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亦權
周末我和妻子想剪個頭發,在路邊看到一家名為“多一點”的理發店,這店名起得挺有意思,而且在每一個座位對面的工作臺上,都有一臺電腦。
理發師讓我們坐下后開啟了電腦,把一個遙控鼠標和鍵盤遞到我手上,再給我系上脖裙開始理發。我用遙控鼠標打開首頁,先是看到了這家理發店的主頁,里面介紹著各種發型和價格,然后我選擇了小說閱讀網。平時理發覺得時間特別慢,可是今天卻覺得特別快,還沒有看幾篇小說就理好了。
妻子正興致勃勃地看著一部電影,因為女性的頭發要多花一些時間,所以我就坐在一邊等她。這時,我看見老板正在擺弄理發店的博客,于是,我忍不住問他,別的理發店頂多放一臺電視機,可你這里每個座位上都安一臺電腦,這要花多少錢啊。
老板笑笑說,原來他的店只有一層,里面也只是擺一臺電視機,而實際上并沒有多少人愿意去看。正在理發的顧客扭動腦袋去看電視的時候,很容易影響到理發師。大多數時候,顧客們都只能在無聊中度過那幾十分鐘,特別是對一些燙發染發的顧客,那一段時間簡直可以說是煎熬!
老板算了一筆賬,覺得值得——一臺電腦的成本非常有限,但形成一種獨一無二的特色后,它所能創造出來的后續效益,則是無限的。老板一咬牙,花了2萬塊錢買回了20臺二手電腦。這樣一來,顧客在理發的同時可以看新聞、上QQ、看電影,甚至可以炒股、辦公、收郵件……
從那以后,營業額迅速開始往上翻,老板甚至不得不騰出原本只用來燒飯住宿的二樓,而且每天還必須延長兩個小時的營業時間。
老板在起“多一點”這個店名的時候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多一點心思去觀察,多一點心思去提供更好的服務。這“多”出來的任何一點,永遠不會是多余的。
(摘自《青年時代》 圖/王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