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4月17日文章,原題:研究發現,依賴土地銷售的中國城市往往“草草”完成污染土地的清理工作17日發布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中國那些嚴重依賴土地銷售收入的城市與其他城市相比,用于清理嚴重污染地塊的時間往往比后者少近25%。該研究由綠色和平組織與南京大學聯合開展,凸顯中國密集城區的迅猛再開發活動如何為“新居民”帶來風險更高的二次土地污染。
研究基于官方發布的最新數據,涵蓋27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2017年至2018年被列為污染土地的174個地塊?!爱斠粋€城市財政高度依賴土地銷售時,就懷有盡快出售土地并恢復(污染土地)的強烈動機”,綠色和平東亞分部有毒物質行動專員說,“(這造成的)主要問題是無法有效確保土地恢復質量?!?/p>
(上述被污染土地中)54%遭到鉻、砷和鉛等金屬污染,遭揮發性和半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的比例分別為23%和17%。共有10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被列為中度至嚴重依賴土地收入的城市。
研究人員估計,174個污染地塊的總清理費用高達約775億元,但僅相當于此后土地銷售總收益的7%左右。在那些嚴重依賴土地銷售收入的城市,用于恢復土地的時間比那些中度依賴土地銷售收入的城市平均少56天,后者清理污染土地的平均時間為235天。
遭到污染的土地中,約47%被重新開發為商業或住宅地產項目,約18%被指定為學?;蚱渌苍O施用地。匆忙完成的土地恢復工作有可能導致嚴重的后續問題。
專家認為,盡管土地污染不像霧霾那樣顯眼且常被低估,但其對人類健康的危害性并不次于空氣污染,且該問題并不僅限于城區。2014年發布的全國土地調查顯示,中國約16.1%的土壤和19.1%的耕地曾遭到污染。此外,造成土壤污染的企業很少支付清理費用。▲
(作者EchoXie,丁雨晴譯)
環球時報2019-04-18