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編輯部
2019 年7 月15 日,國務院印發的《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將職業健康保護行動列為15 個專項行動之一。《意見》提出:勞動者依法享有職業健康保護的權利。針對不同職業人群,倡導健康工作方式,落實用人單位主體責任和政府監管責任,預防和控制職業病危害。完善職業病防治法規標準體系。鼓勵用人單位開展職工健康管理。加強塵肺病等職業病救治保障。到2022年和2030 年,接塵工齡不足5 年的勞動者新發塵肺病報告例數占年度報告總例數的比例實現明顯下降,并持續下降。
《意見》印發后,各省市地區創新探索、制定相關制度、出臺實施細則,積極推進職業健康工作水平。

職業衛生技術人員正在對某電子廠的錫焊女工所接觸的職業危害因素進行采樣
廣東省衛生健康委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聯合廣東銀保監局在全國率先印發《關于建立職業病預防控制措施不達標責任主體名單定期通報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在全國率先創新實施職業健康“黑名單”制度,推動用人單位落實職業病危害防治主體責任,推動技術服務機構規范職業衛生、放射衛生技術服務工作,有效破解基層職業健康監管力量與監管任務不匹配的難題。
依照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和廣東省《關于進一步加強職業病防治工作的意見》規定,結合廣東省實際,突出重點分析并判定職業病預防控制措施責任主體的重點范圍,具體包括:塵毒噪聲危害突出的機械(金屬制品加工)、輕工(有機溶劑使用和鉛蓄電池制造)、建材(陶瓷制造和石材加工)和危險化學品(生產和使用)、制鞋、金屬冶煉、非煤礦山等重點行業領域,國家、省有關部門督查檢查后調研督導工作發現存在職業健康重大問題隱患、年度新發職業病累計達3 例及以上的用人單位,工作場所接觸危害勞動者達100 人及以上的用人單位,以及在廣東省行政區域內開展服務的甲級、乙級職業衛生及放射衛生技術服務機構。
廣東省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在監督檢查、督促推動用人單位依法落實職業病危害防治主體責任的基礎上,要依法查處各類職業衛生違法違規行為;對于沒有按照要求限期完成整改的用人單位,該處罰的要依法處罰,該停產的要依法停產,并納入“黑名單”管理。用人單位及技術服務機構在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危害項目申報、定期檢測、健康監護、危害告知、(疑似)職業病診治、技術服務等方面存在違法違規行為且逾期未完成整改的,以及嚴重損害勞動者生命健康、或造成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或其他嚴重后果的,都將被納入“黑名單”管理。
廣東省要求各級衛生健康部門要結合日常監管工作,及時收集并每半年匯總有關職業病預防控制措施不達標責任主體名單,并與同級銀保監分局做好信息共享。各銀保監分局要及時將各地市衛生健康局(委)提供的有關名單轉發給銀行業金融機構。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對納入“黑名單”管理的責任主體的環境和社會風險進行動態評估與分類,相關結果作為其評級、信貸準入、管理和退出的重要依據。對移除“黑名單”的管理流程、報送方式和頻率時間等作出要求,體現動態管理,進一步保障勞動者職業健康合法權益。
陜西省以開展健康企業示范建設為載體,積極推動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切實維護勞動者職業健康權益,全省職業健康工作水平全面提升。
陜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健康中國行動,積極推進健康陜西建設,成立由省長任主任,常務副省長任副主任,37個省級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健康陜西建設工作委員會,將健康企業等八大健康細胞示范建設作為健康陜西的重要支撐,列入政府目標責任制考核內容。陜西省衛生健康委作為健康陜西建設主要牽頭部門,積極推動健康企業示范建設與塵肺病防治攻堅行動和職業健康促進行動融合促進,將健康企業建設工作列入陜西省衛生健康委中心工作重點推進,實行委領導聯系,處室包抓,巡查指導,定期通報等方法推進工作持續深入。
按照“政府主導,行業指導,部門協同,企業主責,職工參與”的工作機制,積極推進示范建設。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衛生健康委、國資委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健康企業示范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工作思路、目標和重點任務,提出健康企業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建立由衛生健康委、工業和信息化廳、國資委牽頭,市場管理監督局、總工會、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應急管理廳和生態環境廳等部門配合的聯席會議制度,為示范建設工作深入開展提供機制保障。
通過開展年度建設成效評價,及時掌握企業建設進度,研究解決存在問題,有效推進工作。各級牽頭和衛生健康部門充分發揮健康教育專業機構作用,通過工作會議、專題講座、現場指導等形式,加大對健康企業示范建設的逐級培訓和全員指導,解決建設內容認知、理念和工作方法、政策協調等方面的問題,使示范建設的牽頭和建設單位全面了解“健康企業”示范建設的意義、實施安排和評價指標體系,找準示范建設的著力點和突破口,清楚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標準,全面提升健康企業示范建設的管理和實施水平。
陜西省健康企業建設實行分級建設,分省級、市級、縣級三個層次。到2020 年底,計劃建設省級健康企業1 000 個,市縣示范建設實現全覆蓋,建設率達到50%以上。目前,陜西省共有972個企業申報省級示范單位。省級驗收表彰將在企業自查的基礎上,通過縣級申報、市級初審、省級驗收的程序,由健康陜西建設委員會統一命名表彰。
示范建設在創衛創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基礎上,結合健康城市建設,首先選擇基礎較好、工作積極性高的國有企業進行開展,總結經驗,梯次推進。2019年,各市重點培養3~5個省級示范單位,通過召開現場會,在全省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企業,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為加強工作指導,省級組建由醫療、營養、體育、職業衛生、心理健康等領域的專家組,不定期深入企業宣講健康知識,指導示范建設。
充分利用百姓健康電視欄目、陜西大衛生雜志、健康陜西微信、健康企業讀本、健康陜西地鐵專列等方式,廣泛宣傳健康企業示范建設的重要意義、建設內涵和工作成效,引導企業積極參與,宣傳健康、關注健康、共建共享。結合《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等活動,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引導企業職工樹立健康觀念、改變生活陋習、增強自我保健意識,提升健康素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