踐能力培訓。人才培育除了監測理論的培訓之外,還需注重監測實踐的培訓,因為實踐能力越強,越能在監測過程中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同時也能大大節約成本。
4 結語
總之,當前我國大氣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存在一定的問題,為此在借鑒國外先進且成熟的大氣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技術同時,我國需立足大氣環境保護切實需求,推動相關監管機制朝著數字化、智能化、體系化及法制化方向發展好,提高大氣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效率,推動我國大氣環境保護事業穩健發展。
參考文獻
[1]尚春林,張敏.提高大氣環境監測質量的措施探討[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5(07).
[2]劉晶晶.環境大氣監測的全程序質量控制分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5(08).
[3]劉廷亮.大氣環境監測的質量保證研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4(02).
作者簡介:馬艷華(1986.03—),女,漢族,工程師,碩士,畢業于哈爾濱理工大學環境工程專業,現主要從事環境監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