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勇
(北流市第九中學,廣西 北流 537400)
2011年10月24日,首屆中國(北流)國際陶瓷博覽會在著名僑鄉廣西玉林市下轄的北流市隆重開幕。北流國際陶瓷盛會,由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廣西壯族自治區商務廳、玉林市政府共同主辦,以“搭建交流合作平臺、共享陶瓷發展商機”為主題,設置了開幕式、經貿、學術、文化四大板塊活動,吸引了海內外客商、專家學者、官員前來參會。至今2019年,已經成功舉辦了九屆中國陶瓷博覽會。北流是中國著名的陶瓷之鄉,始于夏商,發展于上世紀80年代,壯大于近幾年。尤其是建設廣西北流日用陶瓷工業園區后,發展迅猛,已成為支撐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本人2019年主持的縣級課題《中小學藝術教學的現狀與發展的研究——將當地陶瓷藝術引入美術教學的研究》展開了如何把北流市陶瓷工藝品引入中學美術教學,開發具有地域特色的美術課程資源,學習和傳承陶瓷工藝,值得我們進行有益的實踐和探索。
陶瓷對許多學生而言,是個既熟悉又陌生的領域.一方面能夠培養中學生發散性思維,使中學生認識傳統文化,陶瓷的技巧和藝術特色,對中學生的認知思維也有很大的益處,通過將陶瓷工藝品引入中學美術教學,能夠使中學生了解我國陶瓷藝術的無限魅力,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從而極大地增強中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這樣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①陶瓷工藝品制作的表現力,使學生的手腦協調能力得到極大地提高。將陶瓷工藝品引入中學美術教學,是針對學生身心特點,采用輕松愉悅的啟發和暗示,來指導美術的教學活動,它可以使美術學習富于趣味性,有利于初中生的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同時也使我國特有的陶瓷手工藝技術得到更好地繼承與發展。由于陶瓷手工藝這一內容涉及面極廣,文化積淀較深,要想將其全部容納進課堂,這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所以要將教學內容進行了細化,帥選出具有代表性的知識點,并將教學內容脈絡進行梳理,力求做到言簡意賅、通俗易懂、易于掌握。
巧奪天工的陶瓷工藝品讓人們驚嘆不已,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更新傳統教學模式,努力挖掘本土美術特色課程,立足于本土區域美術特色資源。在美術教學中,為了使學生能把美術和生活聯系在一起,結合當地的陶瓷工藝品發達的市場為背景,通過講授當地的陶瓷工藝品的審美特色,來引導學生,讓學生能掌握基本的陶瓷知識,能從陶瓷藝術品欣賞中了解其中蘊含的設計理念、提高鑒賞能力;并將其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分析理解問題能力。如何將一堆其貌不揚的三合土變成一件精美絕倫的陶瓷工藝品呢?為了豐富教學,我們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同學深入北流陶瓷小鎮陶瓷生產展示車間和北流著名的陶瓷生產企業廣西三環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參觀其工藝品展覽室,面對著琳瑯滿目、制作精良、美輪美奐的陶瓷工藝品,同學們們都陶醉于其中,流連忘返。在陶瓷生產車間,同學們實地近距離的觀察陶瓷藝術生產流程。從煉泥、拉坯、曬坯、修坯、畫坯、上釉、燒制到完成,每一個環節都進行比較仔細的觀察,同學們學到了課堂內講解所不能達到的真實情景效果。通過將陶瓷工藝品引入中學美術課堂教學,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造型藝術技巧,同時促進學生智力和各種潛在創造力的發展。陶瓷藝術是我國廣大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從大量民間出圖的陶瓷工藝品中,人們可以看到勞動人民的智慧以及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樂觀主義精神。通過陶瓷工藝品引入中學美術課堂教學,能夠增強學生對廣大勞動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對中華文明的悠久傳統的傳承,因而具有重要作用。
縱觀近萬年的漫漫陶瓷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國古代陶瓷工藝不斷前進、不斷發展的軌跡,中國陶瓷發展的歷史,反映了中國社會經濟、文化、藝術的發展,中國陶瓷學已經成為一門世界性的學問。源遠流長的陶瓷文化凝聚了中國人的心路歷程,是中國民族心理和審美心理的凝聚與結晶,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國粹,它讓世界驚嘆、讓國人自豪。在今天,陶瓷已經深入到我們的生活之中,作為中國陶瓷之鄉的美術教師應該讓當地每一個同學都能夠感悟古老的陶瓷藝術生命,讓這門古老而輝煌的藝術在新時代在我們手中煥發出更絢麗的光彩。筆者還主持了2019年中國教師教育發展研究院規劃全國重點科研課題《美術教學創新能力的重要性研究》。中學美術教育不僅只是進行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敏銳觀察力,提高其豐富想象力以及審美能力。因此,將陶瓷工藝品引入中學美術教學,能夠激發學生對我國傳統藝術的了解,使學生深入體會到我國傳統藝術的無限魅力。
注釋:
①(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杜殿坤(譯).北京: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198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