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浩
摘 要:智慧城市是通過融入智能技術、智能管理的一種新型城市建設形態,是互聯網技術融入城市建設的新形勢,也就是“互聯網+城市”。物聯網作為“互聯網+”的表現形式,可以有效提升智慧城市建設進程,定義了物聯網基礎設施的新概念、新內涵。這就需要掌握智慧城市下物聯網基礎設施關鍵技術,更好的服務社會,更好的支撐企業經營發展。
關鍵詞:智慧城市;物聯網基礎設施;關鍵技術;方法
引言
智慧城市是當今城市未來幾年的主要發展趨勢,也是信息技術和城市建設融合的產物,其核心技術包括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加強了感知技術、網絡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的融合,實現城市的智能化管理和運營,從而推動城市長足發展。智慧城市理念作為當今國內外政府、企業重點關注的問題,學術界也給予了高度重視,引發了各國對智慧城市的建設熱潮。而借助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資源優化整合、科學配置,構建集約型經濟發展模式,提高城市品質。從技術層面上看,智慧城市是以物聯網技術為主,收集城市資源、推動城市多信息體系交互,實現城市的智能管理、智能交互的功能。
1.相關概念闡述
1.1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指利用新型信息技術、創新理念,將城市各個模塊系統、服務功能集成,從而提高資源運用效率、優化城市服務與管理、改善人們生活質量。智慧城市是將新型信息技術應用到城市各個行業領域中,通過創新2.0構建高級化城市形態,加強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融合,從而緩解“大城市病”,保證城市發展質量,實現動態化、精細化管理模式,提升城市管理成效以及民生質量。智慧城市的定義十分廣泛,但最終方向都是推動城市向智能化、智慧化方向發展,實現“四創新”,即協同創新、開放創新、用戶創新、大眾創新。
1.2物聯網
物聯網是指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結合的產物,可以讓獨立功能實現互通互聯的網絡。物聯網主要是采用無線網技術,整個體系中包含著諸多物聯網設備,并通過網絡連接成一個載體。在物聯網體系上,每個人都可以通過電子便簽獲取網絡信息或遠程操控,類似自動化操作系統,并且可以采集一些細小數據信息,最后構成大數據,包括都市更新、災害預測、資源調控等,實現物與物相連。
2.面向智慧城市的物聯網基礎設施關鍵技術分析
2.1技術層面創新
2.1.1物聯網終端系統
物聯網平臺建設以TCP/IP層為基礎。也就是所應用到創按期、執行器必須要具備TCP/IP協議棧的能力,并通過ZigBee、現場總線接入。這些設備都具備地址翻譯能力、信息解析能力,為了將這些設備融入到物聯網平臺當中,需要在自網絡當中連接通信設備,之后傳遞到語言互譯層面,彌補傳統設備缺乏接入的能力。在物聯網平臺設計與創新當中,一是要通過體系工程方法展開頂層設計與規劃;二是在全面掌握現有需求基礎上,提高城市物聯網應用操作的核心能力,實現信息集成、共享、安全,全面開展層次結構設計、提出數據策略、豐富服務模式,構建開放式框架體系。其主要功能表現在:
(1)該平臺突出了“城市統一”概念,支持多種網絡接入,如光纖網、行業專網、政務專網、無線通信網等,實現多平臺網絡的融合。
(2)可以借助物聯網設備將城市資源統一接入、管理、處理。
(3)采用服務接口的形式為相關服務和應用提供基礎開發支持。
(4)提供包括位置、消息、通信、搜索等各種公共服務,從而實現物聯網增值服務、基礎設施運營等。
2.1.2物聯網數據傳輸
想要實現物聯網平臺創新和發展,實現服務平臺創新目標,必須要在數據傳輸方面著手,加強信息傳遞的共享性、導向性、服務性、創新性等,各個部門、單位、企業構建資源互補協調創新機制,以科學機制維護創新平臺平穩運營。
(1)資源共享開放機制
物聯網平臺需要實現平臺信息、物聯網設備、公開網絡信息傳遞,有償為使用者提供相應的資源平臺。為了保障資源的開放性、共享性,創新服務憑條必須要注重信息公開性服務,通過在物聯網上公開信息、資源整合,快速將有關信息傳遞給所需用戶,這樣即可發揮信息工程價值,為社會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2)合作協調機制
通過加強網絡共享,實現多用戶接入物聯網基礎平臺終端,由于物聯網平臺可以融入多種網絡和協議,這樣即可通過接口傳遞信息,讓各個用戶之間的信息無縫銜接間,從而強化信息共享,保證信息傳遞質量,在統一平臺基礎上實現網絡傳輸模式的集成和創新。
2.1.3物聯網安全管理
物聯網作為互聯網的衍生品,由于城市物聯網系統直接接入到互聯網當中,這就要重點考慮物聯網系統安全問題。其中,軟件安全主要是防止黑客侵入,在網絡修通層面上采用智能防火墻、入侵檢測、漏洞自動修復等技術;硬件安全主要是防止物聯網相關設備防護,對于基礎設施建設來說,室外設備必須要加強防護設施,如防護罩、防護欄桿等,室內設備要避免管理人員誤操作或人為磕碰等。
2.2管理層面創新
2.2.1績效管理
通過創設物聯網服務平臺,則可以最大程度上加強資源掌控,將物聯網平臺融入到績效管理當中,可以通過物聯網技術提高人們工作效率、獲取相關信息參數,在物聯網平臺基礎上構建一套有效的績效評估機制,通過定性和定量組合的形式,采用多層績效指標機制、構建績效評估模型。采用績效評估模型對各個崗位績效分數進行評估,第一時間獲取績效數據權重,保證績效管理的科學性。
2.2.2科技管理
通過構建物聯網平臺,從而提供更多的科技管理平臺,包括自動提供技術文獻、專利文獻、碩博論文等等。結合大數據技術,物聯網平臺還可以挖掘行業技術空白點,并在此基礎上實現發明創造,確保企業專利創造、轉化水平。對企業申請的各類科技項目,如創新基金、火炬計劃、農轉資金、科技攻關、科技支撐計劃、科技進步獎勵等,提供可行性研究和輔導服務。引導當地企業申報各類知識產權、強化科技收入,構建研發機構,這樣即可推動企業科技創新發展,樹立爭取的發展目標,從而達到行業對新技術應用的各類要求,積極培養高新技術產業。
2.2.3項目管理
項目管理作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重要的一環,可以保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效益。在項目管理當中,積極利用物聯網平臺獲取基礎工程類似工程,并將類似工程設計方案和本工程設計方案進行對比,找出方案中存在的問題和不合理之處。物聯網憑條可以實現計算、存儲、網絡等資源,利用傳感器、執行器、M2M的設備等,共同獲取基礎項目工程的相關信息,并實施在物聯網網絡中更新和共享,幫助用戶實時掌握項目開展進程,并遠程下達相應的建設任務,這樣即可實現一站式項目管理。還可以在項目管理當中,針對項目建設情況輸入材料信息、價格信息從而強化采購管理,由于物聯網通過無線網絡連接,因此同一個網絡發生信息可以直接呈現在平臺,其中就包括采購管理,結合平臺材料剩余現狀,組織采購人員到現場采購,以質優價優產品為主,從而實現最終的項目管理目標。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智慧城市背景下,物聯網基礎設施建設能夠有效提升城市發展進程,這就需要加強物聯網技術、智慧城市理念進行研究,深化技術攻關、構建完善體系,明確網絡建設標準,貫徹“先行先試、分布建設”的理念,從基礎層面、管理層面出發,最終實現物聯網創新平臺的建設目標。
參考文獻:
[1]李曉輝. 面向智慧城市的物聯網基礎設施關鍵技術研究[J]. 計算機測量與控制, 2017(07):13-16.
[2]張溪, 王偉, 黃遞全. 面向智慧城市的物聯網服務平臺設計與應用[J]. 地理空間信息, 2016, 14(3):13-14.
[3]袁峰, 李引, 吳鴻. 面向智慧城市的物聯網共享平臺建設[J]. 城市觀察, 2016(6):522-524.
[4]劉建偉. 物聯網通信技術在智慧城市應用中的難點與疑點[J]. 中國安防, 2017(8):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