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丹丹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明清家具是中華文化瑰寶之一,為繼承和弘揚傳統藝術,仿古家具亦隨之崛起。明清家具作為中國古典家具的一顆明珠,是中國文化和智慧對人類家具制造的歷史性的偉大貢獻。古典紅木家具精品,作為文物類收藏品,它歷經了幾百年,見證了我國古代家具文化和精湛的工匠技藝。紅木制品以其實用性、藝術性、保值增值性、環保性及傳承性等特性,近年來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關注和喜愛。
如何選購一件質量上乘的紅木制品,如何分辨木料材質的等級優劣,一件好的紅木家具在制造工藝上有哪些標準,怎樣的紅木家具才是最具有收藏價值的呢?面對那么多形形色色的紅木家具我們該從何入手?針對這些問題,本報記者專程對北京朝陽區晉源古韻紅木董事長張起瑞進行了專訪。張起瑞從事紅木行業多年,他站在行業、專業的視角向記者介紹了有關紅木家具的材料、設計、工藝、投資收藏等相關專業問題。
北京晉源古韻木藝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位于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民俗園,是一家集設計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專業設計制作明清古典家具的綜合型企業。

張起瑞,山西省臨汾人。走進張起瑞的晉源古韻家具城,在1500平方米的大展廳里,新舊家具有序擺放。在這些年的家具制作過程中,張起瑞養成了收舊家具的習慣,也養成了看古書的習慣,他說:“我的很多制作都是從古書里來的,每件家具都有生命,我們不能憑空想象。”
20世紀80年代,只有17歲的張起瑞跟著村子里的師傅學習木工,到現在已經堅持了26年。他沒有上過學,沒有老師,唯一的老師就是自己村里的木匠。在學習制作家具的第一年,他的工錢一天只有5毛錢,第二年是一天1塊錢。由于他勤奮好學、思維靈活,于第三年就開始自立門戶、招收徒弟,那時候收徒弟工錢很低,而且都是在給十里八鄉做家具,收入有限。
村里人對家具的需求有限,他想到了來北京看看,機緣巧合,他來北京找到了一份做磨具的手工活。于是從1990年以后他就開始做各種鐵器模具。第一筆生意他就掙了3000塊錢,他當時以做燈模為主,主要銷售到韓國、日本。
張起瑞在北京、山西來來回回地奔波,他想到客戶把木工、漆工請到家里做活,買材料、管飯、付工錢,代價過高,就像買布做衣服,還不如直接買成品劃算,況且,買成品選擇余地還大一些。于是他想到辦個家具廠,于是說辦就辦。
2004年,他用在山西做家具攢下的全部家當買下了北京的一家紅木家具廠,當時它主要做的是修舊手藝,修舊,顧名思義就是把老了的、壞了的舊家具修好再做舊。在修舊的過程中,他領悟了自己的創作手法。
張起瑞說:“2008年,收藏品開始火熱,修舊、做舊開始泛濫,紅木市場混亂。我有了要做新家具的想法,就這樣我開始了我的新家具制作過程,但是我也沒有舍棄修舊。剛開始做新家具的時候,我的很多做舊客戶給我建議,我也會不斷地從古書籍尋找靈感,慢慢地就積攢了很多老客戶,老客戶不斷地介紹新客戶。就這樣,憑借修舊手藝以及與新家具制作靈感相結合,我接到了一些故宮修復的工作,故宮博物館在甄選故宮修復工作工程公司的過程中看上了我的晉源古韻紅木家具有限公司。”
張起瑞的穩定、高效發展得益于他不投機取巧,他必須確保每個部件的質量,對產品采取嚴格的檢測標準,不達要求絕不輕易交貨。
張起瑞在制作家具的時候非常注重細節,追求完美和極致,他不惜花費時間、精力,孜孜不倦,反復改進產品,必須把99%提高到99.99%。
據了解,晉源古韻自開創以來,一直秉承“質量求生存,誠信贏客戶”的宗旨,繼承和發揚紅木家具的深厚文化古韻。晉源古韻選用優秀的人才,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每一件作品都選用世間稀有的紫檀、黃花梨、紅木等明清貢木為材料,經數十道工序精細制作而成;繼承了傳統家具的巧妙、榫卯結構和精湛雕刻技巧的特點。晉源古韻對每一件作品都精雕細刻、反復打磨、潛心精制。晉源古韻制作的仿古家具不但有實用價值、欣賞價值,更具有很強的收藏價值,可為賓館、酒店、公寓、佛堂、寺院訂做,成為眾多成功人士爭相追求的收藏臻品。
品晉源古韻古典之名作,觀其形,既傳承經典的明清風格,又融合現代審美元素,華麗中顯出七分恬淡,典雅里卻見三分豪放;賞其藝,依足古法,完美地呈現出傳統風韻,突破性開創榫卯結構新技術,采用榫中有卯、卯中有榫的新手法,提高了紅木家具的穩定性;察其材,采用黃花梨、紫檀、酸枝等名貴木材,精雕細琢,古韻天成,集實用性、觀賞性和收藏性于一體;會其意,簡約的設計韻味,與中國的“禪”文化發生了共振,呈現出東方文化的空靈、質樸和素雅,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晉源古韻營銷網絡立足北京、輻射全國、面向世界。其先后為國內多家知名會所以及星級酒店總統套房配套宮廷家具,讓您領略“進門便是紫薇氣,起居方顯九五尊”的皇家氣派和宮廷風范,是中國實木家具行業具有影響力的企業之一。據張起瑞介紹,晉源古韻目前已投資近億元,擁有廠房面積36.67畝,產品展廳6000多平方米,發展形勢十分良好。紅木家具更是具備了材良、工精、型古、品正、質優、韻足等特點,紅木則采用老撾、越南、緬甸等地上等紅木。
張起瑞說:“我開始做紅木家具材料批零售,對于原材料的優劣、性能自然了然于胸。由于紅木批發利潤微薄,我轉而從事家具制造及銷售。在家具制作上我對選材標準十分苛求,經常奔赴紅木家具木材進口國家緬甸、越南、老撾等地,到東南亞紅木原產地進口最正宗的野生紅木原料,經過精挑細選后,進行鋸切,去掉任何有瑕疵的部位,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證了原材料的花色、紋理的一致性。”

張起瑞說:“一件好的紅木制品,首先在于它的材質,一個傾心于高端家居制造的老板,自然在心里有著千挑萬選、煉木淘金的精神。我做企業一直奉誠信為圭臬,老實本分做事,只賣真材實料,絕不弄虛作假。在這一點上,我們獲得了消費者的高度稱贊。”
張起瑞說“三分料,七分工”,選材優良才能保證質量優質。晉源古韻大師們在選材上,精心比對紋理、顏色,要求色澤配得相當,紋理走向一致,過渡自然。同一產品選擇的材質須采用同批次、同產地、樹齡更接近的材料,要精選大料,木材不允許有開裂、蟲孔、缺損、朽木,用于雕刻的部件表面不允許有開裂、死節、活節、變形等影響雕刻的瑕疵。
張起瑞表示,具有升值價值和收藏價值的紅木家具,在家具的造型結構上要設計得非常精湛,結構合理、拼接不明顯、榫鉚結構卓越、木材用料充足。晉源古韻的紅木家具,都是榫鉚結構合理,不用膠作結構,不用金屬釘作結構構件。即便偶爾用到膠,也只是起輔助的加固作用。而且精品的紅木家具大都以手雕為主,雕刻工藝精湛,大到一把椅子扶手上的雕花,小到一片樹葉的葉脈、人物的面部表情,都清晰可見。可以說,一件精品紅木家具就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
晉源古韻打造出了一批技術老練的能工巧匠,師傅們繼承了中國幾千年傳統家具文化的精粹。記者在現場看到,每一件家具產品木件之間組合巧妙,無膠水、無鐵釘,在家具的外表上根本看不見木材的橫斷面,卻牢固堅實,可存百年牢固不朽!

藝術性和設計感是一件好的家居產品的靈魂。紅木家居產業發展早期,許多企業往往偏重材質和制作而輕略了產品的設計。但是,隨著市場競爭力越來越強,消費者審美品位要求越來越高,晉源古韻及時地調整策略,吸取了明式傳統紅木家具的美學精華,本著家具是為人服務的設計理念,尊重材料,因材制宜,通過巧妙的設計,賦予不同材質以不同的生命,將每一塊木頭的價值都發揮到極致。聽著張起瑞對每一件產品的介紹,記者也在展廳現場一飽了眼福,這些臻于完美的作品塑造簡潔、質樸,不僅有流暢、雋永的線條美。還給人們帶來含蓄、高雅的意蘊美。結構部件兼容裝飾部件,不事雕琢,不加修飾,充分地顯示了天然材質的自然美,精煉、明快的構造形式和科學合理的榫卯工藝,又使人產生了耐人尋味的結構美。同時,每一件產品的設計尊重人的感受,注重人體工學造型,使家具舒適度達到極致。
精湛的技藝和完美的細節體現在雕刻上。張起瑞說:“在紅木家具的全部工藝中,雕刻工藝就占了一半以上。雕刻紋飾必須在‘認榫完成后進行,因為‘認榫時需要修整,如果先做好雕花再開榫,紋理很難保證雕花部件都在同一平面上,而此時為了保證雕花部件整齊劃一,只有修改雕花才行,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導致雕花部件作廢,所以需在認榫后進行雕花。”
晉源古韻不僅在選材上精挑細選,而且一直追求紅木上品。正因為如此,晉源古韻已成為專業銷售紅木原材料及生產,山西臨汾最大型的“原料—設計—生產—銷售”完整的產、供、銷大型品牌企業。同時,晉源古韻重視品牌建設,于2011年通過了國家質量管理體系IS09001認證,成為山西紅木行業中首批通過此認證的企業之一。
張起瑞告訴記者,晉源古韻面框采用傳統攢邊打槽裝板,面板用龍鳳榫加穿帶,抽屜用燕尾榫,腳和面結構用抱肩榫,其他結構用丁字暗榫,所有板進槽采用能活動工藝。此外,參賽的那套交趾黃檀沙發雕刻文化,背景采用山水風景圖案和花草配暗萬字紋,腳和群板用博古紋和福壽紋飾,設計是以中國人水為財、山為靠山后盾的理念,上面花草和腳、群板的寓意為萬福連連;書房的紋飾寓意為四季長青或文人書香情結。張起瑞說:“晉源古韻為打造桂作紅木品牌,會不斷在工藝上追求精湛,勇攀紅木家具優質品質的高峰。”
中國傳統紅木家具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成熟發展歷史,多年以來,紅木家具憑借榫卯結構方式、優雅外型樣貌以及結實耐用的實用價值,贏得了大眾的青睞。
張起瑞介紹,現階段紅木家具發展狀況百出,一方面由于紅木原料日益稀缺,價格逐漸上漲;另一方面,銷售市場魚目混雜、秩序混亂,直接導致大眾對紅木家具品質產生懷疑。除此之外,因為設計理念未及時更新,紅木家具無法進入年輕人市場。
張起瑞告訴記者,在目前紅木家具市場中,紅木家具的樣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仿古家具,這類家具因為極具民族特色,能夠彰顯出歷史文化的底蘊,所以對收藏者以及年齡段較大的消費者最有吸引力;另一種是現代原創紅木家具,這類風格融合了歐式家裝理念,走簡約奢華的路線,所以受眾大多為年輕人。這兩種款式的家具近兩年內單從銷量上看差別不大,所以不能僅憑這一點就來判斷紅木家具的發展趨勢。
張起瑞說:“紅木原材的價格一直都在漲,2018年的價格也非常高,估計2019年照這樣的趨勢還是要漲的。就我這邊進貨的大紅酸枝、緬甸花梨、白酸枝來說,2017年、2018年與2016年相比,大約大紅酸枝漲40%,緬花漲35%,白酸枝漲30%。原材的價格上漲,我們賣紅木家具的價格肯定也會上漲的。這價格一上去,對于消費者來說就會有些承受不了,東西太貴,買的人就相對少了,那么對于我們來說壓力也大。”
張起瑞表示,紅木家具突然在近兩年走紅,與社會對傳統文化的認可不無關系,“國學熱”“文創熱”等系列IP話題不僅僅帶火了產品,更推動了人們對民族文化的自信與認同。由于做工精良、樣式簡單大方,更由于張起瑞的每件產品都有古典書籍考證制作,因而在2018年,晉源古韻被故宮博物館邀請參加故宮博物館復建工作。

張起瑞表示,紅木家具工藝經過上百年的流傳,同樣也是深厚文化沉淀的載體,如果沒有文化的附加延續,紅木家具也只是具有使用價值,而不會在幾百年里備受世人的追捧。另外,近幾年木材的稀缺以及周邊國家政策的變化也是一項重要影響因素,此舉增添了經典樣式紅木家具的收藏與傳承價值,這也使得投機者更加熱衷于進入市場,造成了新一輪的“炒作”。
張起瑞坦言道,因為價格暴漲以及審美觀念的差異,很多年輕人覺得紅木家具屬于“古董”級別的家具,即使知道紅木家具格調很高,但是因為樣式死板,體驗不夠舒適,而且價格過于高昂,故不會在家裝時優先考慮購買紅木家具。
張起瑞說:“目前的消費群體還是集中在‘70后‘80后之間,他們更喜歡有傳統文化底蘊的家具,更傾向修養身心的舒適度,所以目前的發展前景還是集中在這一部分。”針對這個現狀,張起瑞也提出了晉源古韻的應對方式。在設計之初,他就考慮到傳統的明清式紅木家具雖然各有各的特色,但是經過多年的傳承與沉淀,工藝與樣式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與發展。所以晉源古韻紅木家具款式既承載著歷史文化淵源,又體現著時代特色。雖然是以明清樣式為基礎形式,但是在實用功能與舒適度上,晉源古韻都有所調整,更能滿足現代人對家裝環境以及審美趣味的需求。
最后,張起瑞表示,紅木家具的發展是關于歷史記憶的延續,清代后期紅木家具就已經是相當流行的高端家具,是成功人士的身份與地位象征。面對新的機遇與挑戰,我們不能因循守舊,而是應該站在新的高度,去揣摩現代人的審美趣味,更好地輸送傳統文化價值,這樣才能讓紅木家具永久流傳。晉源古韻愿與有志于中華文化傳承的仁人志士一起,共同譜寫中國古典工藝家具的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