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主任和學生交流,應該抓住切入點,以推心置腹的方式觸動學生的心靈情感,不可以諷刺和挖苦學生,這樣有利于打破師生教與受教之間的“森嚴壁壘”,使學生能在愉悅的氣氛中接受教育,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領悟各種道理,在情感交流的理解中獲得心理平衡。
關鍵詞:交流;情感;自醒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2-016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2.149
通常情況下,班主任找學生談話一般是學生出現了問題,談話對象往往是班級中學習比較差的學生。但是,應該引起足夠重視的恰恰是那些平時學習成績好而思想波動很大的學生,教師因為他們的成績好,很少去注意他們思想的波動,致使自認為優等生的學生產生了對自己不正確的認識。因此,作為教師尤其班主任一定要抓好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心理特點。要找準學生的切入點,針對不同的學生實行不同的方法教育。
一、 讓優等生自查自省
我們發現成績好的學生一般都比較自信,因為他們對自己做的任何事情都充滿了自信,所以很多時候就容易產生自負感。這部分學生只看到自己的優點看不到自己的缺點。針對這一部分學生教師可以采用筆談的方式和他們交流,在肯定學生成績的同時,也要指出他們的缺點。但是必須注意運用含蓄的語言,因為他們的自尊心非常強,這一點最好還是用筆談的方式。在學生的作業本,周記本,讀書筆記等用知心話和學生交流。既保護了學生的尊嚴,也指出了學生的缺點和錯誤。
二、讓后進生發現自己的優點
談到后進生很多教師都感到非常的無奈和棘手,尤其在今天的班級管理制度中,后進生拖了班級的平均成績。在教師尤其是班主任的眼中,對后進生非常的無奈。因為這部分學生他們情緒非常的低落,很少說話,不愿意跟教師交流,更不愿意跟同學交流尤其是在學習這一方面。很多時候跟他們談起學習,他們有抵抗的心理,所以針對這部分學生我們必須抓好切入點。我發現在班級管理中,很多教師針對這部分學生采用的是冷嘲熱諷的教育方式,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這樣恰恰打擊了后進生的信心,同時又讓他們感受不到教師的關心和溫暖。這部分學生我們應該心平氣和地和他們交流。首先要把握住他們的心理,可以和他們拉家常,可以和他們交流思想,讓他們知道老師是在關心鼓勵他們,讓他們有充分的自信心。只要他們建立信心,只要他們相信自己,他們在班級中的成績就會提高。
三、讓中間階層的學生有不滿足感
在一個班級中大部分學生是處于班級的中間階層,這部分學生是一個班級的中堅力量,也是整個班級的核心力量。作為班主任教師,抓好這一部分學生的教學和管理顯得尤為重要。這一部分學生的力量壯大了,這一部分學生的成績提高了,整個班級的力量就會大幅度提高。但是這一部分學生有明顯的特點,它們感覺自己在班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干勁不足,而作為教師往往只是抓兩頭,所以就忽視了班中的中堅群體力量。針對這一部分學生教師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定要分好層次,把中間力量分出幾個不同的層次,不同的學生要用不同的方法去和他們交流,抓住他們心理的弱點,提高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更上一個臺階。
四、對經常犯錯誤的學生要激發信心
現在大部分學生的家庭教育缺失,他們的父母都忙于賺錢,忙于生活,忙于應酬,讓這一部分學生成了留守兒童。在家中教育這一部分學生的任務落在了老人身上,老人本身的思想就落后,對社會了解的少和學生交談得少,這樣就導致了這一部分學生的思想波動性大。針對這一部分學生,教師要和學生從家庭,人生,父母等多個方面進行交流。有縱向和橫向的比較,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讓他們認識到父母外出工作的不容易,認識到應該好好學習,好好進步,來激發他們的動力和增強他們的信心。
五、 和不愛交流的學生溝通要選好時機
只要真心實意和學生去交流,只要話說到學生心里,不諷刺挖苦學生,真心實意地交流,我們還是能夠了解學生的思想,還是能夠了解其內心的。不愛說話不愛交流的學生,我們必須走進其心里,實實在在的,千萬不能挖苦諷刺學生。
六、 用智慧去疏導早戀的學生
其實早戀在很多學生的身上可能會出現,這部分學生心智還算是比較成熟,對異性有好感,特別是學習好的一部分學生。作為班主任不能只靠語言教育,應該沉下心來和學生好好去談一談人生的道路。用學習成績和將來的前途讓他明白不能因為早戀而耽誤了自己的前程。要和家長一塊找原因想辦法,解決問題,讓家長抽時間帶著學生到名牌大學去參觀,這樣可以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
古人云:“人之相交,貴在交心。”師生要建立在尊重、信任的基礎上,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教師的目的都是為了學生好,要推心置腹,入情入理,使學生從心里感受到老師的用心良苦,這樣才能收到的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張理東.玩:班級管理的獎勵資源[J].班主任之友, 2004(10).
[2]劉一平,應亞弟.淺談學生管理工作中的獎懲藝術[J].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3(4).
[責任編輯 薛曉靜]
作者簡介: 申良虎(1978.9— ),男,漢族,山東沂源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班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