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賀輝, 牛文橋, 黃清杰
(永城煤電控股集團 棗園煤業有限公司, 河南 禹州 452570)
棗園煤業有限公司現主排水泵房為-150中央泵房,安裝MD300-65×9型礦用耐磨多級離心泵5臺,配套電動機功率800 kW,鋪設4趟排水管路,其中φ273 mm排水管路兩趟,φ219 mm排水管路兩趟,排水高度約480 m,礦井目前正常涌水量360 m3/h,最大涌水量430 m3/h。
目前礦井每天開泵時間約26 h,排水電度每月平均6.0×105kW·h,電費每月45萬元。礦井每月用電總量為1.75×106kW·h,電費125萬元左右,排水電費占礦井總電費的36%,這增加了礦井生產成本,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帶來一定困難,對此通過對礦井排水系統進行分析,并提出優化節能改造方案。
1) 水位“高”時,通過可靠高水位提高排水效率。 礦井高倉滿倉水位為3.6 m,內水倉空倉,使用外水倉。正常排水開泵水位規定由原來的1.4 m提升至2.8 m,經過測試,其對水泵效率有一定影響。通過與河南煤科院合作,測試同一臺水泵在高低水位的效率,發現在同一臺泵和管路下,高水位比低水位效率提高4%,并且高水位在發射流時能夠快速達到相應負壓,減少水泵氣蝕發生[1]。
2) 電價“低”時,集中利用最低電價段排水。礦井電度單價執行峰谷電費峰值電價0.94元/(kW·h),平段電價0.61元/(kW·h),谷值電價0.33元/(kW·h)。礦井對水倉由原來的2 500 m3擴容至3 900 m3。通過水倉在峰值進行存水,利用平段進行調整水位控制在安全水位以下,利用谷段集中兩臺泵開8 h把水位降至最低水位。低谷時開泵電費760×8×0.33=2 006.4 元,相比高峰時開泵電費760×8×0.94=5 715.2,每年節約費用(5 715.2-2 006.4)×365=1 353 712元。
3) 管路“優”,利用4趟排水管路優化組合。正常開泵時用φ273 mm管路排水,φ219 mm管路作為備用管路,通過大管路配合排水減少損耗[2]。兩趟管路具體參數見表1。

表1 兩趟管路參數
由計算得到管路的阻力為:

2.423×10-4h2/m5
通過以上公式計算管路,配合φ273 mm管路阻力系數較小,水泵效率較高[3]。
4) 排水設備狀態“好”,通過對水泵檢修控制水泵傳軸量和配件間隙配合更換提升效率。由圖1可知,水泵在工作過程中不可避免會產生容積損失、水力損失、機械損失,容積損失包括密封縫隙循環流損失以為填料和平衡的泄漏損失等,其中葉輪大、小口環的配合間隙對水泵特性和效率影響較大[4]。大口環間隙由0.3 mm增加到0.5 mm,效率下降4%,小口環間隙由0.5 mm增加到0.5 mm時效率下降5%左右[5]。

圖1 水泵運行曲線圖
圖2為水泵平衡圖,由圖2可以看出,吸水量與排水量的差別主要是平衡盤的損失,通過制定水泵檢修細則及平衡環平衡盤口環檢修標準及更換周期,保證水泵檢修保持在高效率,水泵傳軸量在2~4 mm,通過對比測量數據水泵效率提高3%。
河南省煤科院反復對礦井排水測試了數據:
1) 1#泵。流量272 m3/h,輸入功率625.12 kW,水泵效率為64.86%,噸水電耗 0.46 kW·h/t。
2) 2#泵。流量 278 m3/h,功率 646.25 kW,效率為66.76%,噸水百米電耗0.47 kW·h/t。
3) 3#泵。流量314 m3/h,功率689.09 kW,效率為66.83%,噸水電耗0.44 kW·h/t。
4) 4#泵。流量316 m3/h,功率700.18 kW,效率為66.19%, 噸水電耗0.45 kW·h/t。
5) 5#泵。流量320 m3/h,功率701.94 kW,效率為0.66.86% ,噸水電耗0.44 kW·h/t。
通過管路配合水泵效率變化以5#泵為例,見表2。
通過擴水倉高水位低谷電價排水,提高了排水效率,排水電費由0.94元/(kW·h)降至0.33元/(kW·h),通過水泵檢修和管路配合水泵效率提高了6%左右,噸水百米電耗由去年0.49 kW·h/t降至0.44 kW·h/t。綜合分析噸水百米電費由0.46元/t降至0.145元/t,每年排水電耗節約電費(0.46-0.145)×24×360×365=96 889.6元,為礦井節約大量資金。
針對礦井主排水耗電比例大的情況,采取水倉水位高,水泵管路組合方式等措施,通過優化組合大大提升了水泵運轉能力,提高了排水效率,取得了良好的經濟運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