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彤林
摘? 要:建筑工程現場施工管理措施的有效論述,一方面能夠為建筑工程體系的構建奠定更扎實的基礎,使工程管理技術得到更好的發揮渠道;另一方面,憑借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更便于管控施工技術與設備,以便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得以保障。本文基于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內容展開分析,在明確現場施工管理要求同時,期望為后續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落實提供更好的參照。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施工管理;現場管理
我國經濟體系的飛速發展,使得居民對建筑功能空間使用質量的要求更高,也確定了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因此,站在市場可持續發展角度來看,現代建筑工程施工需要著重把控現場施工管理平臺,并通過技術優勢提升企業在經濟市場環境中的競爭力,才能使施工企業未來發展得到更好的拓展渠道。因此,施工技術及現場管理應該得到重視。
1 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分析
1.1 防水工程施工技術
建筑工程防水系統的構建,理應從剛性防水、柔性防水與涂膜防水三個方向考慮。其中,剛性防水是通過防水砂漿或抗滲混凝土結構提供的防水系統,此種防水系統雖然使用壽命較長,但是對施工質量要求較高,因此在防水砂漿施工期間,必須觀察防水表層是否存在裂縫,并嚴格把控砂漿配比密度,才能確保防水質量滿足工程使用要求;柔性防水使借由防水卷材提供的防水體系,因其施工效率快且質量易掌控,已成為現代工民建類工程最常用的屋面防水技術。在防水卷材施工期間,管理人員應嚴格管控防水卷材的搭接順序,并做好接縫措施,才能避免雨水侵蝕建筑屋面板;涂膜防水施工應清理干凈屋面板表層雜物,并滿足涂膜施工厚度要求,提供適當的排水坡度與保護層,才能使屋面涂膜防水使用壽命滿足工程質量要求。
1.2 基礎工程施工技術
(1)挖孔樁:挖孔樁主要分為機械開孔和人工挖掘開孔。在人工挖土時,如挖到深度為0.9-1.0m,應對混凝土護壁實施澆灌或者噴射圈,其中在上、下圈間應用插筋來進行連接。當挖到所需深度時,再進行擴孔,最后澆灌混凝土和安裝鋼筋籠,挖孔樁的直徑應大于1m。當深度在1.5m時,樁徑應大于1.2-1.4m,樁身長度最好控制在30m范圍以內。在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場地,如果淺層土質無法滿足建筑物對地形承載力以及變形的需求,同時又不能采取地基基礎措施時,應考慮把下部的巖層或堅實層作為特力層等深基礎。目前在國內應用比較廣泛的深基礎類型主要有地下連續墻、沉井以及樁基礎等。
(2)灌注樁:可分為沉管灌注樁與鉆孔灌注樁。其中,沉管灌注樁所需的設備比較簡單,打樁速度也比較快,成本較低,但是其容易出現斷樁、混凝土離析、局部夾長、縮頸以及強度不足等質量問題,因此一般不予以推薦使用。其中由于縮頸一般發生在軟、弱土層處或者軟、硬土層交界處,因此,在拔管時,其速度必須要慢;而鉆孔灌注樁施工時,應從地面將樁孔位置的土排出,并將孔底的殘渣清理干凈,接著再放入鋼筋籠,最后再實施混凝土的澆灌。若鉆孔樁的直徑為600mm或者650mm時,一般采用回轉機具來進行開孔,其樁長通常為10-30m,單樁承載力為1-2kN。當前在國內的鉆孔樁灌注樁鉆井過程中,最常用的方法為下鋼套筒方式,通過泥漿保護孔壁,以此避免出現線孔。
1.3 預應力施工技術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工作原理為經過對混凝土結構實施鋼筋的合理布置,當混凝土強度達到一定要求時,進行鋼筋張拉,從而產生一種與外荷載效應相反的等效荷載。這種等效荷載能抵消部分或者全部的外荷載,使結構受到的實際荷載有所減少,以此實現當擋梁板所受的外荷載和跨度相同時,截面尺寸會有所減少,當截面尺寸和所受的外荷載相同時,其結構的跨越度就會逐漸增大的目的。
2 建筑工程現場施工管理
2.1 施工人員的組織管理
在施工人員組織管理期間,管理人員需持續秉承以人為本的思想,將工程施工質量要求融入規章制度內,以此確保施工人員具備良好的引導,能夠知曉工程管理的要點,使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得以保障。其次,管理人員應根據工程施工難點與要求,為施工人員提供技術培訓平臺,通過基本技術理念與設備操作知識,使施工流程可控性得以提升,才能避免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受損。
2.2 施工材料的質量管理
首先,在建筑施工材料選擇過程中,工程管理人員需結合施工圖紙要求確定詳細的采購參數,而后再通過篩選措施,從材料市場中選擇信譽度與生產水準較高的廠商,以便工程施工材料供應質量與效率能夠得以保障。其次,在施工材料運輸期間,采購人員需囑咐廠家做好材料保護措施,避免外界氣候環境對材料質量造成影響,出現不必要的材料浪費問題。最后,在施工材料入場時,管理人員需對材料質量進行檢測,確保材料質量滿足工程構建的要求,才能準許施工材料進入場地。
2.3 施工設備的維修管理
在現場管理過程中,針對機械設備的具體特征,進行機械設備組織工作,合理調配機械設備,加強其使用性能,同時還應加大對機械設備操作人員的技能培訓,在提高其操作水平的同時,增強其質量安全意識。此外,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在操作過程中應嚴格按照相關的規章制度,正確地操作,并對機械設備進行定期地檢查和保養,確保其正常運轉,從而提高機械設備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質量。
2.4 施工方案的審核管理
決定施工現場的施工質量關鍵就是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案,在制定和選擇方案時,應綜合考慮施工條件、物資準備、施工進度以及技術組織等情況,確定在施工中所需的施工機具以及施工工藝,合理地進行單位工程、分項工程以及分部工程等施工順序的安排。此外在施工過程中,若情況有所變化,應對施工方案及時進行修改并完善,從而保證施工的質量。
3 結束語
建筑工程現場施工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實,不但能夠為建筑施工技術的選擇提供更詳細的資料參照,使施工人員知曉施工要點,提升管理工作質量可控性,同時憑借現場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更便于發覺工程施工風險,由此及時提供完善措施,避免建筑功能空間的使用受到損害。故而,在論述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及其現場施工管理期間,必須明確建筑工程現場施工管理的內容,提供詳細的技術方案,才能為建筑工程構建提供更全面的技術保障。
參考文獻
[1]薛飛.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及其現場施工管理探討[J].江西建材,2017(2):93-93.
[2]陳暉.關于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及其現場施工管理探討[J].絲路視野,2017(22):134-134.
[3]龔燾.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及其現場施工管理探討[J].南方農機,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