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吳某系廣州市A機械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公司”)法定代表人,被告人黃某、廖某系A公司股東,三人另系B機械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B公司”)實際控制人。因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三人在偵查階段均被采取逮捕措施。
2011年至2016年期間,被告人吳某伙同黃某、廖某經過密謀,在沒有貨物實際交易的情況下,由吳某聯系并指使張某等人(均另案處理),為A公司虛開廣州C貿易有限公司等17家公司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用于抵扣稅款,獲取的不當利益用于A公司的日常運營以及被告人吳某、黃某、廖某三個股東的利潤分配。經鑒定,A公司接受上述17家公司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271張,金額人民幣1977萬余元,稅額人民幣336萬余元,價稅合計人民幣2314萬余元。案發后,吳某作為A公司負責人自動投案,如實交代犯罪事實,黃某、廖某到案后如實交代自己知道的犯罪事實。
廣州市公安局越秀區分局于2017年12月18日將黃某、廖某,于2018年1月10日將吳某,均以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移送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二)處理意見
在審查起訴階段,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檢察院收到B公司員工的申請書,申請對吳某等三人取保候審,以利于維持公司正常經營。收到申請后,經對案件事實進行細致審查,并向該公司多名員工核實,查明B公司確實存在因負責人被羈押企業失治失控的狀況,為讓企業恢復正常經營,穩定員工情緒,經綜合評估,廣州市越秀區檢察院決定對已經逮捕的兩名從犯黃某、廖某變更為取保候審。在取保候審之后,越秀區檢察院通過對黃某、廖某進行法制教育,一方面敦促其繼續開展工作,維護公司的正常經營,另一方面,敦促其多方面籌集資金補繳稅款,以挽回國家的經濟損失。最終,黃某、廖某向稅務機關全額補繳了稅款。經到B公司實地考察,該企業恢復了正常經營,員工普遍反映良好。
2018年6月14日,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檢察院以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向越秀區人民法院依法提起公訴,鑒于吳某、黃某、廖某三人有自首、坦白、案發后積極補繳稅款、認罪認罰等情節,提出了從寬處理的量刑建議。
(三)指導意義
1.對涉嫌犯罪的民營企業經營者,應當依法準確適用強制措施。批準或者決定逮捕,應當將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的性質、情節、后果、認罪態度等情況,作綜合考慮;對于涉嫌經濟犯罪的民營企業經營者,認罪認罰、真誠悔過、積極退贓退賠、挽回損失,取保候審不致影響訴訟正常進行的,一般不采取逮捕措施;對已經批準逮捕的,應當依法履行羈押必要性審查職責,對有固定職業、住所,不需要繼續羈押的,應當及時建議公安機關予以釋放或者變更強制措施;對確有羈押必要的,要考慮維持企業生產經營需要,在生產經營決策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便利和支持。
2.辦理涉民營企業案件要全面綜合考慮辦案效果,既要保證依法懲治犯罪,盡可能地挽回國家損失,又要積極采取措施,幫助企業恢復生產經營,做到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張樂蕓(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檢察院)
廣州作為改革開放先行一步的城市,其營商環境、公共服務、創新氛圍為民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茁長成長的沃土,民營經濟是廣州經濟社會發展舉足輕重的力量,然而,部分民營企業在實際經營中采取不正當手段謀取利益,甚至還構成了犯罪。檢察機關在辦理涉民營企業案件的過程中,必須保護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為保障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司法保障。日前,我院辦理的該起民營企業因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而涉及刑事犯罪的案件,檢察官恰當地運用了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適時解救民營企業于“水火之中”。
(一)及時變更措施,幫助民企恢復生產
吳某、黃某、廖某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由廣州市公安局越秀區分局移送我院審查起訴后,經辦檢察官收到了該企業員工的聯名請愿書,申請對吳某、黃某、廖某取保候審,以維持公司的正常經營。經辦檢察官通過對該企業經營場所的實地核查和對公司員工電話核查的方式了解到當時該企業仍有20多名員工在公司待崗,而涉案的吳某、黃某、廖某作為該企業的實際負責人,因涉案全部被羈押,企業處于失治失控的狀況,考慮到企業需要負責人主持經營的實際情況,經慎重考慮、綜合評估、請示匯報后,決定對已經逮捕的兩名從犯黃某、廖某變更為取保候審,給企業的生存留下一條活路。本案的處理,體現了檢察機關對涉嫌犯罪的民營企業經營者,依法準確適用強制措施,從而達到寬嚴相濟,保護營商環境的司法目的。
(二)堅持釋法說理、綜合考慮辦案效果
依法對黃某、廖某變更為取保候審之后,經辦檢察官對該二人進行耐心的釋法說理和法制教育:首先是向其明確取保候審是強制措施,并非無罪釋放,其行為已構成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依法應當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希望其真誠悔過、認罪伏法;其次是敦促其取保候審之后繼續開展工作,維護公司的正常經營,穩定員工的情緒;再次是強調和敦促其多方面籌集資金補繳稅款,以挽回國家的經濟損失。最終,在本院起訴之前,黃某、廖某在家屬的協助下全額補繳了稅款和滯納金共計500多萬元,挽回國家稅款損失。本案的處理,體現了檢察機關既保證依法懲治犯罪,又盡可能地挽回國家損失,并且積極采取措施,幫助企業恢復生產經營,做到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三)依法準確定性,合理建議從寬量刑
經本院審查認為,吳某、黃某、廖某作為廣州某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在沒有貨物實際交易的情況下,指使其他公司為本單位開具內容不實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用于抵扣稅款,獲取的不當利益用于公司的日常運營,虛開的稅款數額巨大,其行為均構成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鑒于吳某、黃某、廖某以公司的名義實施犯罪行為,獲取的不當利益大部分用于公司的日常運營,本院認為三人均屬于單位犯罪。三人認罪悔罪,其中吳某投案自首,并如實供述,屬于自首;黃某、廖某到案后如實交代自己知道的犯罪事實,另三名被告人在家屬協助下,全額補繳了稅款和滯納金,挽回國家稅款損失,對于主動提出并指使他人為本公司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吳某依法認定為主犯,對于在股東大會上知情并默許、協助吳某指使他人為本公司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黃某、廖某依法認定為從犯。綜合上述情況,我院于2018年6月以吳某、黃某、廖某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向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法院依法提起公訴,并且提出了從輕、減輕處罰的量刑建議,其中對從犯黃某、廖某提出了適用緩刑的量刑建議。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后作出宣判,采納了我院關于單位犯罪和主從犯的認定,也充分考慮了我院提出的從輕、減輕處罰及對從犯適用緩刑的量刑建議,判處吳某、黃某和廖某有期徒刑3年并適用緩刑,給企業的繼續生存留下生機,案件的處理取得圓滿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