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玉,唐 琳,徐春莉,張慧君,徐筱瑋
(1.山東中醫藥大學 中醫學院,山東 濟南250014;2.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山東 青島266000;3.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 內分泌科,山東 青島266000)
隨著綠色健康理念深入人心,現代社會對中醫中藥的需求增大,醫學對單味中藥的降糖研究方興未艾,目前有關葫蘆巴、黃連單味中藥降糖的研究即是熱點之一。有些研究盡管運用了中藥,但卻不免有去醫存藥之嫌。由于缺乏中醫理論指導,盡管有一時的降糖之功,但日久藥物寒熱偏性顯現,反生流弊。傳統中醫學治療消渴病講究辨證論治,但一人一方,千變萬化,確實難以歸納總結經驗并推廣。因此,發掘配伍簡單、符合理論、適于辨病論治、易于推廣使用的中藥小組方是當前中藥降糖研究的當務之急。
目前醫家多認為陰虛燥熱為消渴病的主要病機,多以養陰清熱為法治療糖尿病,效者有之,不效者亦有之。筆者導師臨床發現,部分肥胖糖尿病患者“三多一少”癥狀不明顯,并且多伴有形體肥胖、形寒肢冷、神疲乏力、少氣懶言、面白無華、腰膝酸軟、口干口渴、多食易饑、胸悶脘痞等癥狀,表現出脾腎陽虛之象,考慮到肥胖患者多兼夾痰濕、痰熱,遂采用溫補腎陽、清熱化痰之法,效佳。筆者運用中醫體質辨識九分法[1]對肥胖2型糖尿病進行歸納分析,發現其主要體質類型為痰濕質、痰熱質和腎陽虛質夾雜,這與單純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醫體質特點不同[2],由此推斷腎陽虧虛、痰熱蘊結為其中醫基礎病機。臨床中,肥胖糖尿病患者經常出現幾種偏頗體質并存。故本研究選取痰濕質兼陽虛質,或痰濕質兼陽虛質并有濕熱傾向的患者進行研究,以清熱化痰、溫補腎陽為法,擬用葫蘆巴、黃連治療肥胖2型糖尿病,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1-12月青島海慈醫療集團內分泌科門診就診的符合納入標準的2型肥胖糖尿病患者,共82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1例,治療后脫落及不良反應病例6例,其中治療組不良反應3例,對照組脫落3例。最終治療組納入38例,其中男17例,女21例;年齡38~62歲,平均(50.1±11.2)歲;病程3個月內且未行藥物干預。對照組納入38例,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齡38~60歲,平均(49.2±10.7)歲,病程3個月內且未行藥物干預。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3]糖尿病診斷標準且分型屬2型;體質量數(Body Mass Index,BMI)>28.0 kg/m2[4]。
符合上述診斷標準;患者填寫《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量表》[1],根據轉化分定義為偏頗體質,且屬痰濕質兼陽虛質或痰濕質兼陽虛質且有濕熱傾向的患者;年齡21~70歲,男女不限;未采用胰島素及其他藥物治療者;能夠接受服用中藥治療;患者自愿接受臨床觀察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繼發性血糖升高者:如有內分泌疾病史,胰腺外分泌病史,曾服用藥物導致血糖升高,曾患過風疹、巨細胞病毒或某些綜合征伴血糖升高,妊娠期糖尿病等;妊娠及哺乳期婦女;患有精神類疾病,不能配合調查及治療者;注射胰島素者;因急性感染、創傷或其他應激情況下出現暫時血糖增高者;伴有糖尿病急性并發癥者。
依從性差,不能按規定服用藥物及不能控制生活方式;病情需要更改原有治療方案或者注射胰島素治療;出現嚴重藥物不良反應者;中途退出、失訪者。
兩組患者均配合糖尿病飲食控制、適當運動及健康教育治療。門診隨診由主治及以上醫師負責,療程90天。兩組患者均保持原有治療方案不變,治療組患者加用中藥治療,6 g Bid,中藥服用方法:早晚餐前半小時口服;對照組不服中藥。中藥制備方法:中藥飲片葫蘆巴、黃連按1∶1重量比例準備,粉碎機制備成細顆粒,每12 g飲片加500 m L純凈水,高溫煮沸60 min,將制得的混懸液放入中藥烘干機中烘干成干燥顆粒,使用紫外線消毒后,按6 g/袋裝鋁塑復合密封袋備用。藥物由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中藥制劑室提供并加工。
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90天后清晨檢測以下指標。
1.7.1 血糖指標 空腹血糖(FBG)、OGTT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Hb A1c)。靜脈血糖采用OLYMPUS AU640生化儀,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糖化血紅蛋白(Hb A1c)使用DCA 2000+分析儀及試劑盒(德國拜耳公司),采用末梢血單克隆抗體法測定,正常值范圍4%~6%。
1.7.2 胰島素指標 空腹胰島素(FINS)、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胰島β細胞功能指數(HOMA-β)。空腹胰島素(FINS)采用ELISA方法,試劑盒購自美國DSL公司。胰島素抵抗和胰島β細胞功能的指標采用HOMA公式計算:HOMA-IR=FINS×FBG/22.5,HOMA-β=20×FINS/(FBG-3.5)。
1.7.3 氧化應激指標 丙二酸(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使用分光光度計(722型,上海第三分析儀器廠)測定,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試劑盒。MDA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測定,SOD采用黃嘌呤氧化酶法測定。本次試驗用試劑盒MDA正常參考值為(4.06±0.6)nmoL/m L,批內變異系數CV=1.5%;SOD正常參考值為(104.2±18.8)U/m L,批內變異系數為CV=1.7%,回收率為(103.3±2.63)%。
兩組患者治療前FPG、Hb A1c、OGTT2h血糖、FINS、HOMA-IR、HOMA-β、(MDA)、SOD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
經過治療,兩組患者FBG、OGTT2h血糖、HOMA-IR、MDA水平均下降,FINS、HOMA-β、SOD水平均升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治療后FINS、HOMA-β、SOD水平明顯升高,FBG、OGTT2h血糖、Hb A1c、HOMA-IR、MDA水平明顯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指標比較
采用中醫體質辨識學說理論研究糖尿病的中醫病機方興未艾,究其原因是該方法相對傳統辨證論治更加客觀,且易于掌握。筆者導師運用溫清法治療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效佳,推斷其中醫基礎病機為腎陽虧虛、痰熱蘊結。有研究[5]發現,2型糖尿病患者和糖耐量異常者均以陽虛質、痰濕質、陰虛質為主,且3種偏頗體質在高血糖人群中的分布及變化規律與2型糖尿病的發生發展具有相關性。臨床中,肥胖糖尿病患者常出現幾種偏頗體質并存,故本研究根據轉化分選取屬于痰濕質兼陽虛質,或痰濕質兼陽虛質并有濕熱傾向的患者進行研究。
本研究使用的藥對中葫蘆巴溫腎壯陽、散寒祛濕,可制黃連之苦寒;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又可制葫蘆巴溫熱之性,兩藥合用,既能夠保留其固有的四性和功效優勢,又可以通過合理的組合搭配抑制各自在治療中的弊端,共奏溫補腎陽、清熱化痰之功效。本研究中,治療組患者治療后血糖水平下降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說明溫清法治療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也驗證了腎陽虧虛、痰熱蘊結的病機推斷是正確的。治療組患者β細胞功能和胰島素抵抗均有所改善,表明溫清法治療肥胖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機制與此有關。
已有研究[6]證實氧化應激是糖尿病發病的重要機制。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葫蘆巴、黃連具有抑制氧化應激的作用。葫蘆巴種子中的半乳甘露聚糖具有降血糖、調脂作用[7],葫蘆巴種子粉可以糾正糖尿病大鼠的過氧化狀態[8];黃連主要含有小檗堿(黃連素)、黃連堿、甲基黃連堿等化學成分,具有降血糖、血脂、血壓,抗血小板聚集、抗病原微生物、增強免疫等藥理作用,小檗堿在高濃度葡萄糖時可使胰島細胞內葡萄糖激酶表達增加,抑制葡萄糖激酶調節蛋白表達,最終導致胰島細胞內葡萄糖利用增加,促進胰島素分泌;還可以降低并清除ROS,提高SOD及GSH水平,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9]。由此推斷葫蘆巴、黃連可能是通過抑制氧化應激狀態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抵抗和胰島β細胞功能。
綜上所述,溫清法(葫蘆巴、黃連)辨體質治療肥胖2型糖尿病有一定效果,能改善患者β細胞功能和胰島素抵抗,其作用機理可能與抑制體內氧化應激狀態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