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躍
摘 要: 當前,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常態,改革開放也經歷了40年,中國的經濟發展在國內外都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如何在經濟新常態下,加強企業管理,適應國內外企業的激烈競爭,獲取健康快速可持續的發展,就成為當前人們所關心的問題。本文對經濟新常態背景下的企業管理進行了分析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 經濟;新常態;企業;管理
2014年5月考察河南的行程中,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論斷,他指出:“中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增強信心,從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出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014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又深刻指出:“中國經濟呈現出新常態,有幾個主要特點。一是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二是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第三產業、消費需求逐步成為主體,城鄉區域差距逐步縮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發展成果惠及更廣大民眾。三是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p>
2018年注定是中國宏觀經濟值得高度關注的一年。中國經濟全面步入新常態的新階段。2018年所面臨的經濟下行壓力需要利用新一輪全方位改革開放和新一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進行化解和對沖。經歷了40周年的改革開放,2019年中國必定將踏上深化改革開放的新征程,如何在經濟新常態下,加強企業管理,適應國內外企業的激烈競爭,獲取健康快速可持續的發展,就成為當前人們所關心的問題。
一、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創新的靈魂
企業管理模式的創新立足于企業管理理念的創新,企業管理理念的創新必須建立在管理崗和員工崗的高度認同基礎上,而企業文化的創新正可以為企業培養員工的工作意識,增加員工對企業的向心力,使員工物質和精神的發展目標與企業戰略發展相一致,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提高員工工作效率,繼而推動企業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創新。因此,企業文化創新為企業管理創新打下了優秀的工作基礎。業文化創新可以從多個方面共同開展,一方面,可以對既有企業文化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解決,例如與企業客戶、外界接觸較多的部門和分公司,可以通過統一員工著裝來彰顯企業文化,與企業內部接觸較多的部門,可以通過改善員工伙食質量、花樣,為員工建立更舒適的休息環境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另一方面,營造企業文化環境,通過海報、標語、宣傳展臺等方式為員工打造工作區環境,讓優秀的企業文化通過海報、標語、宣傳展臺等途徑為員工所接受和認同。除以上兩點外,企業文化創新應當建立一定的階段性目標,根據深度進行階段性目標排列,逐步改善企業文化的內容。
二、“互聯網+”為企業管理創新提供新的載體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和網絡信息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我國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時代或者稱為“互聯網+”時代,它利用互聯網的平臺、信息通信技術把互聯網和包括傳統行業在內的各行各業結合起來,從而在新領域創造一種新生態?;ヂ摼W加速推動了全球化的進程,傳統企業要想在這樣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下突出重圍,謀求新的發展,就必須深刻認識互聯網對于企業的重要作用,主動引入并利用互聯網,進行大膽的改革創新,基于“互聯網+”形成一個適合自身發展的信息化、現代化的企業管理體制,以適應市場變化,保持企業核心競爭力,在市場經濟中高速發展,保證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因此,企業管理需要在“互聯網+”時代做出改變和創新:一是利用網絡化平臺和互聯網環境下獨特的業務競爭優勢,與大量分散客戶建立聯系,形成新型客戶關系網絡和基于互聯網的集聚市場;二是將決策過程適當遷移,資源分配的主導權向一線基層傾斜,使前線人員能夠快速滿足客戶需求;三是建立以面向客戶的客戶經理為主要負責人、以業務支撐人員為核心的項目團隊制度,以項目為主導實現對客戶需求的快速響應;通過網絡協同辦公,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加速信息的溝通與傳遞,提高企業的辦公效率,進而實現跨板塊信息與資源的有效共享。
三、“以人為本”是企業管理創新的不竭動力
在現今社會中,人才已經成為一種資源。利用好人力資源可以給企業帶來預想不到的收益,利用不好人力資源同樣也會給企業帶來不好的效果。如何開發和利用好人力資源,已成為現代企業管理中需要解決好的一大課題。企業管理中的“以人為本”實際上是通過各種制度和人文關懷來激勵和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實現人力資源的最大化發揮。
對于管理者來說,應該了解和把握員工多層次的和復雜的需求和價值期望,要根據不同的崗位,不同的人,根據他們現實的具體情況幫助和創造使其滿足其個人主導需要的條件和環境。只有這樣,建立一種“平等溝通、平等共事、平等交流”的良好氛圍,人們的積極性及創造性才能被充分調動起來,企業的管理也才真正是“以人為本”的現代管理,才能真正發揮好人這種資源,同時企業也將獲得較大的收益和發展。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以人為本”的管理,也需要各種規章制度的約束。在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時,應對事不對人,公平處事。把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貫穿到“以人為本”的理念中,這兩者只有很好結合起來,才能真正發揮好管理的技能,為企業管理創新提供不竭的動力。
四、科學合理的制度是企業管理創新的堅強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真正實現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還是要靠制度,靠我們在國家治理上的高超能力,靠高素質干部隊伍"。主席強調制度在安邦理政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對于一個企業來說亦是如此。制度是企業的內部法律,是企業規范運作的基石,是優秀企業管理能力結晶和精華的載體。企業要保證高質量的發展,實現戰略目標,取得更好的成績,就必須依靠嚴謹、規范、有效的制度體系作為保障。制度是企業運營發展的堅強保障,可以規范決策層的權力,也可以約束員工或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實現整個企業的戰略導向原則和行動的統一。制度明確企業決策體系,明確在企業管理中決策機構的組成與職能部門的職責,建立起權責明晰的企業治理體系,有利于企業政策的確定、傳導與執行,有利于企業的穩定,能夠更高效的培養和激勵員工的奮斗創新精神,提高工作效率。企業制度建設應首先構建出自身的制度體系,根據企業產品性質、戰略目標明確制度規定應規定的范圍,如戰略目標、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計劃報送、市場營銷等,明確管理板塊后在各自的板塊中充實內容,做到制度對企業管理的無死角全覆蓋。制度制定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的要求,公平、科學、可操作,以企業戰略為目標,綜合各方面的利益,根據部門職責落實責任,在執行過程中,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對制度進行調整,并要設立專門的監察部門,以保證制度可以真正的貫徹落實。
五、總結與思考
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我國的經濟社會必將呈現新的發展局面,給企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一方面,經濟發展速度由高速發展轉變成為了中低速發展,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企業也將面臨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另一方面,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第三產業、消費需求逐步成為主體,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領域和思路。要想在經濟新常態和激烈的競爭中繼續健康快速的發展,企業必須從企業文化建設、以人為本發展、信息化建設和良好制度的制定執行等多各方面著手,推動企業管理的創新,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夠為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使之在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屹立不倒,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余義勇, 段云龍. 大數據時代下企業管理模式創新研究[J]. 技術與創新管理, 2016, 37(3):302-307.
[2]黃群慧. “新經濟”基本特征與企業管理變革方向[J]. 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 44(5):1-7.
[3]宋新平, 梁志強. 淺談企業管理模式與企業管理現代化[J]. 中國商論, 2017(4):69-70.
[4]石晶. 分析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J]. 生產力研究, 2016(2):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