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本華,張亞飛,王 燕,陳周靖,芮靖琳
(廣西中醫藥大學 針灸推拿學院,廣西 南寧530001)
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是介于正常人與癡呆病人之間的一種中間過渡狀態,未達到診斷為癡呆的標準[1],是老年人中最常見的癡呆類型阿爾茨海默病(AD)的前期,是可逆性的,早期干預最具實際意義。“益氣調血,扶本培元”藥線灸已取得改善輕中度老年性癡呆(VD)[2-3]等認知功能障礙的證據,而在MCI的防治上,還沒有規范的臨床研究,本研究就其對MCI血脂六項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尋求該法在癡呆上早防早治的意義。
選取2015年8月-2016年11月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仁愛分院和附屬瑞康醫院健康體檢科、神經內科和針灸門診及社區養老院就診患者,所檢人群均60歲以上。其中,篩選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患者60例,健康體檢確定同齡健康人60例;兩組在性別構成、年齡等指標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60例MCI患者分成藥線灸治療組和常規針灸治療組各30例,兩者在性別構成、年齡、病程等指標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納入標準 治療組(MCI)的納入標準,采用Petersen等[1]制定的標準:①有記憶障礙或其他認知障礙且至少持續3個月以上(有家屬或知情者證實);②MMSE:中學以上25~27分,小學21~24分,文盲18~20分;③其記憶力或其他認知功能減退尚未達到癡呆的診斷標準,臨床癡呆量表(CDR)0.5分;④日常生活活動基本保存;⑤排除其他可引起腦功能衰退的系統疾病;⑥自愿參加臨床試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⑦基本能配合本研究實施及完成相關量表檢查。空白組(CN)的納入標準:①為同期該科的住院人員并排除可能影響認知功能的疾病;②均未發現認知功能衰退及日常生活能力損害,不能診斷為癡呆;③MMSE 28~30分,CDR=0;④無嚴重心、肝、腎等內科疾患以及精神科疾病。
1.2.2 排除標準 ①據《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第IV版標準,診斷老年性癡呆患者:MMSE檢查(中學以上≤24分,小學≤20分,文盲≤17分);CDR 1~2分;②排除血管性癡呆、多發梗塞性癡呆或皮質下動脈硬化性腦病患者;③嗜酒、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嚴重頭部外傷史者;④有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內科疾病,如甲狀腺疾病,貧血,維生素B12、葉酸缺乏,控制不佳的糖尿病,嚴重心、肝、肺、腎等臟器疾病者;⑤嚴重抑郁癥、精神分裂癥等精神疾病者;⑥不能配合認知功能檢查者。
研究分組:MCI組為醫院健康體檢科篩選與就診收集的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患者60例,健康對照組為在健康體檢確定的同齡健康人中隨機抽60例。
流調研究方法:自2015年08月-2017年01月期間在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仁愛分院和第二附屬醫院健康體檢科、神經內科、針灸科以及社區養老院的老年人群,應用 MMSE和臨床癡呆量表初篩選,排除AD、VD患者,區分正常人群,在篩的MCI患者中,排除生化指標不完善者,選取60例合作患者為MCI組,其中男性26人,女性34人。并隨機從同齡健康體檢人群中抽60例作為同齡健康老年人對照組,經MMSE、CDR篩查認知功能正常,隨機抽取與病例組比較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方面均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共60例,其中男性25人,女性35人。
2.2.1 隨機分組方法 將篩選的60例MCI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以就診時間先后隨機分配至藥線灸治療組和常規針灸組,每組30例。
2.2.2 治療干預方法 ①藥線灸組:采用“益氣調血,扶本培源”壯醫藥線灸療法治療。治療原則:益氣調血,扶本培源。取穴:采用“益氣調血,扶本培源”針法取穴,即膻中、中脘、氣海、血海、足三里、外關。藥線灸操作方法:采用2號藥線(直徑0.5mm),按《壯醫藥線點灸療法》[4]中的施灸方法點灸,輕刺激手法,按“先上后下、先軀干再四肢、先陽后陰”次序點灸以上相應腧穴各3壯。②常規針灸對照組,選穴:按十一五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院校規劃《針灸治療學》教材;取百會、四神聰、太溪(雙側)、大鐘(雙側)、懸鐘(雙側)、足三里(雙側)。操作:百會、四神聰采用0.25mm×25mm華佗牌一次性無菌針灸針,其余腧穴選取0.25mm×40mm華佗牌一次性無菌針灸針;囑患者取仰臥位,予75%酒精嚴格消毒針刺腧穴,頭部腧穴采用平刺法,針體與頭皮平面約15°角,淺刺0.5~0.8寸左右,用補法;下肢腧穴采用直刺法,直刺1寸左右,宜用補法。針刺得氣后留針30min。③療程:每療程1個月,隔日1次,共15次治療。
(1)測定時間:流調研究在健康體檢確定后,對隨機的60例同齡健康人和篩選的MCI 60例,均于清晨抽取靜脈血,分離血清,-20°冰凍備檢。
治療研究MCI 60病例,均于治療前后各檢測一次血脂六項濃度,共2次。第一次評定:治療開始前1天的清晨;第二次評定:完成1個療程結束后1天的清晨。
(2)抽血時間及方法:所有研究對象均于清晨空腹抽取肘靜脈血,分離血漿,于-20℃冰箱冷藏。治療采用酶聯免疫方法檢測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載脂蛋白A、載脂蛋白B等六項內容。
(3)實驗器材與試劑:①實驗器材:北京普朗新技術有限公司DNM-9602酶標儀,芬蘭(Thermo Labsystems)AC8洗板機,TG16W微量高速離心機(國產),GNP-9080型隔水式恒溫培養箱(國產);②實驗試劑:采用武漢貝茵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Bio-swamp品牌,Human 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ELISA kit(貨號:HM11247)、Human 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ELISA Kit(貨 號:HM11245)、Human Acetylcholinesterase(AChE)ELISA kit(貨號:HM11088)、Human Apolipoprotein A1(Apo-A1)ELISA Kit(貨號:HM10148)、Human Apolipoprotein B(Apo-B)ELISA Kit(貨號:HM11227)與Human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ELISA Kit(貨號:HM10129),批號均為201610;③實驗方法:按以上 “酶聯免疫法”試劑盒提示的實驗步驟操作;④該試劑盒正常參考值:HDL-C:8.53~40.34nmol/m L,LDL-C:25.61~68.17nmol/m L,Apo-A1:48.15~132.53μg/m L,Apo-B:1.16~4.81μg/m L,TC:3.84~15.49mmol/L,TG:2.43~9.17mmol/L。
所有資料用SPSS 16.0統計軟件包處理。各組檢測數據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自身前后血脂比較:采用自身配對樣本t檢驗;治療前后兩組血脂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比MCI組與同齡健康人組的血脂六項水平特點。
表1結果顯示 MCI病例組甘油三酯(TG)、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載脂蛋白A1(APO-A1)、載脂蛋白B(APO-B)濃度高于健康對照組,高密度脂蛋白(HDL)低于健康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MCI組與同齡健康人組血脂六項水平比較(±s)

表1 MCI組與同齡健康人組血脂六項水平比較(±s)
注:與健康對照組比較:*P≤0.05;**P≤0.01。
血脂六項 MCI組 健康對照組t P TC(mmo L/L)9.76±2.04* 8.91±1.98 0.53 0.04 TG(mmo L/L)5.91±1.26** 3.64±1.95 9.30 0.00 HDL(mmo L/L)16.22±3.17* 20.7±5.28 -3.01 0.03 LDL(mmo L/L)53.79±9.19**43.67±7.05 6.25 0.00 Apo-A1(g/L)83.77±20.35**60.7±21.15 6.67 0.00 Apo-B(g/L) 2.79±0.46** 2.09±0.33 7.46 0.00

表2 兩治療干預組治療前后血脂六項水平變化
表2結果顯示:治療前各項指標水平,兩組間各項比較均無差異。MCI病例組和常規針灸治療組自身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甘油三酯(TG)、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載脂蛋白A1(APO-A1)、載脂蛋白B(APO-B)濃度均有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HDL)均有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MCI病例組與常規針灸治療組比較,甘油三酯(TG)、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載脂蛋白A1(APO-A1)、載脂蛋白B(APO-B)濃度均降低更明顯,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HDL)兩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益氣調血,扶本培源”藥線灸療法是在“三焦氣化失司-衰老”相關學說指導下制定的治療大法。三焦氣化統領一身之氣,總司五臟六腑功能,推動精氣血津液的相互化生。在三焦氣化的過程中,隨氣的升降出入,使神藏于心而寄竅于腦,使諸髓上升于腦[5],使腦得以滋養,以恢復大腦的正常智能狀態。
壯醫藥線灸療法是在中醫傳統直接灸,如麥粒灸、燈火灸等基礎上,結合嶺南地域氣候等特征,經嶺南壯族長期特色醫療實踐特點逐漸發展起來的,在內涵上有極大的豐富和完善。與麥粒灸等著膚灸比較,藥線灸既保留了著膚灸之功效,又具燈火灸之便利,且經濟簡便,加上特制的苧麻或棉紗制成的線條或線團,通過藥物浸制,更能起到獨特、持久的功效。它是內涵更豐富的針灸治病療法,更是臨床上卓越的抗衰老和防治老年癡呆的有效途徑。本研究運用“益氣調血,扶本培源”藥線灸法防治老年血管性癡呆臨床療效較好,表明了壯醫藥線灸法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從本次血脂六項臨床流調研究數據可看出,相對健康人,MCI組 HDL濃度降低,而TG、TC、APO-A1、APO-B、LDL均升高,提示MCI組患者存在全面的血脂代謝異常;也提示血脂代謝異常是MCI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血脂管理在MCI防治中具有重要意義,可作為MCI患者早防早治的重要指標之一。通過針灸治療,“益氣調血,扶本培源”藥線灸和常規針灸方法均能全面降低MCI患者血脂TG、TC、APO-A1、APO-B、LDL以及升高HDL,均有較全面的良性調節MCI血脂代謝異常的作用,是MCI患者早期防治的有效且可以推廣的方法。而相較之下,“益氣調血,扶本培源”藥線灸在除升高HDL指標外,其余血脂五項的改善更優于常規針灸方法,在防治MCI血脂代謝紊亂方面起更好作用,是實驗的優選方法。因而,藥線灸方法對老年MCI血脂代謝紊亂的危險因素有重要良性調節作用,對于延緩、阻止MCI的發生及MCI的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