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卓
近期,兒童數字內容平臺咔噠故事正式升級品牌為“KaDa故事”,并宣布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由摯信資本領投,三七互娛跟投,好未來繼續增持。據了解,KaDa故事打算將本輪融資用于建設內容體系、提升產品體驗和提高市場占有率上。
談及創業初衷,KaDa故事創始人兼CEO謝琳斐在接受《投資與合作》雜志社采訪時表示:“2010年我在澳大利亞擔任雙語教師時,發現一個名為‘Sunshine on line的兒童閱讀平臺,當地家長一般都持續每年花69.95澳幣購買服務,但在中國卻很難找到類似的產品和內容。西方國家普通家庭兒童的閱讀量一年約為240本,中國大部分兒童遠遠沒有達到這個數量。所以,2015年我回國就創辦了KaDa故事,希望促進中國兒童閱讀的普及與升級。”
回國后,謝琳斐發現其實中國不乏優秀的兒童內容創作者,但傳統的出版渠道讓他們的作品很難進入主流大眾的視野,同時創作者無法及時獲得讀者的反饋或者數據,創作方向難以把握。“所以我們也希望通過KaDa故事,構建兒童內容健康新生態,用互聯網的方式挖掘更多精品內容,助力內容創作。“
資料顯示,KaDa故事成立于2015年,專為0~9歲兒童提供啟蒙閱讀服務。同時,KaDa故事還在2018年推出B端業務,為企業客戶,如出版方、幼兒園、公共圖書館和智能終端等提供定制化數字服務和內容解決方案。
2018年,KaDa故事在沒有海外市場推廣的情況下,用戶量突破1000萬,覆蓋全球162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用戶播放次數超過8億次。此外,KaDa故事憑借強大的創新力和感召力,獲得了2018創業黑馬TOP100、36氪WISE2018新經濟之王教育高成長公司、創業邦2018中國創新成長企業100強、獵云網2018“最佳教育創業公司TOP10”等眾多獎項。這意味著,KaDa故事的企業實力、發展前景、行業口碑、團隊潛力等受到用戶、媒體及投資界的廣泛認同。
睿藝發布的《2018中國家庭素質教育消費報告》顯示,中國素質教育潛在市場規模近2億元,43%的家長表示迫切需要故事閱讀品類產品,但市場滲透率不足6%。謝琳斐就此表示,KaDa故事作為兒童數字內容行業領航者,希望與所有開拓者共同努力,以不斷的創新力推動兒童內容行業發展。
童年很短,為了讓好故事盡快與孩子見面,KaDa故事作為一個內容平臺,以嚴苛標準打磨內容與技術。
在內容體系方面,KaDa故事根據兒童啟蒙教育底層邏輯,搭建包括自我成長、社會認知、語言文化、藝術啟蒙、科學探索五大領域的體系,讓教育與閱讀內容深度融合,把孩子碎片化的內容消費時間變成系統化的學習行為。同時,為了符合兒童早期閱讀即圖像閱讀的本質,滿足不同閱讀場景的需求,KaDa故事采取了“數字繪本+音頻故事”的內容形式。



在選品方面,平臺堅持“全球選品,擇優而用”,通過內容平臺化,確保內容的豐富性和高品質。目前,KaDa故事與海內外200多家內容機構合作,包括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天天出版社、接力出版社、中信出版社、萬達兒童娛樂有限公司、奧飛娛樂股份有限公司、全球領先的多元化國際性家庭娛樂公司華特迪士尼、法國最大童書出版集團Groupe Bayard等,匯聚了全球20000+精品內容。
在個性化推薦方面,KaDa故事自主研發了一套智能推薦算法,匹配內容標簽與用戶標簽,保障內容精準到達用戶,充分尊重孩子的個性化發展,讓每個孩子都擁有一個“個性化書房”。
優質內容為KaDa故事贏得了用戶的高滿意度和高黏度。最新數據顯示,KaDa故事平臺用戶人均日累計閱讀時長增長了22%,達到25分鐘,人均日閱讀繪本量達到4本。隨著大眾對兒童數字閱讀的需求急劇增長,兒童數字閱讀行業將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KaDa故事的企業文化是“像孩子一樣思考”,包括挑戰常識、不繞彎子、像玩一樣對待工作等。謝琳斐介紹:“我們在工作中一直強調‘以孩子為中心,即透過孩子的視角思考他們真正的需求,漸漸地,大家就養成了‘像孩子一樣思考的習慣。”
在企業文化的帶領下,大家保持童心,為孩子設計出了一款款高品質的、豐富有趣的閱讀產品。市場上許多兒童APP是從成人的角度設計產品,兒童使用體驗不夠好,自然受喜愛度會下降。而KaDa故事在考慮家長需求的同時也尊重孩子的需求,不斷完善產品的用戶體驗。
“在切入兒童內容賽道之前,我們充分研究了兒童認知發展規律,發現兒童獲取的信息83%來自于圖像,圖像能優先喚起兒童視覺神經的感知。同時在對家長和孩子的內容偏好形式進行調研時,我們發現80%的用戶喜歡看,20%的用戶喜歡聽,因此最終選擇了看聽結合的‘數字繪本作為核心內容形式。”
這兩者的權衡也體現在KaDa故事的產品設計上,比如平臺率先采用了雙引擎內容推薦機制,即先依據教育底層邏輯進行推薦,滿足家長的教育需求,再根據孩子的興趣偏好和使用習慣進行二次推算,帶給孩子個性化的體驗。
孩子喜歡并主動使用的產品,家長更愿意買單。在精神消費升級的情況下,這樣的產品更加具備爆發的潛能,這也是KaDa故事業務高速發展的原因。
2018年開始,互聯網行業的寒冬逐漸蔓延。但謝琳斐表示KaDa故事的內容把控和品牌建設工作一直做得比較好,用戶認可度高,所以用戶數在持續增長。同時KaDa故事能夠提供精準觸達用戶的線上渠道和多元的盈利模式,越來越多的內容機構愿意并且主動與KaDa故事合作,所以資本寒冬對于KaDa故事沒有什么影響。
謝琳斐也表示KaDa故事不會裁員,但為了促進每個員工快速成長,會對各個崗位進行明確的職責劃分,建立KPI考核機制。同時,KaDa故事對架構和機制進行優化,希望讓各個團隊小步快跑、提高產出。2019年開始,KaDa故事將會從以前的職責部門互相協同來完成一個目標,變更為拆分事業部,由各個事業部成立獨立團隊來實現目標,且在事業部之間設置競爭機制,讓公司由一個引擎提供動力,變成多個引擎共同發力,推動公司業務的每一板塊迅猛發展。
對于創業者們來說,持續學習是促進事業不斷躍升的動力,在前進的道路上,謝琳斐永遠抱著一顆學習的心。謝琳斐向記者表示,她最近正在閱讀《人類簡史》,并分享了書中一個有趣的觀點:人類的強大源于對故事的信仰。不管是《圣經》的《創世記》,還是澳大利亞原住民的“夢世記”(Dreamtime),故事帶給人類無限想象,還吸引了一大批信仰故事的人團結合作,共同創造新的故事。KaDa故事也希望用好故事給予孩子們精神的滋養,讓孩子們擁有五光十色的童年和未來。

2018年10月12日,一位名叫“吳爍辰”的小朋友發來了一份閱讀手抄報。學校為了鼓勵孩子們閱讀,組織了一次手抄閱讀小報活動,作為KaDa故事的鐵桿粉絲,吳爍辰分享了自己用KaDa故事進行海量閱讀的經歷。2017年5月在KaDa故事平臺注冊后,吳爍辰整整讀了1550本數字繪本,聽了489個音頻故事。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的第15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數據顯示,0~8周歲兒童每年人均圖書閱讀量為7.23本,吳爍辰的閱讀量幾乎是人均標準的282倍。
我從后臺調取了吳爍辰的閱讀報告,發現各個領域的繪本他都有涉獵。他的媽媽還告訴我們,就是在經過大量的多領域閱讀后,吳爍辰聚焦興趣,找到了自己的夢想——長大后想讀海洋生物相關專業。
這讓我想起了兒童文學作家、《格林童話》作者格林說的:“只有童年時期讀過的書,才會對人生產生深刻的影響。”或許一個好故事,就是一個造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