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天長小學 數學實驗組/供稿
大家好,我們是天長小學的崔雅琳、方宇澤。這次我們要用圍棋子來進行“搶奪終點”的實驗,并在實驗中運用我們學過的“帶余除法”(即:帶有余數的除法,被除數=除數×商+余數)。下面,就讓我們開始實驗吧!
實驗小組成員:

崔雅琳

方宇澤
實驗一:
實驗規(guī)則:
1.從起點到終點共有18 個格子,每人至少下1 個棋子,至多下2 個棋子。通過石頭、剪刀、布的方式決定誰先下。誰最先搶到終點—第18 格,誰就獲得勝利。
2.實驗員崔雅琳持白子,實驗員方宇澤持黑子。

第一輪實驗:
崔雅琳:你贏了,先下吧。
方宇澤:好,我下1 個。
崔雅琳:我下1 個。
方宇澤:我下2 個。
……
第一輪的結果是:崔雅琳勝。
第二輪實驗:
崔雅琳先下棋,當崔雅琳搶到第15 格時,她又贏得了勝利。
方宇澤:咦,我怎么又輸了?這是怎么回事呢?
崔雅琳:我不告訴你。
方宇澤:我要想一想。

方宇澤:啊!我知道了。原來是這樣—要搶到最后1 格,就必須要搶到第15 格;要搶到第15 格,得搶到第12 格;要搶到第12 格,就得先搶到第9 格;要搶到第9 格,就要搶到第6 格;要搶到第6 格,就要搶到第3 格。

實驗二:
實驗規(guī)則:每次至少下1 個棋子,至多下3 個棋子,看誰先到達終點。

這局,方宇澤先下。經過認真的思考,方宇澤最先搶到了終點,贏得了勝利。
第2 局,崔雅琳先下,崔雅琳穩(wěn)穩(wěn)地取得了此局的勝利。
接下來,我們變換實驗規(guī)則:每次至少下1 個棋子,至多下4 個棋子。是先下的人贏,還是后下的人贏呢?
兩個小伙伴一致認為先下的人會贏。親愛的同學們,你們覺得這兩位小伙伴的結論可靠嗎?是不是在所有的規(guī)則下面,都是先下的人贏呢?

兩位實驗員樂此不疲,玩了一遍又一遍。最終,他們有了實驗結果。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發(fā)現吧。
實驗結果:
原來,他們的實驗就是運用了2年級同學學習的“帶余除法”。他們的設計思路里有“至少”和“至多”兩個數量,把二者合成1 組作為除數,然后用總數除以1 組的數量。如果有余數,就要先下,先搶到余數,然后根據對方出示的數量,再補上湊成1 組的剩余數量;如果正好沒有余數,那就選擇讓對方先出手,然后根據對方出示的數量,再補上湊成1 組的剩余數量。這樣,就能妥妥地搶到最后的終點啦!
同學們,你們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