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可持續發展觀作為我國重要的科學發展戰略之一,對現階段農林經濟的影響比較大。通過可持續發展觀,可以積極改善農林經濟產業形態并促進產業的升級與轉型。而在可持續發展觀下,我國農林經濟發展中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為提高可持續發展觀下農林經濟的發展水平,要積極完善地方保護體系、鞏固科學發展觀、優化農林產品結構。本文就可持續發展觀對農林經濟的發展影響進行全面分析和論述。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觀;農林經濟;影響
一、可持續發展觀對農林經濟發展的影響分析
可持續發展觀的重要目標在于促進農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通過產業升級與轉型、農林產品結構調整和優化、農林經濟產業改造等,以提高資源利用率為前提,以發展農林經濟為重要目標。可持續發展觀對農林經濟的當前發展及未來發展產生重要的指導意義,是農林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則之一。在可持續發展觀的指導下,農經經濟從業者的經營管理理念也在潛移默化中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二、可持續發展觀下農林經濟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缺乏良好的觀念引導
可持續發展觀戰略尚未得以全面落實,可持續發展觀缺乏良好的鞏固,這是可持續發展觀下我國農林經濟發展中存在著的重要問題之一。我國許多農林經濟管理者仍然停留在傳統的經營管理層面上,缺乏對可持續發展觀的全面理解和認識。在對農林經濟的發展中忽視對地方水土資源的保護,對地方環境變化的重視度不高。
(二)地方保護體系不健全
可持續發展觀作為農林經濟發展的基本原則與重要指導,在現代化背景下,可持續發展觀已經滲透到我國各個行業的發展中,例如,化工行業、機械行業、能源行業等。而在農林經濟發展中,因為缺乏完善的地方保護體系,對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推動力度不大,導致我國農林經濟發展處于相對滯后的水平,農林經濟可持續發展水平得不到根本性的提升。
(三)產品多元化有待加強
在可持續發展觀的指導下,要求我國農林經濟經營者積極調整產品結構,順應當地的自然氣候條件、水土資源環境等,促進產品的升級和轉型。而就現階段我國多個地區的農林經濟發展特色來看,大多數農林經濟呈現出產品單一的不良問題,產品結構比較單調,缺乏多樣性和多元化特色,這直接制約了農林經濟可持續發展水平的提升[1]。
三、可持續發展觀下農林經濟發展的對策及路徑
(一)鞏固可持續發展觀
樹立良好的可持續發展觀念,不斷鞏固可持續發展觀,在農林經濟發展中重視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這是可持續發展觀下農林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我國政府要加大對可持續發展觀的宣傳,在農林經濟集中發展的區域中通過網絡宣傳、線下宣傳的方法,讓越來越多農林經濟行業參與者意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例如,在我國多個農林經濟產業密集地區進行標語宣傳,在地方農林經濟領域中傳遞可持續發展觀念,并參與到當地農林經濟發展工作中來,積極為當地農林經濟發展提供科學的指導。讓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人心,成為農林經濟行業的重要指導與引導。思想意識形態的形成,才能改變當地農林經濟管理者、經營者的行為,對此,加強可持續發展戰略宣傳,對當地農林經濟產業的影響比較大。
(二)完善地方保護體系
出臺相關政策,積極完善地方保護體系。眾所周知,要在我國農林經濟產業發展中積極落實并推進可持續發展觀,必須要集中各方面的力量,例如,政府政策、國家政策、農林經濟產業標準等,要統一戰線,達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理念及意識。所以,為促進可持續發展觀下我國農林經濟的迅猛發展,必須要積極出臺相關的政策來保障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可持續發展觀的重要價值,根據國家對農林經濟發展的要求,結合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標準,積極完善地方農林經濟的基礎設施,對于不符合可持續發展觀的農林經濟區域進行產業改造和升級,適當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在農林經濟發展中全面貫徹可持續發展觀,這對于我國農林經濟的優良發展產生不可估量的價值[2]。
(三)優化農林產品結構
不斷購置新型的農林產品,積極優化農林產品結構以適應可持續發展觀,這對于現階段農林經濟的可持續、協調發展而言產生尤為重要的意義。我國各個農林經濟產業區域要重視可持續發展觀的踐行,科學搭配各種農林產品,避免單一化的農林產品,通過生物學原理,將各種農林產品搭配起來,全面實現產品的多元化發展,不僅可以維持當地生態系統的平衡性,而且還可以充分利用當地的水土資源,讓當地水土資源在農林產品的孕育下得以可持續發展。積極購買多元化農林產品并調整農林產業結構,在可持續發展觀下的農林經濟中具有重要的意義[3]。
參考文獻:
[1]滿海力.周國華.淺析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現狀[J].中國農業信息. 2015 (14) :14-15
[2]張泉麗.淺析生態農業在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J].農業與技術.2016 , 36 (8) :122-122
[3]蔡幼婷.新時期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現代化農業.2018 , No.467 (6) :44-45
作者簡介:
滿桐彤, 19980909, 延邊大學,農林經濟管理 2016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