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飛
(云南藝術學院 附屬藝術學校,云南 昆明 650000)
在中等職業學校中,舞蹈作為一門極為特殊的科目之一,及能夠培養學生養成健康向上的審美能力,還能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氣質與形象。但對于目前大部分中等職業學校而言,非但沒能加大對舞蹈教學的重視,反倒受到傳統教學模式及其觀念的影響,對舞蹈教學極不重視。如此一來,不僅會使學生失去舞蹈方面的興趣愛好,還大大降低了中等職業學校適應當前飛速發展的經濟社會。為此,極大中等職業學校舞蹈教學的重視力度,針對性的設計舞蹈教學的架構,才能全面有效的開展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過程。
隨著我國教育系統改革步伐不斷加深,中等職業學校對于舞蹈的教學方式較之過去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轉變。但就目前情形來看,大多數中等職業學校的舞蹈教師仍然受傳統教學觀念以及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未能及時從這一轉變中適應過來,仍然沿用傳統的舞蹈教學觀念。在大部分中等職業學校中,多以文化教學為主,在傳統觀念中,對于舞蹈教學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所以該課程的設立少之又少,且所教學的內容單一枯燥,一學期只教授一兩個成品舞蹈的情況多不勝數,甚至一些學校直接取消了舞蹈教學,改為文化教學。這會導致學生對舞蹈逐漸失去興趣,從而形成厭惡反抗的逆反心理。如此一來,不僅讓中等職業學生失去了興趣愛好,以至于在大量的文化教學中得不到放松而造成心情壓抑,最后造成文化成績低下的現象。
舞蹈屬于一種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自身真實情感的行為藝術,能夠有效的表達出舞蹈愛好者在不同狀態下以及不同情形下的情感與情節,也能使觀眾能夠真切實意的感受到來自于舞蹈的魅力,從而達到陶冶人們情操的最終目的①。目前,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進步,人們對生活和人文精神的追求格調在不斷提高,與過去相比,舞蹈無論是在精神文化中還是商業價值中都得到了極大的凸顯,因此,從小培養孩子的舞蹈意識至關重要。特別是相對于中等職業學校而言,更是需要借助學校在校三年期間培養學生的舞蹈意識與舞蹈能力,這也是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形象、氣質與形體上的一大培養②。學習舞蹈,不僅能夠提升學生自身的柔韌性和協調性,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訓練學生的節奏感和靈活性,在對以上幾點的塑造和訓練下,能夠有效的提高中等職業學校的審美能力,這對以后學生步入社會后能夠更快融入社會起到極大的幫助作用③。除此之外,在對于舞蹈的學習過程中,往往會對學生的行、走、坐、站、臥等各個基礎姿勢嚴格要求,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上以及學習過程中都要保持一定的挺拔、剛健以及優美性,久而久之,會使學生養成健康向上,追求端莊典雅的良好品格,這是對學生整體上的氣質升華。
根據上文內容可以得知,實施舞蹈教學在當前社會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對于中等職業學校而言,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同時,在當前受到互聯網影響,高速發展的時代中,若是中等職業學校依然延用傳統教學模式,不加大對舞蹈教學的重視程度,將注定無法與時代接軌,也無法滿足當前社會對中等職業學校的社會需求,最終只會走向衰敗,面臨淘汰的局面④。因此,為了使中等職業學校跟上當前高速發展的社會軌跡,改變傳統教學觀念,有效設計舞蹈教學構架已成為當前中等職業學校穩步發展的必然趨勢,具體構架實施內容如下:
正確設計中等職業學校舞蹈教學構架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改善傳統教學觀念,開創新思維,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并激發學生對于新事物、新知識以及新問題大膽追求的能力;二是進行差異比較,充分打造啟發式教育模式;三是增強學習舞蹈教學的豐富性以及趣味性,使舞蹈教學課程的內容與其他課程一樣,擁有更多的教學內容,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在中等職業學校中正確實施舞蹈教學,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還能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形象和氣質,同時也能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豐富學生內心活動,不在進行一味的枯燥學習,磨滅了學生追求新鮮事物的天性。因此,在中等職業學校中實施舞蹈教學已然成為當前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注釋:
①趙鑫.正確審視中等職業學校舞蹈教學價值導向[J].科學中國人,2017(3Z):219-219.
②李芳.民族舞課堂教學與文化自信的培養——以威海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十九大思想進課堂”公開課實踐為例[J].華夏教師,2018(17):38-39.
③林德華.重拾德育視導價值的若干思考--以江蘇省職業學校德育視導為例[J].職教通訊,2016(13):70-73.
④李華.淺談中職舞蹈教學過程中舞感的培養[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06):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