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杰華 邵坤煥 麥冬燕
摘 要:把握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的必然要求,也是紀檢監察部門深化“三轉”的具體方向,我們以地方國企為案例,探索實踐中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路徑選擇。
關鍵詞:四種形態;紀檢監察;地方國企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抓早抓小、防微杜漸”,新修改的黨章也把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作為黨的紀律的重要內容。“四種形態”是指黨內關系要正?;?,批評和自我批評要經常開展,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大多數;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應當是少數;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極少數?!八姆N形態”提出以來,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紀委緊密結合實際,深入探索實踐,為地方國企實踐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做了路徑嘗試。
一、實踐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主要做法
(一)構建實踐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良好環境。一是注重宣傳引導。黨委堅持紀嚴于法,紀在法前,注重向廣大黨員干部宣講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為實踐“四種形態”奠定良好基礎。二是明確剛性任務。印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工作實施方案》,將“四種形態”納入“兩個責任”任務清單。三是配齊配強隊伍。深化“三轉”工作,下屬紀委增設紀檢監察室和紀檢人員,出臺《紀檢監察專員管理辦法》,要求未設紀委下屬單位必須配備一名紀檢監察專員,明確任職條件、工作職責和享受中層副職的待遇,為實踐“四種形態”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二)堅持將批評和警示教育作為監督執紀常態。一是嚴肅黨內生活。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有力武器,領導帶頭,深刻剖析自身問題,形成杜絕觸碰紀律規矩有效防線。二是加強警示教育。通過開展警示教育、廉政談話和專題學習等形式,教育警示黨員干部遵紀守規,廉潔自律。三是強化日常監督。開展常態化的監督檢查和專項督查,引導黨員干部自覺接受黨紀與法律、黨內與黨外、組織與群眾的監督。四是對輕微違紀責任人及時作出處理。積極運用約談提醒、書面檢查、誡勉談話、批評教育等方式,及時糾正輕微違紀行為。
(三)堅持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調整成為大多數。一方面堅持正面引導。開展經常性地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牢固樹立黨紀黨規意識,嚴格遵守紀律,促使黨員干部知敬畏、明底線。另一方面堅持抓早抓小。對大多數需進行黨紀政紀處分且不嚴重違紀的責任人,重點進行警告或嚴重警告處分并給予組織調整,嚴抓嚴管、及時處理,防止小問題養成大問題。
(四)堅持對嚴重違紀重處分和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是少數。一是拓展監督執紀的廣度。深入開展常態化的監督檢查和專項整治,重點查處十八大以后、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以來仍不收手、頂風違紀的行為。二是突出紀律審查的深度。加大紀律處分,對少數嚴重違紀的責任人,給予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或開除黨籍處分,并給予作出重大職務調整的方式對嚴重違紀人員進行嚴肅處理,并對典型問題進行公開通報曝光,達到“查處一個、震懾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三是提高責任追究的精準度。圍繞資金使用、項目建設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查辦發生在重要崗位領導干部中插手工程建設、侵吞國有資產、以權謀私等案件,按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從嚴處理。
(五)堅持對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是極極少數。一方面加強與司法機關的對接,突出時效性。在確保把違反紀律主要問題查清的前提下,快查快結,縮短審查周期,涉嫌違法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繼續依法查處;對于極極少數依法受到刑事追究的黨員,根據司法機關的生效判決、裁定和決定及認定的事實、性質和情節,及時給予相應的黨紀處分或者組織處理。另一方面加強與司法機關的協作,突出聯動性。推動案件查處與司法機關相互進行案情通報,實現信息共享、辦案協作。
二、地方國企實踐監督執紀“四種形態”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一是存在監督執紀責任缺位的現象。有的基層黨組織對“四種形態”的認識和理解還不深入,行動缺乏自覺主動,有的甚至認為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對紀委提出的要求。二是存在首關難把的問題。第一種形態作為首道關口,最為關鍵,難度也最大,有的紀檢干部腰桿不直,怕得罪人,搞一團和氣,使得咬耳扯袖、紅臉出汗不能達到預期目的。三是工作機制不夠規范。當前尚未制定出臺與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相適應的配套制度,基層紀檢監察機構缺乏運用“四種形態”的規范化工作機制。
三、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對策建議
(一)強化日常監督執紀。一是要加強教育提醒。對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找當事人談話,指出問題危害,幫助查找原因,提出改進要求,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二是增加監督頻率,延伸監督觸角。讓監督范圍內的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感到監督的存在,感到監督就在自己身邊,強化不敢、知止的氛圍。三是要突出問題導向。認真分析研判,找出問題易發多發的領域和環節,及早進行查處和整治,防止問題滋長蔓延。
(二)持續保持正風肅紀高壓態勢。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讓紀律和規矩成為不可觸碰的“高壓線”;要嚴肅問責,在查處違紀問題的同時進行責任倒查,對落實主體責任、監督責任不力的黨組織和領導干部,嚴格進行責任追究,通過問責倒逼責任落實。
(三)改進執紀方式方法。要以“四種形態”作為標準,用紀律語言描述違紀行為,按“六大紀律”對違紀行為進行分類和表述,反映違紀行為本質,并進行分析研究,要正確把握“常態、大多數、少數、極極少數”的關系,又要恰當運用批評教育、誡勉談話、輕處分和組織調整、重處分和重大職務調整、移送司法機關等方式處理各類違紀行為。
(四)完善監督體系建設。一是要發揮合力作用,綜合運用企業黨內監督、群眾監督、審計監督等多種方式,發揮職能部門專業能力,形成監督合力,提升監督質量。二是推行內部巡察,及時發現違紀線索,做到早提醒、早糾正、早查處,形成震懾。三是建立與“四種形態”相適應的配套執行制度,更好地指導和推動“四種形態”的落實。四是用好考評導向作用。將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情況納入考評體系,有效促進監督執紀“四種形態”運用。
(五)進一步加強與司法機關相互協作。加強與司法機關信息共享、辦案協作、案情通報力度,從依紀處理和依法處理兩個層面,加強協作配合,加大對腐敗分子的懲處。
(六)加強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建設。加強思想教育,引導紀檢監察干部轉變履職理念,增加監督執紀硬氣和底氣。加強業務培訓,組織紀檢監察人員參加掛職鍛煉、交流輪崗、以案代訓等多種形式,提升基層紀檢監察干部執紀工作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懷臣.關于切實推進“三轉”的實踐與思考 [N].中國紀檢監察報,2014-07-14(009)。
[2]賈大勇.國有企業紀檢監察機構"三轉"問題及建議 [N].青年時代,2017(27)。
作者簡介:
吳杰華(1972—)男,廣西玉林人,大學本科,研究方向:紀檢監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