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潔
隨著我國國民日常經濟收入的不斷提高和市場經濟的急速發展,事業單位作為由政府設立的從事教育、文化等相關活動的社會組織系統,自然而然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視,并獲得了更多發展的機會。因此,如何加強和改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就成了一個不得不讓人深思的問題了。
(一)預算編制不夠全面
預算編制是行政事業單位對于下一年度資金的收入和支出做出合理的估計和評價,并在此基礎上以預算報表的形式體現出來。合理的預算編制能夠對下一階段的情況做出合理的分析,也能對下一階段的工作做出合理安排。
(二)財務管理重視不足
行政事業單位對于財務管理的不重視是自上而下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領導并未將財務管理作為工作的重要環節。尤其是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更多的注重工作產生的社會效益以及給人民生產生活帶來好的改變。
(三)固定資產、票據和會計檔案等管理不規范。
首先,固定資產管理方面,不少單位未建立固定資產明細賬和臺賬,且很多單位未嚴格執行固定資產定期盤存制度,實物管理與財務管理相脫節,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四)內部控制環節薄弱
內部控制是現代的財務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然而在我國行政事業單位中,對于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較低,難以發揮內部控制對于財務管理的重要作用。內部控制在企業整個的生產經營環節都可以參與其中。良好的內部控制制度能夠及時的發現生產經營環節中存在的風險,并針對這些風險及時的做出分析,以達到保證企業平穩運行的目的。
一、上述問題存在的原因
(一)個別單位領導對會計基礎管理工作重視不夠。
某些單位領導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基礎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不到位,財務會計工作只是收收支支,沒有像抓主要業務工作一樣去抓會計基礎等財務工作。
(二)財務監督管理弱化。
內部監督不到位。由于認識不到位和人員編制限制,縣級行政事業單位大多沒有設置內部審計機構,也沒有配備或指定專門的內審人員,更沒有經常性地開展內部審計監督工作,致使會計內部監督弱化甚至消失。
二、當前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的對策
(一)努力規范會計基礎管理工作。
首先,規范會計人員管理,把好從業資格關。要按照《會計法》和《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和要求,建立健全會計準入制度,堅持持(會計)證上崗制度,規范會計從業資格管理,對不具備會計從業資格的人員,一律不得從事會計工作,不得參加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
(二)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和專業培訓工作。
首先,切實加強對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幫助他們對自身從事的崗位職責有良好認知,自覺遵守職業道德規范,增強會計工作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切實提高其職業道德素養。其次,加強業務知識和專業技能培訓。
(三)進一步做好會計監督管理工作。
按照《會計法》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準則》等的規定,財政、審計等部門認真履行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基礎管理工作。
(四)預算編制作為財務工作中的重點環節,在觀念和工作中都應當對財務預算予以極大的重視,只有這樣才能對預算編制的水平有一個最基本的保障。
三、結語
綜上,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活動對社會經濟發展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行政體制逐步改革,單位內部財務管理問題日漸突出,阻礙了單位的正常運行以及進步發展,所以必須加強單位機關的財務管理工作。借以提升財務管理水準,促進資金使用效率的提升,保障單位的穩定,促進其進一步穩定和發展,也為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產生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