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深入,服務貿易在經濟增長中起著推動作用。我國自加入WTO以來服務貿易發展強勁,但是在規模不斷增大的背后不難看出我國貿易結構不合理,貿易水平和層次均較低,國際競爭力不強;從我國的服務貿易的發展上看,雖然我國服務貿易規模、水平在不斷的提升,服務貿易的結構在不斷的優化,但是依然存在諸多的問題,服務貿易存在逆差較大,即使與周邊的國家韓國先比,依然存在巨大的發展差距。
關鍵詞:貿易結構;國際競爭力;服務貿易
1.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提升存在的問題分析
1.1 結構發展失衡
我國服務業出口大部分主要集中在中低層次的傳統貿易產業,其競爭優勢也主要是集中體現在該類產業。我國憑借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和低廉的價格參與國際服務貿易競爭并獲得市場。目前,當代國際社會對于新興服務領域的需求越來越大,而我國在這些現代服務行業處于逐步成長階段,金融、保險、政府服務等產業出口比重很小,在國際服務貿易中也處于不利地位。由于我國在貿易結構的失衡導致我國無論在出口結構還是競爭力測算分析方面,服務貿易競爭力無論在整體層面還是行業之間均體現我國處于劣勢,由此,其出口結構不合理,貿易差額在近年來一直保持擴大的局面,世界市場份額相對于其他發達國家而言也比較低,整體競爭力削弱。
目前我國的服務貿易過程中存在較大的結構不均衡的問題,從中美貿易戰可以看出,我國的服務貿易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服務貿易存在較大的差距,我國的服務貿易結構不均衡,在發展上依然借助的是低端的服務貿易產業,如單純的勞動力輸出等,這種服務貿易類型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而且對于出口創匯、提升我國的整體服務貿易發揮的作用小。
我國的服務貿易與韓國等國家的服務貿易競爭力相比,我國的服務貿易處于低端的水平,缺乏知識密集型的服務貿易產業,技術密集型的服務貿易結構比重低,導致我國的服務貿易的整體技術水平差,缺乏國際競爭力。
1.2對外開放水平低
我國服務貿易發展起點低,開放時間比較晚,開放程度不夠充分。服務貿易發展落后于貨物貿易,我國自加入WTO之后對于服務行業的開放是逐一試點、循序漸進的開放,步伐和速度均很緩慢,市場化水平比較低。由于我國政府對現代服務產業進行壟斷保護,如金融、版稅和許可證費用等產業,導致這些行業競爭意識薄弱、創新不足,服務質量水平低下。同時,由于政府的壟斷,我國服務性企業很難進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這導致先進的技術、管理經驗和FDI很難進入我國市場,導致服務貿易的技術和經營管理思想相對較落后,服務貿易層次低下。
隨著我國的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對外開放的水平在不斷的提升,但是從地區結構上看,我國的服務貿易的對外開放的整體水平依然比較低,我國的東部沿海地區的服務貿易的對外開放的程度高,參與國際社會服務貿易競爭的意識強,而我國的內陸地區,特別是西部地區參與國際服務貿易的意識并不高,而且服務貿易的水平低,參與國際服務貿易的能力弱。
1.3 國內服務需求不足
一國居民消費需求水平的提高會影響一個產業發展空間的擴大,能夠帶動這個產業市場的形成與成長。豪克曼和卡森迪(G.Karsenty)在1992年運用RCA指數分析了收入水平的高低與一國服務貿易競爭力的關系。通過分析得出居民收入與一國服務貿易競爭力成正比關系。由于我國在城鄉、區域和行業之間發展存在不平衡,影響了國民整體收入的增加,導致消費者在獲得收入中有一定的差距,這使得國民對于服務業整體消費能力削弱,消費層次偏低,且在行業消費中也存在一定的差距。這樣的結果也就使得我國國內居民對于服務消費需求不足,制約了我國服務業發展。
2 .提高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對策
2.1重點發展現代服務產業
我國的服務貿易發展存在出口結構和國際競爭力結構失衡的問題,目前我國的服務貿易優勢主要在建筑、旅游等低附加值產業。我國大力發展服務貿易需要立足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現狀,根據國情和發展計劃制訂科學合理的服務貿易發展戰略,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在發揮已有的競爭優勢的基礎上,利用先進的技術提高傳統服務產業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同時也要高度重視現代服務產業---金融、保險等產業的發展,積極開拓新興服務領域,不斷提高我國服務業競爭力,促進服務產業向知識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轉型。
目前我國的服務貿易產業依然在不斷的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服務貿易涉及的產業依然比較狹窄,而且服務貿易的地區上存在差異性,東部沿海的服務貿易的規模在不斷的壯大,發展的領域也在不斷的擴大,但是西部地區或者是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服務貿易跟不上發展的需求。此外,我國的服務貿易主要集中在旅游等低附加值的產業上,知識型、技術密集型的服務貿易產業的比重低。如韓國等國家的服務貿易中注重文化產品的輸出,如韓國的影視劇等服務貿易產業發達,對周邊國家的文化輸出成為韓國服務貿易的一大特色,我國的服務貿易中知識型的服務貿易產業發展滯后,如我國的國內影視劇中對韓國影視劇的版權引進較多,如浙江衛視的大綜藝《奔跑吧,兄弟》等節目都是引進韓國的影視品牌。我國未來的服務貿易的發展上需要注重發展現代化的服務貿易產業,可以通過打造服務貿易產業園的方式,集中力量發展現代化的服務貿易產業,我國應當借助現代化的科技手段,改造傳統的旅游服務貿易產業,如建立國際商務旅游生態城的方式,引進跨國公司、國際性的演藝機構、國際的教育機構,提升本國的服務貿易的產業競爭力。
2.2 提高我國服務貿易的對外開放水平
服務貿易的分支行業繁多,管理復雜,國家政府要積極承擔應有的責任。我國要加大我國服務貿易的開放程度,堅持服務業“走出去”政策,吸引外商對服務業的投資,充分利用廣交會等各種交流平臺引進各種先進的服務產業內容,增強我國服務業的活力。同時,政府要鼓勵民間資本對服務業的投入,提高服務業資金利用的多樣性。同時,為了避免其他國家對我國在服務貿易的市場率過高,政府采取必要的保護性措施規避競爭對國內從事服務業的企業的沖擊。加大與國際上其他國家的交流合作,開拓南美洲和非洲的服務貿易市場,鞏固與美國、歐盟、日本和韓國等國家在服務貿易的合作,合理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積極承接國際服務外包。
2.3提高服務消費比重,促進國內消費結構升級
我國居民消費不足導致我國對服務貿易國內有效市場規模不大,因此我國為提高國內有效需求必須提高居民收入。政府必須完善居民收入分配制度,縮小居民收入差距;不斷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增強居民對服務消費的信心。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平衡區域和城鄉經濟發展,縮小城鄉和地區之間發展差距,改善居民消費結構并增加居民對服務業的消費比重,積極形成良好的服務貿易競爭力。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指導意見》,提出要通過消費引導市場,要堅持服務貿易創新,推動新型的消費升級。隨著國內經濟下行的壓力,我國的經濟發展需要依靠消費進行拉動,通過促進國內的消費結構升級,能夠推動服務貿易的發展。服務貿易的水平提升需要提高國內的服務消費的比重,通過營造全社會重視服務貿易的氛圍,打造我國服務貿易的品牌,鼓勵國內的服務企業不斷的強化服務貿易的質量,制定國內服務貿易的行業標準,有效的推動國內服務貿易的升級。服務貿易競爭水平的提升需要有效的增加服務貿易的供給,鼓勵城市生活性的服務業向我國的廣大農村地區延伸。我國的服務貿易競爭力的提升首先要提高本國的服務消費的比重,從當前的服務消費水平上看,國內的服務貿易的消費比重依然過低,民眾對于服務消費的需求遠遠滯后于房產等消費,服務貿易的發展需要建立在國內消費的基礎上,需要不斷的優化國內的消費結構,不斷的深化健康服務、養老服務、體育服務、文化服務、旅游服務消費的比重,通過不斷的優化服務消費的比重,塑造國民服務消費的意識,市場決定生產供給,只有國內的服務消費需求不斷的提升,才能真正的推動服務貿易行業的長足發展,通過提升國內的服務消費比重,推動我國的服務貿易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汪濤,汪淼,王玥,楊書月. 我國建筑服務貿易競爭力重要影響因素研究[J]. 建筑經濟,2017,38(08):85-90.
[2]程大中,鄭樂凱,魏如青. 全球價值鏈視角下的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再評估[J]. 世界經濟研究,2017,(05):85-97+136-137.
作者簡介:
薛靜茹(1996-)女,漢族,陜西省渭南市,本科學歷,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