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文邦
從事高考咨詢工作多年,我發現很大一部分家長和考生都非常青睞經濟類專業,尤其是對金融學、金融工程、稅收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等熱門專業的追求,近乎狂熱。這樣的行為可以理解,畢竟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類專業的熱度在考生和家長心目中從未消減過。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讀經濟學專業。
從國際流行的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以及MBTI職業性格測試等理論來看,無論考生屬于哪種興趣性格類型,都可以學習經濟類專業。
有人可能會提出質疑,經濟類專業涉及大量計算和數據分析,適合思維嚴謹的同學,如MBTI代碼為T型(思維型)的人就更加適合,代碼為F型(情感型)的人就不適合。 其實不然。 經濟類專業對應的工作崗位種類多、數量大,有的崗位要求嚴謹,有的崗位則是F型的人做起來更加游刃有余,如管理與行政。因此,僅從興趣性格類型維度,判斷一個人是否適合學習經濟類專業,并不是很科學。
我認為很多同學并不適合報考經濟類專業,最主要的原因是數學。
因為學科能力的要求,數學對學習經濟類專業造成的阻礙特別明顯。我們給學生做升學規劃時,往往會過多考慮他們的優勢和長處,優勢和長處對~個人的發展固然頗有裨益,但其自身的短板對發展的制約作用更應重視。
2016年高考前夕,有一位媽媽常來聽我關于志愿填報的講座,我和她溝通后覺得孩子適合報考新聞傳播學類專業,對這個選擇,媽媽和孩子本人都挺認可。尤其是得知我是新聞傳播學碩士后,孩子的媽媽總會在講座后詢問我關于新聞傳播學的情況,而我無疑確信這個孩子會選擇新聞傳播類專業。
誰知201 7年農歷新春過后,這位媽媽發信息告訴我,她的孩子在上海海事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就讀,學習非常吃力,第一學期期末數學果斷掛科,非常后悔當初放棄了新聞傳播學。我大吃一驚,明明早已確定了專業,結果臨門一腳填志愿時,選擇了追逐熱門,換來如今的結果——數學非常吃力,甚至影響到了大學生活的質量。
大學數學真的很難嗎?
數學不好一定不能學經濟類嗎?
為什么有的同學高中數學成績非常不錯,在大學里面也努力,但數學就是會掛科呢?
為了弄明白這些問題,我們來對比一下高中數學和大學數學。
高中時的數學,是老師把知識嚼爛了,讓它們成為易消化的“食物”,喂給大家。課后再配置大量習題,供大家練習。即使邏輯思維能力不強,但只要肯努力,數學成績也能過得去。
到了大學,老師們會以高鐵般的速度推進教學,課后雖然有作業,但并沒有統一配套的習題集。
對于習慣了“精細食物”的學生來說,一時難以適應,數學學習困難重重,掛科時有發生也就不足為奇了。
更別說很多學生在大學階段放松了學習,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數學掛科問題也就更加突出。
大學的數學這么恐怖,選擇了經濟類專業,豈不是可能連畢業證都拿不到?其實只要稍微在數學上下一些功夫,考試及格是不成問題的。
但若想在經濟領域讀研深造,沒有較好的數學功底,是肯定考不上研究生的,考研數學的難度非同一般,大多數人能考五十多分就算很不錯了。而考經濟類專業的研究生,必然要直面數學。
所以,如果你的數學功底不好,但又想在經濟類專業方向上進行深造,一定要慎重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